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从出海称王开始 » 第一章 出海,离开大明

第一章 出海,离开大明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应天府。

    秋风萧瑟,一声孤雁啼鸣,打破了紫禁城的沉寂。

    城墙上,随风飘扬的白幡被摘下,宫中的内侍和宫女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将那挂在宫殿屋檐上的丧灯、丧布依次取下。

    众人的脸上,如释重负,国丧结束了。

    对于他们而言,死去是太子还是藩王并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都清楚,不久后就会有一个新的太子,或者是太孙……

    三月前,朱标出巡归来没多久,突然暴毙,天下震动。

    沉寂了数年的锦衣卫再次出动,应天府内人心惶惶。

    直到七日前,朱标入葬东陵,锦衣卫再次偃旗息鼓,府内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试问天下之大,真正为朱标薨逝而感到伤心的人又有多少?

    实际上屈指可数。

    至少在那紫禁城中,端坐在谨身殿皇位上的那位老者,是真的悲痛欲绝。

    大明的缔造者,权势最高,杀伐果决的洪武大帝,喘着粗气,身子坐的板正,满面老态龙钟,好似在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就连喝口茶都要咳上一阵。

    “皇爷爷,孙儿才德浅薄,难堪大任。”

    “恳请皇爷爷在诸位叔叔中另择储君!”

    大殿中央,披麻戴孝的少年面容悲戚,猛然跪地叩首。

    他单薄的身子发颤,不时还发出抽泣声。

    大殿两侧,朱元璋的儿子们垂手站立,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外,基本上都到齐了。

    众人一言不发,像是一尊尊雕刻精美的塑像。

    “老二、老三、老四,允炆的意思是要从你们中选,你们觉得呢?”

    这一问,平淡的好像是在说家常话。

    这椅子你们侄儿不想坐,你们做叔叔的有没有兴趣啊?

    站在最前列的三人,头一个面色苍白满脸病态,次一个俊朗高挑,正垂眸望着地面,第三位……

    身形魁梧大高个,剑眉虎眼满脸英武气,即便此时低着头,在诸位藩王中也依旧醒目。

    “儿臣体弱多病,当个王已是勉强,不敢觊觎大位!”

    这是秦王朱樉。

    ……

    “儿臣无德无才,只愿做一个贤王,辅助父皇与储君。”

    朱棡紧随其后。

    二人先后跪地叩首。

    朱元璋眯着眼睛,看向了朱棣……

    “儿臣,愿奉父皇旨意。”

    朱棣跪的干脆,话语平淡,没有一点的不甘心。

    “其他人呢?”

    “儿臣等,愿奉父皇旨意!”

    大殿内,诸王叩首,洪武大帝缓缓点头,这才叫朱允炆起来。

    “今日没有外人,都是自家人,咱便给你们这些做叔叔的提个醒,以后允炆做了皇帝,你们这些做叔叔的要多帮衬,如果谁不服气的,敢学晋朝那些个诸侯王,搞什么八王之乱,那等你们死后就别来见咱!”

    诸王闻言,连忙说着不敢。

    “允炆,去把你那些叔叔扶起来吧。”

    他叹了口气,大事已定。

    老大的暴毙让他心力交瘁,可为了孙子他不能懈怠。

    唉……

    朱元璋却不知道,他面前的这些儿子内,有一人几乎是和他同时叹出的这口气。

    终究还是选了朱允炆啊!

    朱柏暗暗摇头,只觉心累。

    老天爷莫非是在玩我吗?

    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大声冲天吼一声。

    细细算来,穿越到这个时代五年了,他代替前身成了老朱第十二个儿子,湘王朱柏。

    刚刚来到这个时代,他便信誓旦旦的想要改变未来跳火自焚的结局。

    他最开始的想法,只要朱标活着,那就能够改变结局,甚至于改变历史,不让那位大明战神出场,一举两得。

    后世对朱标之死,普遍的说法是风寒和中毒,他为此无数次提醒朱标小心预防,时常让他把医官带在身边,另外吃的所有东西都必须让人试毒。

    然而……这位好大哥还是薨逝了。

    至于死因,依旧是个谜。

    东宫的人死的死,抓的抓,那些治病的太医无一幸免。

    朱柏更不敢去问,只能让它成为永远的谜团。

    所幸啊……

    他是一个会为自己留后路的人,而且是两条。

    第一条他暗中派人去找刘如孙,传递假消息,让他离开应天。

    历史上就是这老头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一句“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打消了朱元璋立朱棣的念头。

    意思是,如果立了老四朱棣,那么把老二朱樉和老三朱棡置于何地?

    可没想到,这老头才离开应天,半路就被父皇召进了宫。

    但据朱柏所知,刘如孙进宫好像是朱元璋的意思……

    他抬眸看着皇位上满脸病态的父皇,忽然间他好像想通了什么!

    历史上,这位洪武大帝还有六年的光阴,怎么可能现在就看着好像明天就要驾崩了一样!

    试探!

    朱柏瞬间明白,今日为什么父皇要召见他们兄弟了,就是为了让不服气的冒头。

    不,准确的来说,他是在试探朱棣。

    马皇后一系五个嫡子,老大到老五。

    现在老大朱标薨逝,老二是个病秧子,老三名声在外面都快烂大街了,暴戾狂悖。

    老五朱橚品行可以,但是才能不足,而且排行第五。

    那么就只有老四燕王朱棣了。(此处参考正史)

    至于其他儿子,都是妃嫔所生,天生就没有皇位继承权。

    什么刘如孙劝谏都是幌子,或许从一开始父皇想的就是立朱允炆做皇太孙!

    要不然以他的脾气,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文臣的劝谏,就放弃立朱棣的想法。

    父皇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不是他不选儿子做储君,而是为了大义。

    老二、老三、不堪大用,老四虽有才能,却已不能越过两个兄长,否则将来定然朝纲动荡。

    如此,父皇只能选皇孙朱允炆。

    这是想借着刘如孙来说服天下人。

    也难怪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的时候,朱元璋杀了所有的考官,唯独放过了刘如孙这位主考官。

    父皇啊父皇,不愧是开局一个碗打下这天下的人啊。

    如果我不是穿越者,知道后来的事情,还真看不出来这里面的手笔。

    朱柏心中哂笑一声,面上依旧摆着一副凝重神色,做给前方的父皇看。

    如此,剩下的,也只有走第二条路了!

    出海,离开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