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阳光下的雨露 » 第六章

第六章

    在绿树环绕的龙泉村的正中央,一家阔大的庭院内,炊烟袅袅,人来人往热闹极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还没有被风刮走的满地樱花,如同铺着淡粉色的地毯。

    婚礼的日子至少提前一两个月的时间,由阴阳先-就是算卦的先生,根据双方的八字,还有后续住房等掐指算出来的吉辰良日,吉时吉刻。在正日子的前三天,新郎以及父辈要拿着一块红布,和黄纸去本家的坟茔烧香告知祖先这一重大的喜事,祈求祖先神灵的庇佑,并且给祖先邮寄钱款。

    父母是五一举行的婚礼,路途远的亲戚会提前到来住下,爷爷的大儿子从镇里领着一家人,二姑娘从城里,三姑娘从另外的省城乘坐火车,还有奶奶的弟弟,爷爷的表亲,家里一下子就多了几十口人。左邻右舍晚上都会主动来领走几个,这样一群人住宿问题会迎刃而解。

    母亲说那时候不时兴男的穿西服,女的穿婚纱,根本就不能穿白色的,只有红色才能配的上对这个事情的重视程度,能透露出喜庆,当时男士时兴中山装,女士小翻领类似西服的样式大红的喜服,但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要是新做的,就已经让人羡慕,让新人满意了。

    母亲的新房就是爷爷奶奶当时居住的三间土坯房,老房子因为年代久远,房子因为地基下沉,已经不具备巍峨高耸的气魄,远看像趴在地上的青蛙,更加陈旧了。开开吱吱咯咯的木房门,第一步踏进去,因为下沉,屋里屋外存在着高差,会感觉一下子腿短了,也因为采光的问题,屋里光线不亮,乌漆嘛黑,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看清楚屋内的情况。因为大家都一样,也就不存在着攀比,母亲说那时也没人想过结婚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有住的地方就可以,老人最后跟哪个儿女在一起居住,那么老人的房产就是谁的,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也算是公序良俗了,家家如此,也就不会有嫉妒,也就没有了异议。

    母亲讲述她的婚礼,眼里闪烁光芒,好似事情发生于昨天,那快乐的气氛还久久萦绕_…

    爷爷和姥爷家都属于本村大户,尤其父亲是老儿子,不是有句俗语“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吗,虽然爷爷家十多年前就举办了,其他几个孩子的婚礼,可是这最小的儿子结婚,仍然一点不马虎。不但杀了两头猪,还额外购买了十只母鸡。

    五月初的农村,大地已经耕种完成,在等待小苗成长时会有几天休息。路旁的杂草丛生,大地如同拼接的布块,有的是灰褐色,有的是黑色,大部分是勤快的农人家耕种后的土地已经披上一层新绿。从颜色就可以看出播种的时间长短,大树已经呈现出一片翠绿。

    大大的院子里,大家来来回回的忙碌着,接近三千平的院子放着三十套配对的桌椅,在房屋东侧的下屋外接着临时的简易厨房,绿帆布为棚,四跟杨木杆子支撑着,两个大锅炉灶已经搭起,农村的炉灶搭看似特别简单,实则有很大的技术含量,没有个几十次的实践是弄不成一个像样,又好用的炉灶的,首先要在地面找平,确定灶坑门的方向,根据季节风向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要顶风,否则烧火做饭都是一个苦差事,因为会不停的有烟冒出,睁不开眼睛怎们做好像样的流水席面呢?用小型的土坯砌筑围墙,高度大概八十到一百厘米,当然具体高度高根据厨师的个头进行调整,围墙中央要根据锅的大小,留出空间,围墙的下二分之一处用铁篦子上下隔开,这样烧柴火的时候空气流动,有助燃的作用,主体砌筑完成后,用黄泥土把灶膛里抹匀,这样能够保证牢固性和密实性。而结婚用的炉灶不但要求筑起炉灶的人手艺好,还要是个有福气的人,要父母健在,有儿有女。

    临时厨房用拼接成几个一米宽,两米长的操作台,上边摆放着处理好的菜品,等着厨师颠勺。

    婚房就处在三间中的最里面的那一间,墙面和棚顶用白纸新糊上去的,屋里亮堂堂的,稍差一点的也可以用报纸,当然报纸也是不容易获得的。家具是两个比木箱子稍大一点的黄色小柜,贴着大红喜字,炕上铺着两双单人被褥,一个是红色缎面,一个是绿色缎面,图案都是龙凤呈祥,上面撒着花生、大枣,寓意吉祥的干果。黄柜上面放着两个内有大红喜字的烤瓷洗脸盆,这是当时婚姻的标配。

    东方的天空,还没有出现鱼肚白,爷爷奶奶已经开始忙碌,屯邻也都来帮忙,七点钟,父亲穿着中山装,别着新郎花,在大家的簇拥下,坐着马车去接新娘子,四匹骏马拉着一辆黑色胶皮轱辘大大马车,马身上油光铮亮,真如一面锦缎,让人着迷,一路銮铃透着喜庆的叮叮当当声,虽然距离非常近,但是还是要赶着马车绕村庄一圈,要走内圈,就是一直右转,所以大车拉着一群人,后面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孩童和凑热闹的大人。出门向西,慢悠悠的走出村子,马车后面跟着的人群,踏起一路的尘土,透过金色的太阳光线,仿佛父亲是腾云驾雾的盖世英雄,娶回了他的意中人。通过村后的一条大路经过四十分钟赶到了姥爷家,父亲迫不及待抱着母亲,轻轻的放在铺着红色毛毯的马车上,一路銮铃在八点之前赶到新房。

    八点零八吉时吉刻,婚礼正式开始,博学的证婚人,读完“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证词后,一对新人首先要向毛主席像行礼,三鞠躬。然后是天地,高堂、夫妻对拜。母亲皮肤紧致白皙,多年的劳作并没有对颜值有一点摧残,反而更加使身体结实,精神更加璀璨。父亲神采奕奕,在藏不住的兴奋里还可以看出因为年轻而有的青涩。

    在村里一家有红白事,尤其是红事,那么任何一家都不用做法,全家出动,不但是欢乐,也是改善伙食的时候。厨师是远近闻名的流水席高手,看着一轮一轮的流水席面,厨师用搭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抹了一下棕色额头豆大的汗珠,强有力的一双枯手,握着一瓶白酒,优雅的小口小口的喝起来,并且用舌头舔着瓶颈的内侧,在舔一舔外侧,唯恐浪费一滴酒水,遗漏一丁点的酒味。

    帮忙的包家大闺女凤梅,今年二十岁了,跟着厨师唠扯家常,时而不时的用手梳理头发,因为只要一抬起手臂,胸部就会立马坚挺起来。据说她那个四岁的妹妹是她的闺女。

    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才子,母亲又是十里八乡的美女,母亲说,相亲那天父亲就说,奶奶有两个金镯子,好几个金戒指,以后都是母亲的,可是直到最后,父亲画的大饼也没有实现,母亲也没有看到这一堆的金银首饰。但这一姻缘会有多少人羡慕,又会遭到多少人嫉妒,在大家的赞扬声中,母亲成了媳妇。

    那天爷爷喝的酩酊大醉,完成了最后一个儿子的婚姻大事,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