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女士请自重!你只是我的助手 » 203章 影响

203章 影响

    电影最终收获票房5亿。

    相比前作的同题材电影,并没有多少进步。

    这也是续集电影的通病。

    虽然《以父之名》严格来说,并不算是《小丑》的的续作,两部电影都有着极高的完成度,完全可以看做两部独立的电影,不过在宣传上,的确是打着续作的旗号来推广的。

    在电影上映期间,票房的反应并不强烈,口碑也是两极分化。

    有说制作方打着续作的旗号来圈钱的,新电影除了制作更为精良,演员班底更好之外,无论在剧情深度还是表现力上,都比前作《小丑》要差一个档次。

    也有说这部《以父之名》开拓了电影创作的新模式的。

    毕竟时间回溯题材的电影,在《小丑》和《Re:0》之后,已经很难有出彩的同类型作品了。

    论人物塑造,《Re:0》达到了极致,论剧情张力,《小丑》也站在巅峰。

    《以父之名》粗略一看,情节并不难猜,设定上也不复杂,并没有太精妙的故事结构。

    不过,这只是用轮回题材的眼光来看。

    事实上,《以父之名》并不是科幻片,如果按照剧情片来看的话,就非常出彩了。

    电影与其说是父爱如山,不如说是寻找父爱。

    与前作类似,并不幸福的家庭,让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总是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是成年后一事无成,要么就是父子隔阂。

    这样一看,两个作品都是讲的一个核心。

    那就是青少年在成长期间,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从而导致成年后的扭曲,这样的结果,究竟应该由谁来买单?

    因此,人们的关注目光,逐渐聚焦在一向被他们忽视的青少年身上,相关新闻层出不穷。

    再然后,星耀集团的“星计划”慈善基金,正好是关于青少年成长的扶助基金,一段时间内,“星计划”获得了业界的踊跃捐款。

    不得已之下,星耀只好宣布,本次电影获得的收益,将全部投入“星计划”的项目之中。

    第二个捐献大头,则是鱼猫文化。

    这也是鱼猫文化第二次慈善捐款,公司的法人兼形象大使顾嘉,则深受广大网民追捧。

    她不仅是国内动漫文化的奠基者,还是人美心善的慈善大使,有才华,有颜值,有品性,简直就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国民老婆”啊!

    “啧啧!你都可以以这个身份出道了。”俞洋平看完热搜议题后,不由啧啧称叹。

    “这就叫【颜值即正义】!谁让咱们嘉嘉长得这么可爱呢。”

    俞洋平无法反驳。

    的确如此。

    不管什么行业,只要颜值足够高,就没有红不了的。

    何况顾嘉还身兼知名漫画家、知名慈善企业家、央美女神这些名号。

    “干脆让她多接点代言和综艺,正式出道算了。女神也要发光发热才行嘛。”

    当然,这也只是玩笑话。

    他还没到依靠顾嘉抛头露面养自己的地步。

    从目前来看,他已经有了原创能力,以后即便失去数据库,也能凭他丰富的阅历,在这里立足。

    如果缝合怪也算原创的话。

    正如他所想的那样,这部电影缝合了多部尚未在这个世界出现的作品,以至于《以父之名》上映的这一年,并没有掀起太大波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部作品远比想象中还要伟大。

    之后出现的无数文艺作品,电影、漫画、电视剧,都受到其深刻影响。

    譬如电影想描写亲情,就无法回避《以父之名》,它对于父子之间从隔阂到和解,描述得太好了。

    以至于一旦出现亲情相关,没有隔阂,观众们就会大骂:

    【狗屁编剧会不会写啊,你的家庭一辈子都不吵架的?】

    【经典都摆在前面了,抄作业都不会抄,我只能说呵呵。】

    【这导演着实不行,谁想看你一家其乐融融啊?老爸什么的,难道不是最讨厌的人吗?】

    如果电影出现情感隔阂,观众们又会叫嚷:

    【果然不出所料,只要写亲情,就绕不开那部《以父之名》啊。】

    【话说这部电影影响力这么大的吗?抱歉我还没看过。】

    【影响力大到爆好吧,不客气的说,《以父之名》里的经典桥段,即便放到今天都不过时。】

    【呜呜!看这电影还不如重温《以父之名》,我欠这部作品一张电影票啊!】

    【我们都欠《以父之名》一张电影票啊!】

    除了让人深刻的父子亲情,电影里的儿子想从父亲遗物追寻父亲的过往,也被好几部作品引用。

    还有电影的隐藏细节,也被越来越多作品借用,就像是给作品进行套娃一样,越来越厚。

    你以为我写的是父子亲情?

    不,我开篇就描述了父子之间不可调和的关系,连父亲的离世都不痛不痒。

    你以为我写的是原生家庭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灾难?

    不,我写的就是父子亲情,父亲经过无数次轮回,不惜让父子之间渐行渐远,也要让儿子长大成人的感人亲情故事。

    你以为我真的在写父子亲情?

    不,假的,都是假的。我写的是:即便人生并没有那么如意,即便活着也是痛苦,一个人终归要学会与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

    按照俞洋平思路,他只是把几个有意思的桥段缝合起来,他一个写剧本的,懂个屁的《以父之名》啊。

    “你写剧本的时候,真的这么想的吗?”

    “嗯?我想什么了?”

    “怀揣着对青少年的关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健康成长,让他们的青春没有阴影。”

    “我能是这种圣母婊?想多了,青少年就是我的钱库而已。没钱了我就写点他们爱看的大赚一笔。我跟你说啊,小孩子的钱最好骗了哈哈哈!”

    “诶?”

    俞洋平的光辉形象崩塌了。

    “再说了,我可是进化论的坚定拥护者。物种淘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废物父母就只能生出废物子女。低质量人类就该被社会淘汰,高质量人类才能开枝散叶,子孙满堂!”

    “所以这就是你的发言稿?”

    “怎么可能!我最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