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曹叡 » 第21章 甄氏张媪

第21章 甄氏张媪

    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推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

    见一小贩都知有恩必偿的道理,又想起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对中山人的评价,曹叡不免摇了摇头。

    小贩见他摇头,却有些误会,连忙道:“郎君,不过两条鲤鱼而已,哪里比得过张媪的恩情。这钱你快收下,若是见了张媪,替我问个好,就说她的恩情,永世不忘。”

    曹叡没有推辞,将钱收下,拱手道:“承赐承赐,你的话我一定转告。”

    从卖鱼小贩处离开后,曹叡又询问了几个人,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而其他人带回来的消息也差不多,都是称赞甄氏张媪为人慷慨,时常赈济乡邻。

    甄家能有今日名声,离不开曹叡的母亲甄夫人。

    正值黄巾乱起,又碰上灾年,许多人家卖了金银珠宝换取粮食。恰好甄家储存了很多粮食,因此换了不少金银珠玉宝物。

    当时甄夫人才十余岁,尚未出嫁,劝母亲张氏道:“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

    张氏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依甄夫人之言,拿出粮食来赈济乡邻,助他们度过灾年。

    自那以后,甄家便时常接济亲族乡邻,一直持续到如今。毋极县内,受过甄家恩惠的人,不计其数。

    城东南的甄家宅邸,每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刚到甄家正门前,赵玉二女就被恢宏的大门惊到了。自出生就没出过赵庄的二女,第一次见识到世家门阀。

    毋极甄氏乃汉太保甄邯之后,世吏二千石,是中山一大望族。其大门,自然不是区区小豪强可比。

    门前两根白玉石柱,左边曰“阀”,右边曰“阅”。所谓门阀,即是家门阀阅。

    “阀”记录功勋,“阅”记录经历。记录的内容越多,说明家世越显赫。

    “阀阅”之后是两座重檐子母阙,一左一右对称分布在大门前。阙高三丈,以夯土为基,阙身由砖石砌成,顶上是斗拱重檐的朱漆阙楼。

    许仪将曹叡的名刺递与僮仆,道:“烦请向张媪通禀,就说我家公子求见。”

    僮仆接过名刺读了起来:“谯县曹叡再拜,问起居;字元仲。”

    他不认识曹叡,只感叹道:“想不到我家主母的名声都传到谯县去了。”又对许仪说道:“君且稍待,我去通知主母。”

    张氏正在西北角的高楼上向东南眺望,那里是甄家祖坟位置所在。门前的情况自然也尽收眼底,对身旁的儿媳刘氏说道:“看样子是有贵客来了,你替我去接待下吧。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每逢登高望远之时,张氏都兴致缺缺,不愿见客。

    僮仆赶到时,正好看见刘氏下楼,便道:“少君,有贵客求见。有五六辆马车,几十匹骏马,好大的排场哩。”

    边说边将手中名刺奉上。

    刘氏问道:“你可知贵客姓名?”

    “知道知道,名刺上写着谯县曹叡,字元仲。”僮仆答道。

    “什么?”刘氏闻言大惊失色,忙伸手去抢身旁奴婢手中的名刺。看完后立刻吩咐僮仆道:“你速去通知几位公子和小郎君,让他们随我一同去正门迎接。”

    又对身旁的奴婢道:“你去楼上禀报主母,就说她邺城的外孙来了。”

    说完快步走向大门方向,不敢耽误片刻。

    不多时,甄家中门打开,刘氏带着儿孙将已在门前等候曹叡一行人迎了进去。

    曹叡扶着舅母,疑惑为何没见到外祖母张氏,便问道:“舅母,外大母可还康健?”

    话音刚落,张氏疾驰而来。身体之矫健,若不是满头银发,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

    “不肖孙见过外大母。”曹叡立刻迎了上去,躬身拜道。

    张氏看着外孙,嘴里喃喃道:“像,太像了,这眼睛简直和你阿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外祖孙俩今天第一次见面,张氏端详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乖孙儿,你怎么突然来毋极了?你阿母可还好?”

    “孙儿外出游学,途经中山郡,顺道来毋极探望外祖母和舅母。”曹叡回答道:“至于阿母,孙儿出门月余,不曾收到邺城的书信,如今也想念得紧。”

    曹叡每隔几天就会写封书信报平安,只是他的位置一直在变动,一直没能收到回信。

    “好好好,游学好。”张氏笑道,这是她这几天来第一次如此高兴。“男儿就该志在四方,多出去走走,增长点见识。说起来你阿母当年也是不爱女红爱读书,我们都说她是不是想做女博士。”

    “那阿母是如何回答的呢?”

    “你阿母当时才九岁,对我们说古时候的贤惠女子,就没有不学习前人成败并引以为戒的。不读书,如何能知道这些事呢”舅母刘氏回答道。

    “怪不得大母经常夸阿母贤惠。”曹叡笑着应和道:“对了,外大母,给您介绍下。这位是海内大儒,侍中郑先生,孙儿的师傅。”

    “丞相长史、河津亭侯之子司马师,小字阿惠,是孙儿的伴读。”

    “中坚将军、安昌亭侯之子许仪,负责孙儿游学途中的安全,”

    “这两位是......是孙儿的姬妾,照顾孙儿生活起居。”

    介绍完众人,曹叡道:“阿惠,廷垣兄,快把礼物奉上。”

    按士相见礼,曹叡登门需送大雁一只。下大夫相见以雁,饰之以布,维之以索,如执雉。

    司马师抱着大雁,雁头向左。许仪则拎着小贩送的两尾鲤鱼,浑身金黄,品相非常好。

    曹叡从许仪手中接过鲤鱼,对张氏道:“外大母,孙儿去市集买鱼,那小贩听说是送给您的后,无论如何都不肯收钱。还说您的恩德,他永世不忘。”

    当天夜里,张氏在西北的高楼上宴请曹叡一行人。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楼内众人觥筹交错,四周的窗户洞开,晚风拂过,直让人大呼凉爽。更绝的是高楼之上视野非常开阔,四周无遮无挡,只需略微抬头,就能看到一轮满月挂在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