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寻觅海灵 » 第十四章 走进桃花屋

第十四章 走进桃花屋

    “陈忆,你应该再去量子世界探探底?”

    “现在吗?”

    杜木的话才让我回过神来,把停留在夏周身上的心思拉了回来。

    “我们现在缺少线索,需要线索才能清楚到底要完成的是什么事。”杜木坚定的说。我陷入了沉思,其实我自己一直也很想知道为什么是我进入了量子空间,而不是别人,我和这个世界到底有什么关系。

    客观来说,夏周才是最佳人员,那个世界有和她一模一样的人,为什么选中的是我,而不是她。这是我迫切想要弄明白的事情,也许只有再到量子世界走一遭才能找到更多线索,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破解心中的谜题。

    “你急什么?”

    “我不急,我是替你着急”

    “替我着什么急?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你这是瞎急!”

    “好,好,我瞎急,我是太监,你是皇上好了吧!”杜木显得有点生气。

    “你还真生气了?行了,开个玩笑......”

    “老奴哪敢生你的气呢,皇上!”杜木伸出兰花指做出扭捏的姿态,带着夹子音跟我说,嘴里如果有水,我一定会喷出来。

    “好吧,你还不把秘籍拿来,让寡人再看一看,有没有踪迹可循!”

    “喳,奴才这就去给您办!”

    杜木慌忙的赶紧找自己书桌上的语文书,大概是一分钟也不想浪费,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从怀疑,到信任,再到好奇。对于我来说,结伴而行比特立独行更能快速的分析说结果。

    翻到滕王阁序那一页,读到第五段那句北海虽赊果然又从新进入了梦境。我再次来到了量子世界,醒来后我就站在柱形石头旁。

    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二十一个字:雪至三回,海灵归。眼睑婆娑,珍珠落。辗转梦中,莫蹉跎。

    我重新认真的再次读了一遍,没错,就是这几个字。当我正要挪开眼睛找夏周时,忽然看到字的最下面,隐隐写着两个字:伯玉。那两个字比上面的字小,而且会尘沙掩盖了,所以不容易看到。

    伯玉是谁?我搜寻了脑子里现有的知识,脑袋里是没有这个人的。也许是我才疏学浅,知识有限,脑子里现存的知识中从未出现过这个名字。这二十一个字是一个叫伯玉的人写的。伯玉为什么要写这个?和里面的海灵是什么关系?到底是要告诉我什么?我来这里到底是完成什么使命?一个个问题重新浮现在我脑海里,压力太大,我有些喘不过气。

    正在我沉思的时候,夏周轻声喊我:

    “陈忆,上次你说想来屋里看,现在过来吧!”

    我扭头看到夏周就在屋子前面的台阶上站着,真是飘飘欲仙,唇红齿白嫣然一笑的样子。

    “周周,这个.....”

    本来我是要问伯玉是谁的,她做了个让我过去的手势。我和夏周一起走进屋里,屋里并没有特别的地方,装饰很简单,有一个桌子,四把椅子。里面一共是三间房的空间大小,大约3米左右的高度,和现实世界的房子高度差不多。左侧墙壁上是用魏体字写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洋洋洒洒的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大概是因为我也读了好几遍,熟悉的原因。北面墙上画的是一个楼阁,细看楼阁上写有滕王阁。看起来有七八层那么高,但是明层看起来只有三层,楼阁里面有彩笔绘画。气势恢宏,层层凹进。西面墙体上写着几行小字,看起来是楷书字体。写的是一个故事。

    第一段是:675年,勃自京东至南昌途中遇一女子,名曰海灵,碧玉年华。清新秀丽,端庄典雅,才华横溢,勃与之畅谈甚欢;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古与今无出其右。

    第二段是:雪至三旬时,海灵满十七;红尘千百年,幽幽无处寄;不见尔君归,珠珠寂寞滴;佳人殒命兮,空余梅花泣。

    第三段是:滕王阁序今犹在,而吾此生再无你。晴天白云满腔悲,来世可愿再相随?

    这段三段话里第一段在说相遇相知,成为了知己,第二段是说海灵命途陨落,第三段是王勃充满了遗憾和悲伤,而这个遗憾却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年代,停留在了王勃,海灵的年代。夏周跟在我身后,始终没有说话,就在那里静静地等待我慢慢看,像是任何小小的打扰都会惊扰到我的思绪。我久久的站在那里,看着那三段话,心里一阵阵的难受。如果人生能圆满收场就不会留有遗憾在人间了。古往今天哪个人没有遗憾,谁人的人生又是完美的呢?人生处处不完美,人生处处有遗憾。

    “陈忆,这边还有....”

    夏周大约看出了我的悲伤,所以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扭头对着夏周尴尬笑笑,不能解释,也不需要解释,好像一切都是心领神会。在右侧墙靠近入口那里,有一个小门,我扭头要问夏周时,她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冲我点点头然后把门推开了。她先走进去,我随后。进入之后像是进入了另一片天地,那里三面墙上挂满了字画,案台上有各种摆件。映入眼帘的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紧挨着的几幅分别是: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卢主簿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秋江送别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寒夜思友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九日怀封元寂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秋日别王长史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寒夜怀友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林塘怀友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羁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江亭夜月送别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全部都是思念,怀念和离别的诗词,就这样一幅幅挂在那里,都是王勃的诗。这些诗词全部用的都是楷体写的,每一首都是经典之作,每一首也都让心中怅然悲凉。可是为什么没有关于海灵的诗?前面那面墙上明明写的是两个人是知己好友,为什么这里诗词里面却只字未提?是忘记了?还是内心过于悲痛无法成诗?

    我再次认真看了一遍,这里确实没有一首关于写海灵的诗。

    “陈忆,这里都是王勃写的诗,都是离别的诗。”夏周提醒我。

    “嗯.....”我点点头,示意收到。

    “周周,你发现没有,这里没有关于海灵的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不知道.....也许是情深不知所云,或者是过于悲痛,任何文字都无以表达吧。”

    “他们应该是真正入心的知己......”

    “也许吧,我不太清楚.....”

    “周周,你在这里有没有研究过这些诗词?”

    “没有。”

    “啊?为什么?”

    “这些诗词我不太懂。”

    “不会吧,从认识你到现在我觉得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怎么会不太懂?你太谦虚了。”

    “大约是这些诗词都是离别的,我不喜欢离别的诗词,也不愿意研究关于离别的东西。”

    “这里为什么挂满了离别的诗词?我记得王勃短暂的一生写了很多首诗词,你看这里却没有其他的作品。”

    “不清楚。”

    “按理说王勃年纪轻轻,血气方刚,应该是充满希望和向上的诗词比较多,他26岁时候不在的,也就是说这些诗词全部都是26岁前写的,却都是伤感和遗憾,都是离别和悲痛,我能感受到他内心充满惆怅。”

    “嗯....”

    “他14岁时候写滕王阁序时候已然有大志在心了,却难遇伯乐,满腔热血无处寄托,再加上这些诗词,说明他过的并不开心。”

    “他曾经是天才少年......”

    “是的,天才少年,可惜天妒英才......”

    “陈忆,你再看看这些.....”夏周也许并不想让我沉浸在离别诗词的伤感中,所以岔开了话题。

    再看案台上放的摆件,一看就是老物件,不是现在社会有的,而是唐朝时期的那些古董。这些物件摆放的有点杂乱,没有规规矩矩的归类,比如瓷瓶,陶器东一个西一个放着,而不是同样的东西放到一起。明明可以看起来高大尚的,却弄的像菜市场。

    “这里不是按照顺序摆放的?”

    “这个摆放从未动过,很早之前就是这样放的。”

    “很早?”

    “是的,很早,我从来没有动过这里的东西。”

    “有什么说法吗?”

    “每个物品的摆放顺序都有它的道理,就像你来到这里,一定是因为你和这里有一定的渊源。”

    “这个我相信,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凡事都有因果联系,只是......这些物品会是什么原因呢?”

    “你很快会知道的。”夏周对着我神秘的笑笑,这个笑容让我确信,她知道答案,只是现在并不方便告诉我,需要我去探索到答案。

    她扭头看着我的那一刻,我与夏周四目相对,就在这一刻,我忽然发现这里的夏周和现实世界的夏周有一个大的区别,这里的夏周眼神里缺少了灵性,没有那么明亮,多了沧桑和成熟。现实世界的夏周眼睛里有星星,有光芒。怪不得两个人我面貌一样,我却总觉得哪里不一样,原来就是两个人的眼神有区别。在这个世界,一切都不是随意的,只是我还没有探到其中的奥秘。我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东西,也许在这里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古老物件如果能收纳到现实世界的博物馆,会增加更多的考古价值,也更能清晰的了解到曾经的唐朝。

    忽然在众多摆件中有一个摆件瞬间传入我的眼睛,那个玉牌.....玉牌是......我扭脸惊讶的看着夏周,而夏周也和我一样,正看向那块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