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鎏金长安 » 第2章 大事不好

第2章 大事不好

    “咚——”一声清脆的敲击声在空气中回荡。

    典当行的老板上官修文抬手一挥,精致的小木槌就准确地落在乌木制成的底盘上。

    这一声响,犹如天籁之音,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上官修文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地说出那句决定性的话语:“九百文,成交,这幅作品现在就归属于我眼前这位出价九百文的公子,感谢公子的慷慨出价。”

    至德二载十二月,冬季的严寒如一位严肃的画师,用白色的笔触细心勾勒着长安城的轮廓。

    风在古老的街巷中穿梭,带走了一年的腥风血雨,也为这座劫后余生的城古城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薄纱。

    然而,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热情与生机正在与寒冬对抗。

    位于城内东市朱雀大街平康坊的一阁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周围商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阁楼下,人流如织,马如游龙,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

    在平康坊的东北角,屹立着一座被称为“聚宝阁”的古老建筑,独具一格。

    这是长安城内唯一的一家古董拍卖行,里面尽是奇珍异宝。

    在一片雕梁画柱的亭榭楼阁掩映之间,一场名为“鼎盛时代云中御宴——晋之宝物”的专场竞宝会正在隆重进行着。

    高台上的一张红色长桌旁,一列典当行的小厮们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竞宝程序。

    台下的观众席上,挤满了钟爱收藏古玩的富贵人家,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展台上的宝物,期待着能够一睹其真容。

    四周的过道上也站满了人,把整个房间围得水泄不通,热烈的气氛在整个竞宝会现场弥漫。

    远处两匹油光水滑的枣骝马迈着优雅的小方步,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缓缓行驶着。

    车帘被风掀起一角,里面坐着一位戴黑色璞头,佩青荷莲绶,身穿墨绿色圆领长袍的中年男人。

    他神态威严,脸上棱角分明,五官端正且深邃,浓眉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眸,这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世间万事。

    他目光虽然平和,但却不怒自威,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这名势气逼人的男子,就是当朝刑部侍郎王子缙。

    “在我出城巡视的这些天,老二在家里如何?”

    王子缙沉声问道。

    面对老爷这含糊不清、指意不明的问题,管家连忙恭敬地回复道:“二公子最近表现得非常勤勉,每日都按时当值,致力于各种事务,看起来对于鉴宝技艺的掌握也估计精进不少。”

    听到“勤勉”二字,王子缙不由自主地冷哼一声,带着一丝不屑与调侃的口吻说道:“这小子从小到大好像都没有睡够过,整天不睡到日上三杆绝不会起床。现在居然会早起处理事务,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管家连忙找补道:“二公子最近真的非常努力,今天一大早还跟林家的公子一起去聚宝阁看展了呢。”

    “嗯?”王子缙的眼眸眯了起来,透露出一丝疑惑与兴趣的光芒。

    他慢慢地伸手掀开马车旁的帷帘,往外瞧了瞧,沉思片刻后说道:“这离聚宝阁也不远,恰巧走到了,带我去瞧瞧那小子在做什么。”

    “是。”管家连忙应允道。

    “改道先去聚宝阁。”管家迅速掀开马车的帘子,对车夫交待道。

    马夫听到此话,随即调转手中的麻绳,马车朝着聚宝阁所在的方向驶去。

    不多久,王子缙就抵达了聚宝阁。

    大厅内的木质墙壁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宽敞而华丽的拍卖大厅被热情的人群挤得满满当当。

    王子缙站在人潮拥挤的竞宝会场,打量着四周。

    站在他旁边的管家也同样焦急地伸着脖子,四处寻找公子的位置。

    “诸位大人,此刻将拍卖最后一件珍贵宝物,即是您手中画册第36页,由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绘的《凫雁水鸟图》。此画工笔精细,生动传神,实乃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望诸位大人莫失良机。”

    竞宝会场瞬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坐着的人纷纷起立,都往前探着身子来瞻仰这一副传世名作。

    几个小厮从旁边拿起这幅画,走到大家面前,缓缓展开,向宾客们展示这件传世名画。

    画作徐徐在人们面前铺陈开来,全画构景繁复,用笔清劲,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

    整个拍卖场瞬间沸腾了起来,议价声此起彼伏。

    “看来大家对这幅画很感兴趣,这幅巨作,是大名鼎鼎的宋氏家族收藏的珍品,由这个家族现在的主人宋书成先生授权拍卖,很荣幸这今天宋书成先生来到了现场。”

    上官修文面带微笑向站在远处的宋书成点头示意。

    听到典当行的老板的介绍,台下发出一阵惊叹声,大家都纷纷朝着他示意的方向看去。

    宋书成从过道的一个角落里缓缓侧过身子,微笑着向大家点头示意。

    他身穿一袭深青色的圆领袍衫,袍衫的领口和袖口都用金线精心绣制了精美的图案。

    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纱罗制成的软胎帽,帽子的前面微微凸起,形成一个优美的弧度,手中还持有一把扇面用精美的羽毛装饰的墨蓝色羽扇,加上茂盛如簇的胡须,显得很是沉稳威严。

    周围的人连忙起身和他弯腰握手。

    “诸位大人,这件画作起价两百文,哪位大人给这副珍贵的典雅花鸟画杰作开个价?”

    上官修文站在高台上,冷静地观察着下面的一切。

    “四百文。”

    “五百文,我出五百文。”一个胡人男子连忙举手喊道。

    一个蓄着胡子的长者抬起手在下巴旁边轻轻一挥,上官修文立刻心领神会:“六百文,谢谢大人,现在哪位肯出七百文?”

    台下鸦雀无声,突然一位大人怀里抱着的孩子发出一阵呜咽,举起了小手。

    上官修文瞬间接话:“非常感谢。”

    这位大人连忙抱紧孩子,向上官修文摆摆手,周围发出一阵哄笑。

    上官修文处变不惊地会心一笑,对着台下的众人问道:“哪位出价七百文?”

    在宽敞的拍卖大厅中,气氛异常紧张,仿佛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台下没有人吱声,大家都在观望着,等待着新的报价。

    这时坐在第一排戴着一顶黑色貂毛帽子的老者抬手摸了一下胡子,然后缓慢地举起手中的号牌。

    “谢谢,现在是七百文。”上官修文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大厅中。

    一位两手抱在胸前的男人,神情严肃,似乎对这件拍品志在必得。他立马伸出一根手指,动了两下,向上官修文示意。

    上官修文立马会意:“九百文,现在出价到了九百文。”

    大家叫价的数字还没有达到宋书成预估的理想价格,他紧皱着眉头,站在一旁有点焦急地盯着上官修文,期待着更高的报价。

    竞价环节直接将氛围推向了高潮,人们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纷纷举起手中的号牌,积极参与着这场竞价。

    报价越来越高,宋书成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竞拍价离自己的预估价格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最终,一位买家以一万两千文的高价拍下这幅画作。

    宋书成也松了一口气,满意地笑了起来。

    “六百文一次,还有更高的吗?”

    “好的,九百文。”

    “老爷,我看到了林公子,您瞧,在那儿呢。”

    王子缙微眯着眼朝管家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看,两手一挥,把手背在身后,长舒一口气说到:“走,去看看那小子在干什么。”

    他已经好久没跟儿子见面了,出城巡视本身要带着他,顺道给他传授一下兵法,他这一身的本事要交给儿子他才放心,子承父业,这不理所应当嘛。

    老大他就是这么培养起来的,想当年,安禄山起兵造反,他带着大儿子征战沙场,在边关防守,连连击退叛军。

    大号练成了,他倾尽全力准备培养小号。

    他本想在老二身上故技重施,可这孩子可好,死活都不去,看见刀啊、盔甲什么的就晕,差点没给他气个半死。

    这小号啊,算是练废了。

    走过去,管家看到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哈喇子流了一滩的王璟睿,连忙斜眼瞥了下老爷皮笑肉不笑的神情,不禁暗暗地为他捏了把汗。

    一场腥风血雨,就要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