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太阳流过马星河 » 第16章:高速隧道地下河

第16章:高速隧道地下河

    李春林的养殖场搬迁重建搞得非常迅速,短短1个多月时间就在刘新庆的牧羊场旁边建起了占地面积100多亩的饲养场,饲养场规划建设有简易的办公生活区、养殖生产区、粪污资源化利用区,周边还规划了青饲种植用地和放养用地。

    按照县环保局的整改要求和刘金宁的规划建议,猪场系统地安装了自动饲喂、刮粪、饮水、恒温、空气监测一系列的现代先进技术,养殖场更建设有沼气池、储液池、异位发酵床、污水处理车间等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让春林养殖场全面更新成长为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当刘金宁拉着县环保局的领导过来验收春林养殖场的环保整改结果时,刘金宁远见卓识、大刀阔斧的整改力度让环保局的人钦佩万分。

    他们感觉自己来到的根本不是什么纯粹依赖土地耕种讨生活的农民办的养殖场,而是一位有着新锐思想和先进商业头脑的农民企业家规划的现代养殖生产产业,而连绵延伸的广阔山林草地更增加了这里养殖产业的生态价值和稀缺价值。

    到李春林新建的养殖场地进行环保评估之后,环保局又要求去原来拆迁的场地看下。刘金宁自信地跟他们说,这个请领导放心,古有丁谓建宫一举三得,今有金宁改场一劳三逸。环保局的人好奇刘金宁在帮李春林改建养猪场的时候还出了什么好点子,于是就充满期待热切地追问,怎么个三逸法?刘金宁说,到了那就知道了。

    当一行人驱车来到原来养殖场场地的时候,环保局看着原来围挡猪圈的铁皮围栏不仅没拆除,好像还加固了,心里面立马不悦,说,刘村长,你说的一劳三逸不会是掩耳盗铃,拆完东墙补西墙,东墙拆漏风了就不管不问了吧?刘金宁也没立即回复他们,只让李春林推开原来的那扇不锈钢铁门,让环保局的人走进去看看。

    没想到铁皮围栏内的景象萌绿动人、让人心情愉悦、豁然开朗。平整的土地上土壤全部翻耕过一遍,因为原来养猪场的猪粪没怎么经过处理直接渗透到地面,刨去混凝土基面的土壤也呈现出土力肥沃的黑土色,方正的土块上起垄种了许多萝卜、小麦幼苗,嫩嫩绿绿的呆萌可爱。

    之前进行猪场冲洗作业的水管,也重新安接到土地上用作种植作物喷淋装置。看到眼前移形换影、移星换斗的变化,环保局的人自知有些没趣,只好将错就错地说,开始还以为你弄了个虚晃一枪的假把式,没想到功夫还真做的这么扎实,以后县里环保方面的评先评优,一定给你们村立个先进的典型。

    刘金宁说,领导器重了,我们做的这些环保实事,既是为了落实县里面的政策部署,也是从村民们的集体利益出发,为了在以后的乡村规划发展中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而开展的民生实事,所以说先进典型的帽子我们要戴,更实际的政策奖补我们也不能拱手让人。

    环保局的人听完哈哈大笑,说,看来还真是“好马不省料、好灯不省油”啊,我想听听你刚才说的“一劳三逸”是怎么来的。

    刘金宁说,其实领导你也看到了,我把原来旧场地的建筑砖料、混凝土基面全部装到新场地填了地基、砌了猪舍,整出的空地拿来种养殖青饲料,以后或再种植其他有机果蔬,原来的铁皮围栏又很好地保护了土地种植作物的安全性,原来被投诉的环保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不就是一举三得、一劳三逸吗?

    环保局的领导见刘金宁交代得这么坦诚,便也不好意思再追问什么。于是纷纷收起刚才的话题,只说要往在建的高速路线上去转转,据说也有相关的环保问题投诉。因为刚好是属于马桥村和金桥镇相接的部分位置,环保局让刘金宁他们也一同随行过去。

    等一行人到了施工现场,发现在金桥镇方向沿着施工便道上来的一大段平坦路面上,几台挖掘机、铲车和渣土车都停在劈开山头的一处坡地上,前面马桥村通往金桥镇的村道边,工人正在赶工浇筑高速路桥基柱,身后的一处隧道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坡地前面是一大片填埋的生活垃圾。

    见环保部门的人过来了,一个戴红顶安全帽的施工负责人赶紧走上前来和环保局的领导握手,将坡地前的一整片填埋生活垃圾指给他看。环保局领导看了一眼后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明显是原来金桥镇的一处生活垃圾填埋场。

    因为地方乡镇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所以就随意找个山角的空地当做垃圾填埋场,日积月累便堆积成一个小山头,而到了高速线路修建经过的时候刚好给施工单位刨了出来。

    环保局的随行领导立即给金桥镇党高官打电话。大概过了十几分钟,金桥镇党高官就赶了过来,刘金宁认得是书记马建斌。

    随行的县局领导这才介绍说,这位是市里专门抓环保工作的林副市长,现在你们这里的垃圾填埋场被高速路桥施工单位投诉,你说要怎么处理?

    听县里环保局这么一介绍,刘金宁顿时感到背后一阵发凉,不是说验收养殖场环保整改问题的只是县里来人吗,怎么会惊动了市领导呢?还是说他是专门为处理高速项目线上垃圾填埋场的环保投诉问题而来,去看春林养殖场的环保问题整改只是个开胃菜。

    仔细这么一琢磨,刘金宁不禁感觉寒从胆边生,不得不为自己事无巨细、事事躬心、亲身事为完成这次环保督改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市领导抛石引玉、雁过无痕的领导艺术所折服。

    马建斌被林市长问得哑口无言,关键是当时在高速线路勘测测量的时候,上一任书记镇长也没跟他交接这个事情,他更没办法跟上级部门和勘测单位说明,原来的书记以为打个马虎眼,施工单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却不想嘉靖帝打倒了和珅,东窗事发。

    马建斌也是个聪明人,本来他也想解释一下,但这个环保问题并不小,解释只能说明他对乡镇工作的职能欠缺和乡情失察,只是说这个是金桥镇环保上的一个积弊问题,我们一定协助高速施工单位立即整改。

    林副市长说,有你这个态度和这句话,高速施工单位的兄弟们肯定也没得话说了,你赶紧协助执行,高速施工进度是大事,绝不能耽误,费用的问题我会督办县环保局跟进落实。

    按照马建斌刚赶到现场的事态设想,停职警告处理是重、劈头盖脸骂一顿再让自食苦果是轻,却没想到市长这么开明大度,只讲问题不讲过失,连环保整改的费用都一并督办好了。

    马建斌提到嗓子眼上悬着的心也总算吞到了肚子里。

    “不过”,林副市长话锋一转,针对问题也不避重就轻,一针见血地说,“环保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社会生态效益和党政干部工作作为的晴雨表,要逢旱便济、逢涝便排,所遇问题立行立改,而且要整得有招式、改得有样式,不能愚下罔上、地鼠打洞捂住一处又漏一处,必须要竹筒倒豆子,直达目的、直接听响。”

    所有县局领导和随行人员都听得如头捣蒜,接着林副市长又开始继续说:“金桥镇在这次环保督查问题上犯了错误、但懂得知错就改,我也不想太多的追究,不过我却从马桥村一个养猪场的环保整改上看到了欣慰和希望。”

    说着林副市长站在高速路施工工地上手指望向原来春林养猪场坐落的位置,继续说,“那里就是他们村养猪场的位置,为了按照县里的环保标准进行整改,他们把整个养猪场都搬迁了,所有的环保标准都按照现代化的技术指标执行,原来的地块上更是整出了一个高标准的种植基地,这个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农民企业家在环保事业上该有的先锋作为和责任担当,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率先垂范,能将这样的环保优秀典型在全市县打造成学习标杆、作为模范进行推广。”

    林副市长对环保工作的考察明细有辨、差异有态,深浅有度地评析了金桥镇在环保工作上的缺失和不足,而这一贬一褒更提升了刘金宁在广大干部职工心目中的形象地位,职能威望。

    三言两语、快速简洁地督办了金桥镇界域甚至怀新县区域有史以来较为严重的环保投诉案件,林副市长沿着初成雏形、施工繁忙的高速线路又往前面走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