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是朱允熥 » 027 子孙渐长

027 子孙渐长

    在这样的加油鼓劲、欢声笑语中,朱元璋与走到身旁的长子说起话来。

    “不知不觉,这群臭小子们都个个长这么大了。”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侧头对着长子说道。

    “是啊,爹。”

    朱标亦是颔首感慨道。

    若他的长子还在世,此时也十七八岁了。

    “不只是儿子们,孙辈们也都长大了。

    我记得你家大闺女也快到了适婚的年岁了吧。”

    朱元璋的目光从儿子们身上,落到了孙辈,又望向了孙女们。

    “爹,你可别乱赐婚。”

    见父亲提到了自己的长女,朱标立刻一脸警惕的说道。

    “你这是什么胡话,难道我给儿女们选的人都不行么?”

    朱元璋不高兴了。

    朱标听了,露出了个礼貌的笑容,没有反驳。

    呵呵,皇长女嫁给了李善长的长子,现在他们一家人还在江浦没回来。

    皇三女嫁给的那个牛城,因罪谪戍云南。

    皇三女随夫前往,病死途中。

    皇次子秦王以前元大将王保保之妹为妻,导致夫妻不和。

    秦王之国后,更是听信邓氏之言,将正妃幽居别院苛待。

    这一件件的糟心事,可见朱元璋赐婚水平了。

    “咳咳,标儿,你放心。

    爹一定会给嬿儿找个好夫婿。”

    朱元璋看出了长子笑容中的潜在意思,尴尬地咳嗽两声。

    朱标听了,继续保持礼貌的笑容。

    朱元璋见了,立刻开始转动大脑,回想朝中哪家人,门风又好,子弟们培养的也优秀。

    想了一会儿,朱元璋还真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对象,立刻向长子询问道:“长兴侯如何?”

    长兴侯耿炳文?

    朱标听到这个名字,也暗自思忖起来。

    耿炳文与其父耿君用皆是朱老板同乡,不过其父耿君用在与张士诚交锋时战死,耿炳文便承袭父职,接手了父亲手上的军队。

    长兴侯这个封号,也是因为耿炳文在长兴镇守十年,屡次击退张士诚的进攻,为朱元璋经营淮左,巩固根基,打败陈友谅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而且耿炳文在一干骄横自傲的开国功勋中是出了名的低调。

    从不拉帮结派,并事事以朱老板为先,以至于他平稳度过了两次明初的大动荡。

    耿炳文也是因为其父的原因,即使他现在已经快六十岁了,他在一干开国公侯当中,辈分还是矮了一辈。

    不过么,因为朱元璋以及众开国功臣们多子多孙,这辈分也不算严谨。

    所以也就出现了某位的子女分别娶或嫁不同辈分的一家人。

    傅友德就是此例,他的儿子傅忠娶了朱元璋的爱女皇九女寿春公主,可数年之后,傅友德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第二孙晋王世子朱济熺。

    只能说,联姻圈子就这么大,子孙繁多的朱老板想为子孙找个合适的对象还真不容易,只能略过辈分,考虑相应的年龄了。

    “明日是大年初一,你不是要设宴于文华殿么。

    想必耿炳文会让他的长子入宫,到时候你看看便是。”

    朱元璋敏锐的注意到长子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对,便建议道。

    且不提这对父子之间的对话,摔跤比赛也轮到朱允熥上场了。

    “允熥见过十七叔。”

    朱允熥朝对面比自己大几个月,个头与自己同般高的皇十七子宁王拱手道。

    “允熥,这里可没有叔侄,只有胜负。

    你别留手,我也不会因为比你长一辈而手下留情。”

    宁王朱权面容白皙,看起来文质彬彬,但武力值却不低。

    “十七叔说的是。”

    早已经做好了一轮游准备的朱允熥笑着应道。

    就像字如其人一样,一个人参加比赛的全过程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如何。

    宁王朱权别看他年纪小,可志存高远,在诸皇子中也是出了名的文武双全,。

    特别是自洪武二十四年四月被封为宁王,不久的将来将就藩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时,宁王朱权在拳脚骑射上面可以说是下了一番狠功夫。

    按照朱元璋对儿子们的培养,嫡长子留守京师,继承皇位。

    其余诸子分封在外,屏藩帝室。

    并且将优秀的儿子们分在北方边疆,作为一条防御线,直面北虏。

    所以,不论将来是否会长歪,能被选为塞王的宁王朱权,此时此刻在诸兄弟中,并不差,甚至可以夸一句优秀。

    按照老虎搏兔亦用全力的说法,宁王朱权此刻也像一只幼虎,目光凝聚眼前的对手,张开双手,屁股下沉,双脚蓄力,做出随时都可扑出的姿势。

    朱允熥一见他这姿势,就知晓这位十七叔是真的言行如一,动了真章。

    想到这里,朱允熥便也认真了几分。

    摔跤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在一炷香内,要么将对手赶出场地外,要么让对手倒地三次便算胜利。

    其中,只允许攻击上身,不允许撕扯衣服等。

    两人于场内对峙数息之后,朱允熥率先进行攻击。

    他先是做了个假动作,假装攻击右方,实则攻击左边。

    而朱权则通过观察朱允熥的眼神,以及他用力的方向,及时察觉了对方的心思。

    这么你来我往之间,让朱权意识到,眼前这位甚少谋面的大侄子似乎是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

    一方强一方弱,虽然赢的酣畅淋漓,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什么。

    总归还是实力相当的胶着,更加动人心魄。

    因为谁也不知道胜者是谁,未知总是让人着迷。

    而且在这样的胶着之中,围观者的参与性也更强。

    场外的人不约而同的停止了闲聊,开始全神贯注的观看。

    就连那场外加油声也不知不觉的消失了,似乎他们都害怕自己的声音,影响到场内的比试。

    就在记录时间的一炷香快要燃烬的时候,一直有来有往,攻守互换,让对方不得一分的两人,突然分出了胜负。

    朱允熥一时不察,中了宁王朱权的假动作,被摔倒在地。

    这时,朱允熥满头大汗的躺在地上,不断地喘气,似乎没有余力从地上爬起。

    而站着的宁王朱权却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

    “宁王胜。”

    本以为是这场比试会以平手告终的秦王朱樉,看到香熄灭之后,宣告了结局。

    最后,这场摔跤比赛,豫王不负众望夺魁,宁王拿了第二名。

    很是尽兴的朱元璋,大手一挥,非常大方的给其余的输家们发了参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