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庶子逆袭 » 第四十九章 开始

第四十九章 开始

    没多久,李纨也领着贾兰来了,待其给贾母请过安后,几个小辈也连忙向这位嫂子请安,长嫂如母,平时李纨可没少照顾迎春几个,故此众人皆是对其很是尊敬。

    不久,李纨便领着贾兰步入屋内。待她向贾母行过礼后,屋内的年轻一辈立刻纷纷向她致敬。长嫂如母,李纨年纪轻轻便是守寡,一边侍亲养子,一边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无疑赢得了大家的敬意和感激,因此,众人都对她抱有极高的敬意。

    “环三叔,琮三叔,这几日你们怎么没去学堂?”

    贾兰挤到贾琮和贾环中间,好奇地问道。

    贾环微微一愣,随即道:“这几日有点事,就没去学堂那边了。”

    贾兰“哦”了一声,皱了皱眉头,面露苦色道:“这几日你们不在,学堂里可吵了。”

    贾环无言,学堂那群人是有多离谱他是知道的,便对贾兰道:“族学那边老太爷教的东西有限,倒还不如自己学了,或者去老爷那儿。”

    贾兰当即便是眼前一亮,随即又暗淡了下来,母亲李纨可交代他要好好在族学里边读书,必然不会同意贾环的做法。

    贾环见他沉默,心中也知晓,李纨一年轻寡妇,平时在贾府里行事极为低调,为人极为圆滑,不肯轻易得罪了人,生怕惹上什么麻烦,引得闲言碎语上门,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不一会,贾政、贾赦并邢夫人、王夫人还有贾琏便是从外边进来了,待众人行过礼之后,便聚在一起坐了,贾母见人都已经齐了,便吩咐了准备开席。

    随着贾母的一声令下,府中的仆妇和丫鬟们立刻忙碌起来,布置餐桌,摆放餐具,一道道精致的佳肴被端了上来。香气四溢,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政的生日宴席渐入高潮。

    站在贾母旁边服侍着的王夫人对着宝玉使了个眼色,当即便对贾政道:“老爷,今儿您过生,宝玉这孩子可是早早就备好了礼物!”

    “宝玉,还不将你准备的礼物拿上来?”

    贾宝玉起身离席,叫外边的袭人将礼物承上,红绸覆盖的托盘上不知道装了什么。

    宝玉将托盘接过,走到贾政跟前,揭开红绸,露出了托盘上的一幅画卷,笑道:“这是儿子特意为老爷准备的。”

    贾政接过一看,见上面写着“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顿时惊呼一声:“竟是王右军的《快雪时晴帖》!”

    接着又细细看了,才道:“却是我看岔了,原来是诸逐良的临摹本。”

    “不过,也算你用心了!”显然对这礼物很是满意。

    贾宝玉原本还是内心忐忑,他本来就怕他老子,平时巴不得躲得远远的,这会主动送到贾政跟前对他来说无疑是种煎熬,见他没有要发作的样子,心中松了口气,开口道:“老爷,今儿您过生,做儿子的给您作了首诗,还请老爷斧正。”接着便是将提前作好的诗念了出来:

    红烛映照庆华岁,欢歌笑语满堂飞。

    寿星高挂祈百福,瑞气环绕似祥云。

    岁月流转增智慧,春风得意步轻尘。

    生辰快乐愿长寿,岁岁年年福满门。

    “好!”

    不出乎意料,宝玉这边刚念完,整间屋子里,懂诗的,不懂诗的,甚至不会写字的,皆是喝彩之声,拍手叫好,众人一阵欢笑,喜庆的情绪涌起来,欢声笑语和各种恭喜声充满屋子。只能说不愧是宝玉,诗作的确实出彩,这一点是贾环自认为比不上的。

    宝玉见此面露得色,献宝似的看着贾环身旁的黛玉,引得黛玉心中一阵无语。

    贾政捋了捋胡子,显然很是满意,道:“诗作的不错,不过还是要好好读书才是!”

    宝玉顿时像是焉了的茄子,顿时没精打采起来,心中厌烦,却又不敢发作,只得翁声道:“是,老爷。”

    王夫人见状,急忙笑着道:“老爷,宝玉可是早早就为您准备的礼物呢!”

    “可见是个孝顺的孩子!”

    一番话惹得贾母乐得笑呵呵,将宝玉搂在怀里,溺爱道:“我的宝玉,不愧是个好孩子,是个有孝心的。”

    说得宝玉“娇羞”不已,在贾母怀里扭来扭去。

    贾政见自家儿子那歪腻样,嘴角抽了抽,有心想要开口训斥,却又不想坏了气氛,狠狠地瞪了一眼宝玉,只得作罢。

    王夫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满,笑着道:“宝玉天天辛苦读书,也不忘了今儿是老爷的生日,不知环儿可有准备什么礼给老爷?”

    却是想来个祸水东引,将矛头转到贾环身上,这几日她成功被小鹊说的话给蒙蔽,以为贾环整日待院里抄佛经,应当是未曾给贾政准备礼物的。

    贾环心中冷笑,真是瞌睡就来了枕头,他正愁怎么开口,此时王夫人竟出乎意料的配合,见贾政看着自己,眼神中含着些许期望,心中不由得有些惭愧,抱歉了老爹,利用这一次,儿子这是迫不得已啊!

    上前一步走到贾政跟前,跪倒在地道:“老爷,母亲早早便提醒过老爷的生辰一事,特地叫孩儿在院里抄了佛经给老爷,以奉孝道。”

    “还请老爷莫要嫌弃做儿子的一片孝心!”

    说着便在王夫人那惊愕的眼神中对着外边喊道:“劳烦郑嬷嬷将佛经搬进来吧!”

    贾政早在贾环说抄佛经时,面上的笑容便是僵了下来,又听到“搬”字顿时有些惊愕,不知道贾环在搞什么名堂,心中却是隐隐不安。

    早就侯在外边的郑嬷嬷领着两个婆子走了进来,几人皆是提着一个大包袱,摆在贾政跟前,便是行礼出去了。

    贾环走上前,打开几个包袱,露出里面叠在一起的佛经,道:“父亲,这是母亲叫我抄的《金刚经》和《坛经》各一百遍,儿子这几日辛苦抄完的,还请老爷收下。”

    王夫人顿时惊怒,她万万没想到贾环竟是短短几日时间便将佛经抄完了,更没想到他竟有胆子将佛经的事当众说出来,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显得她这个嫡母不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