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别样的西游 » 第一百章 修佛短短数十载,今日方知法外法

第一百章 修佛短短数十载,今日方知法外法

    唐王开设午朝的时候,让魏征捧持着圣旨,宣玄奘入朝堂。玄奘法师已经聚集了僧众开始登坛讲法很久了,正大声的宣讲着佛法,一听说有圣旨,随即走下讲坛整理衣着,并与魏征一同前往皇宫拜见圣驾。

    唐王道:“做善事的事情,就有劳法师了,我也没什么东西作为报答。早上的时候萧星偶遇了二位僧人,自愿送了锦襕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给大法师。现在特意召来法师领回去披用。”

    玄奘赶紧叩头谢恩。唐王又道:“法师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不可以穿上给朕看看。”

    玄奘大法师长老于是将袈裟抖开,披在了身上,手拿着锡杖,侍立在玉石台阶前。君臣看了个个都很高兴,果真不愧是如来佛子。

    当时大法师披上袈裟后,文武百官站在台阶前齐声喝采,唐王也是喜上眉梢,当即让大法师穿了袈裟,拿着宝杖,又赐给他两队仪仗,让很多官员亲自把他送出朝门,让他上大街上的宽敞大道,然后直接往寺里走去,就好像中状元游街的一样。

    玄奘大法师再次礼拜谢恩,走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摇摇摆摆的排场不小。

    长安城里面的行商和本地商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相前往观看并传出一阵阵夸奖声。全都说道:“是个好个法师哩,就像一个活着的罗汉下降凡尘,活着的菩萨降临凡间!”

    玄奘径直来到化生寺里,寺里的僧人全都下了坐榻前来欢迎。一看见他披着的袈裟,手里拿着的锡杖,都以为是地藏王菩萨来了,各个手执归依,侍立于两边默默行礼。

    玄奘走上大殿,焚香礼佛,又对下面的僧人充满感激地叙述唐王的恩德完毕,又各自回归自己的禅座,不知不觉的太阳又开始往西坠落了。

    光阴好似白驹过隙,掐指即过,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七日正会,玄奘又写了奏章告知唐王,请唐王到寺里焚香礼佛。

    到了这时候行善的呼声已经传遍天下。唐王收到奏章后就安排车驾,率领文武百官、后妃国戚,早早来到寺里。长安城里的人,无论大小尊卑,全都遵旨前往寺里听讲佛法。

    而此时的菩萨对木叉说:“今日到了水陆正会的日子,已经一直坚持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会,可以结束了。我和你混杂在人群中,一来是通过这个正会看他为人处世何如,二来是看看这金蝉子是不是有服气来穿我的这身宝贝,三来么也是听他讲的是那一门的佛门经法。”

    于是两人随意地混进寺里。恰好是有缘人得以遇到自己的旧相识,万般缘法最终还是让他们回到了这个道场。

    进入到化生寺里观看,那可真是:作为一个天朝大国,果然还是胜过西边的许多裟婆小国,赛过许多皇公贵族的祗园屋舍,也不比刹招提差上多少。那一派的仙音响亮,这一门的佛号喧哗,十分的热闹。

    菩萨径直来到玄奘的台边,一看之后感慨道果然这明智样子无愧于金蝉的佛号。

    大法师站在台上,念一会儿《受生度亡经》,又谈一会儿《安邦天宝篆》,再宣讲一会儿《劝修功卷》。

    菩萨走到近前来,拍着宝台肃声高喊问:“台上的和尚,听你只会谈小乘教法,不知道会不会谈谈大乘教法?”

    玄奘听了这话,心中很是高兴,急忙翻身跳下讲台来,对菩萨打了个起手行礼说道:“老师父,恕弟子眼拙未注意到你们,多多恕罪。在这里的信众僧人,听的讲的都是小乘教法,唯独不知道大乘教法是怎样的。”

    菩萨说道:“你说的这小乘教法,是没办法超度亡者超脱飞升的,只是可以化解冤魂戾气使他们祥和而已。我知道有大乘佛法三藏,能够超脱亡者升天,能够度受难的人脱离苦海,能让你修持无量寿身,能修持到无来无去的境界。”

    正讲着的时候,有专职上香和巡视佛堂的官员急忙启奏唐王道:“大法师正在讲谈妙法的时候,被两个疥癞游僧拉扯下来在那里说着闲话呢。”

    唐王下令把他们捉拿回来,于是就看见很多人将那二位僧人推推搡搡地进了后面的法堂。

    见了唐王,僧人连作揖的手势也不打一个,礼拜也没有,直接抬起头问道:“陛下有什么事要问我吗?”

    唐王倒是认出了他,不确定地道:“你是前几天送袈裟来的和尚?”

    菩萨回道:“正是。”

    唐王问道:“你既然来到这里听讲,如果只是来吃些斋那也随你了,为什么要和我们的大法师乱讲,扰乱正在讲经的佛堂,耽误我们正在举行的佛事?”

    菩萨回道:“你们那大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没办法度亡者升天。但我这里却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超度亡魂脱离苦海,修持无量寿身以后岁月都无法毁坏。”

    唐王连忙摆正脸色高兴地问道:“你说的那大乘佛法,现在在哪?”

    菩萨依旧慢慢回道:“就在大西天的天竺国所在的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修持佛法的地方,能解无数的冤结,也能消解无妄之灾。”

    唐王皱眉问道:“你还能记得吗?”

    菩萨再度悠悠回道:“我当然记得。”

    唐王很是高兴地道:“让法师来带两位僧人过去,请他们上台开讲大乘佛法。”

    于是菩萨带上木叉,直接飞上高台,然后脚踏祥云,直上九霄之后,现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原身,托着净瓶杨柳。

    在菩萨左边的是木叉惠岸,手里拿着棍,抖擞精神侍立一旁。

    让唐王高兴地直接朝着天空礼拜不停,一群文武大臣跪地焚香祷告,满寺中的僧尼道俗,士人工贾,就没有一个人不跪拜祈祷并喊道:“菩萨,菩萨!”

    让唐王高兴地忘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而文武百官则高兴地忘记了习以为常的朝礼。

    寺里那么多的人,都口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唐王即刻传旨:让巧手丹青的画师,赶紧描下菩萨的真容。旨意一下达,就选出一个作图近神描写近圣又远见高明的吴道子,这个人就是后来靠作图的功底被授予官职在凌烟阁内作画的人。

    当时只是刚刚展开灵巧的画笔,图上就开始画下菩萨的真形。菩萨的祥云渐渐飘远,刹那间就不见了祥云发出的金光。只看到了在那半空之中,滴溜溜旋转着飘落下一张简帖,上面有几句颂子,写得明明白白的:

    礼致大唐的国君,西方有玄妙的经文。路程旅途大概十万八千里远,大乘佛教能劝慰世人上进殷勤。此经回到天朝上国,能超脱鬼物的能力很是出类拔萃。如果有愿意去求取真经的人,能求得正果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