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曹叡 » 第14章 太守胡质

第14章 太守胡质

    胡质年轻时,曾与蒋济和朱绩一起,在江淮之间闻名。后被曹操任命为顿丘令,此后历任丞相东曹令史,扬州治中,丞相属,吏部郎等职。

    今年二月中旬,被曹丕任命为常山郡守。

    此时正在太守府内处理公务,刘县令等了小半个时辰,直到胡质忙完才得到接见。

    “下官刘明,见过府君。”

    “刘县令免礼,你求见本官所为何事?”胡质没时间和刘明寒暄,直接问起来意。

    刘明将赵聘之言复述一遍,备陈昨日之事。

    胡质闻言大怒,命人将赵聘拿住:“身为一乡游徼,却明知故犯,今日这顿笞刑先行记下,待本官抓住夏侯司马二人再一并处置。”

    别人怕夏侯惇、司马懿,他胡质可不怕,更别说只是夏侯惇和司马懿的儿孙了。

    几人敢在常山郡作奸犯科,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法度森严。

    赵庄不好对付,想进去拿人就要做好杀人的准备,而这时代的太守就有这样的权力。

    胡质脱下袍服,换上甲胄,点了一曲郡兵,向赵庄杀去。

    被抓的赵聘心如死灰,只盼夏侯公子能够护住自己一家。不过他并不后悔,这是他改变家族命运的绝佳机会。

    而没被抓的刘县令唏嘘不已,一边庆幸自己上报了,一边埋怨赵聘做事不地道,连累了自己。

    赵庄所在的万年乡离的并不远,半个时辰不到,胡质带领的郡兵就出现在了赵庄外。

    庄里负责巡逻警戒的庄丁见外面尘土飞扬,大队人马疾驰而来,立马拉响了警钟。

    “叮叮叮”

    急促的金鼓声传到庄园各处,赵庄如临大敌。有甲的回房穿甲,有弓弩的带上弓弩,个个手持长矛,或是短刀圆盾。

    曹叡已经结束了锻炼,刚刚沐浴完,正准备出门去军户聚居的地方转转,打听下情况。

    一众护卫听到示警,迅速将曹叡围在中间,向着停放马车的地方走去。

    许仪非常紧张,说话有些急促:“公子,庄中警钟大作,恐怕有贼人来犯,您快上马车。”

    曹叡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迅速钻进马车,将藏在车内的甲胄翻了出来。很快郑称、司马师、赵玉姑侄和赵肥夫妇,也都上了各自马车。

    “阿惠,你也把甲胄穿上。”

    许仪将人分作两班,一班人持刀守卫,将马车挂在马上,另一班人去披甲。只一刻钟,众人全副武装,手持长矛翻身上马,随时准备护送曹叡等人杀出重围。

    胡质不知庄中之事,率人堵住赵庄的大门。不过他却清楚赵父手中有鸠杖,给到了这位古稀持杖老者应有的尊重。

    “本官常山郡守胡质,还请赵家长者出来答话。”

    得知来人是郡守,赵父立刻派人去通知曹叡,免得误会,又命人打开中门,在赵鸿的搀扶下出庄迎接胡质。

    “原来是明府大驾,老朽见过明府,只是不知明府带兵包围寒舍是何缘故?”

    胡质单刀直入,让赵父交人。“本官为何前来,长者何必明知故问?还请长者将人犯李氏,以及包庇人犯的夏侯廙和司马师交出来。”

    赵父故作不知,道:“明府,二位公子是来赵庄做客的,不曾包庇过人犯,这其中是不是有误会?”

    “有没有包庇,长者心知肚明。本官再问一遍,交人还是不交?”胡质将右手慢慢抬起,准备直接带兵杀入。

    赵父见状连忙制止:“明府且慢动手,先听老朽一言。二位公子皆是知书达理之人,想来和明府之间存在误会。若是有误会,将其解开便是,何必妄动刀兵?正所谓佳兵不祥,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明府何不随老朽进庄,到庄中与二位公子会面?”

    胡质胆识过人,只略作思索便同意了赵父所请,说道:“请长者头前带路。”

    随即点了二十名甲士,随赵父步入赵庄。

    冷兵器时代,有甲和无甲是两个概念。赵庄内大约两百余户,最多凑出三四百的壮丁,刀剑或许可以做到人手一把,但甲胄就没那么简单了,最多也就几人着甲。

    胡质自己甲胄齐全,再加上二十名甲士,哪怕赵庄是龙潭虎穴,也能够进去闯上一闯。

    赵父将胡质带到客厅,亲自侍奉瓜果茶水,又派孙子赵鸿去别院请曹叡等人。

    曹叡与胡质有过几面之缘,知道是胡质领兵围庄,便让许仪放下戒备。“好一个胡文德,还是这般雷厉风行,都散了吧。”

    又在赵玉和赵玲的帮助下,把身上的甲胄脱了下来。

    这时赵鸿来请,曹叡道:“还劳赵郎君带路。”

    胡质眼睛一直盯着门口看,看到来人的刹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眨了好几下眼睛后才确定自己没看错。

    只见胡质不露声色的将随行的部曲将叫到近前,吩咐道:“你带人去门外候着,未经通传,任何人不得擅闯。”

    部曲将有些犹豫,他担心没他们护着,胡质会出意外:“明府,万一?”

    “有什么好万一的,你速速带人离去。”胡质催促几人离开,又叮嘱道:“记住,千万不得与对方的护卫起冲突。”

    听胡质这么说,部曲将只能带人离开客厅,同许仪等人一起把住门口。双方各占一边,井水不犯河水。

    支走了手下,胡质又对赵父说道:“长者,本官想与夏,夏侯公子单独一叙,不知长者可否行个方便?”

    赵父见胡质有意支开自己,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有些兴奋。堂堂郡守都如此谨慎对待,只能说明夏侯公子的身份的确非同一般,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简单。

    “老朽这就出去,几位慢慢聊,有事只管吩咐便是。”赵父说完立马起身,并示意儿子随自己一同离开。

    胡质谢道:“多谢长者。”

    等到房间内只剩下曹叡、郑称、司马师以及胡质本人时,胡质再也按耐不住,起身长长一揖,给几人见礼:“质见过长公子,见过郑侍中。”

    至于司马师,胡质只点头示意。“质断然想不到,竟会在赵庄与公子和侍中再相见。”

    曹叡回了一礼,微微一笑,道:“人生何处不相逢,胡使君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