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从逆徒开始 » 第三章 精进寺

第三章 精进寺

    峰巅一抹猩红,绯光穿梭云海。

    裴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浓郁的血腥味让他狠狠啐一口唾沫,张了张粘稠鲜红的五指,解开了衣裳,只见血凝如瘢疮。

    一夜力战,遍地寇尸,抬起腿来,靴底粘连着血丝,将满是豁口的腰刀插在血泥上,裴浪扭头瞥着与他背靠背坐在倭寇尸体上的慈山和尚。

    “还能喘气不?”

    “哈哈,快意至极,倒叫和尚我忘记喘气了。”慈山和尚抹了把头,只见满手血痂。

    “这帮倭寇好多都不是倭人啊。”裴浪大口喘气,心里暗骂了一句。

    砍了一晚上,刀都快砍断了,那逆旅任务上竟然还是。

    2、至少杀死五名日本武士。(0/5)

    昨晚宰的倭人怎么也有个七八个,连一个武士都没有,那这逆旅任务要完成到什么时候去?

    “对,十倭一真,其他多是漳人。”慈山和尚啐了一口淤血,心有郁气,又啐了口带血丝的唾沫,咒骂了一声。

    “这帮弄不灵清的僵歪佬!”

    “慈山,如今这两浙寇难竟已至此么?”裴浪望着眼前化成灰烬的城镇,黑瞳幽深。

    “从洪武年间两浙就倭乱不断了,名山和尚徐海死后南海便已沸腾,但直到老船主王直身死,这一切才真正失控了。”慈山和尚望着满眼疮痍吐了口气。

    “我亲眼看见老船主王直的脑袋在杭州府官巷口落地,却不曾想,要陪上这么多人的脑袋。”

    老船主,王直,徽州人,盘踞日本松浦津,僭号曰宋,自称徽王,贩卖军火,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贸易金银胜两浙财政,是为海上巨寇。

    两浙巡抚,天星爷胡宗宪本与王直谈判化解大乱,奈何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不管不顾拿下王直欲要邀功。

    老船主死去,这世上再没有能约束数万倭寇之人,他们登上海岸纵横两浙,穷凶极恶。

    两浙的至暗时刻就此来临。

    “慈山,你接下来要去哪?”

    沉默了一会儿的裴浪开口道,他清楚在如今的两浙一个人想要活下去绝非易事,更何况他所要做的并非仅仅是活着,只有杀倭才能完成他的逆旅任务。

    “寻些台州城内的寺庙,找些武僧多些助力。”慈山说道。

    “我随你去。”

    “好儿!裴兄,但和尚我劝你一句,此次倭寇人数上万,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台州城兵力空虚,可能还不够倭寇的零头,台州沦陷的话整个两浙也不远了,若是现在走,怕是还能有条活路。”

    裴浪面不改色,扣下胳膊上倭寇血凝成的血垢,淡淡道。

    “哪里能杀倭我去哪。”

    “好!且随和尚我去那精进寺。”慈山畅笑起身。

    ......

    两日后。

    青山石阶曲径通幽处,两侧苍竹青萝拂行衣。

    生着苔藓的石阶上忽得踩下一只黑靴,靴上还带着血渍。

    “慈山,你这铁棍有些说法。”裴浪背负一柄长刀,裙摆随着迈腿登阶一摆一摆,不时漏出小半根黑色枪管。

    他之前所捡的那把腰刀早已满是豁口用不得了,这会儿背着的长刀与身上的腰甲都是捡来的。

    走在前的慈山和尚拍了拍负在后背的九丈铁棍,响起一阵闷雷声,说道。

    “这铁棍中间乃是空心,铸造之时贯入了古钱币,足有三十五斤重。”

    原来那闷雷声乃是古钱币之声,裴浪还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身前的慈山和尚止住了脚步。

    “为何停下?”

    慈山和尚仍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

    裴浪顺势低眉,见到一股血液缓缓滴落,浸染着自己的靴底,骤然抬头。

    一路行来翠绿深褐的石阶,再往上却是深红色。

    竹风萧萧。

    腥气扑鼻。

    “咱们怕是来晚了。”慈山和尚竖眉望向石阶通往的寺庙缩影。

    “走吧,不管来早来晚,都且上去看看。”裴浪抬了抬腿,靴底扯起丝状血线。

    两人快步登上血色石阶,不多时就来到了精进寺大门前。

    题字“精进寺”的前匾额落在大门前裂成了两半,匾额上溅满血珠。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慈山和尚伸手握住了背后的铁棍,裴浪则是取下了长刀,左手扛刀,两人绕过匾额猫进了寺内。

    一入寺内,血腥味浓得让人欲要呕吐,一具具穿着僧衣的尸体横在院内,残肢断臂,不堪入目。

    裴浪与慈山和尚闭嘴不言,迈过僧尸踏入了大门楼阁。

    一入阁,五百尊铜铸罗汉映入眼中,它们神情肃穆地看着遍地信徒横尸,血染蒲团。

    裴浪耳朵一动,对着慈山和尚招了招手,绕过一尊罗汉像后,见一身穿青细简褶的小男孩,身形如猴般在僧人的尸体上摸索着,不时还将掏出的东西塞进怀里。

    这是在发死人财呢!

    裴浪冷笑一声,悄无声息地向前,轻拍了下小男孩的肩膀。

    被拍了下肩膀的小男孩下意识扭头,看到满身血渍的裴浪和慈山和尚一哆嗦张开了嘴。

    恰在此刻,一把长刀抵在了小男孩的下巴处,持刀的裴浪眼神淡漠。

    小男孩还算识相,安静地闭上了嘴。

    “姓何名谁,何地人等?”

    裴浪左手缓缓摩挲着刀柄,只要从这小男孩嘴里冒出半句鸟语,就要见血。

    “姓许名西,徽州人士。”

    许西咽了口唾沫,被刀抵在下巴倒没有让他有多慌张。

    “你一徽州人为何在此?”

    裴浪没有要收回长刀的意思,眸色冰冷,眼前这小男孩口音分明的宁波味。

    “我以前是老船主的人。”许西眨了眨漆黑的眼珠,明白自己需要让眼前这两个人宽心才能有活路。

    “家叔许栋,曾携各国海商在宁波外海双屿港私通贸易,我在双屿港出生,老船主乃是我们的掌柜。”

    “以前是?”裴浪重复了下许西的话。

    “对,自从朱巡抚率数百艘战船剿灭海商,以木石填塞双屿港后,我便再也没见过老船主了,听闻老船主身死,两浙倭人暴乱,心塞之余想来发点小财,绝无害人之心。”

    许西见自己说了那么多,眼前这男子仍旧一脸琢磨之意,不免有些着急。

    “我生在双屿港,所见倭人甚多,会讲倭语,不止倭语,就是那弗郎机语我也会讲些。”

    裴浪侧过身子对慈山和尚轻点了下头。

    “我问你,倭寇是何时经过此寺的?”慈山和尚虎目瞪着许西,面目凶恶毫无半点出家之人的善气。

    “就是昨日,倭寇杀上精进寺往台州去了,不过师父你说错了。”

    “说错了什么?”

    “倭寇,还没走完呢。”

    慈山和尚虎目一凛,环视四周,除了遍地死尸之外,只有五百尊罗汉神色各异,沉声道。

    “这寺中还有多少倭寇?”

    “约莫五六十,具体不详,还有不少男女被囚于寺庙的院舍,去院舍必定须经过塔院和佛阁,而那帮倭寇,就在塔院和佛阁。”

    许西垂目偷偷打量着身前两位汉子,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带路。”

    “带路。”

    裴浪与慈山和尚异口同声道。

    许西愕然,那僵硬的神情一如周遭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