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是朱允熥 » 050 铁柱快不行了

050 铁柱快不行了

    朱标虽然答应了弟弟们,要让媳妇亲自下厨宴请他们。

    可是因为一件事情,让这顿酒席,给拖延了。

    如今大明唯一的一位皇侄孙靖江王朱守谦快不行了,准确来说,朱守谦其实去年年底就快不行了。

    但是为了避免这位郡王死于年前,影响过年的气氛,太医一直用药拖着。

    直到现在,终于拖不下去,朱守谦已经离死不远了。

    众所周知,朱守谦是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庶子,也是独子。

    当年朱文正死的时候,朱守谦,哦不,那时候他叫铁柱。

    铁柱还是个奶娃娃。

    其父朱文正因罪谪死于桐城,但人死债消,不影响他的儿子铁柱因为是朱家唯一的旁系男丁,而喜获郡王爵位。

    即使朱守谦生前作恶太多,死性不改,还胆敢作诗讥讽皇叔祖。

    但凭他姓朱,就能安稳的活下来。

    虽然没了自由,但不影响他在王府中造娃生子。

    如今,不过三十余岁的朱守谦,就已经有了九个儿子,其中嫡长子朱赞仪年方十一,也是个小孩子。

    郡王已至弥留之际,留守靖江王府,奉命诊治朱守谦的太医不敢隐瞒,急忙上报皇帝。

    朱元璋早就知道这位侄孙身体不行了,此时收到御医的消息,也只是淡淡吩咐身边的内侍,宣召皇太子。

    “标儿,铁柱快不行了,你替我去靖江王府看看他。”

    朱元璋虽然心里不待见、也很嫌弃这个侄孙,但终究是血缘亲人,等太子一来,便吩咐道。

    “爹,那靖江王爵位?”

    朱标闻言,也不惊讶,只是拱手询问道。

    靖江王府只有郡王,诸子年幼,未有封爵。

    郡王将死,这王府中的妇孺们肯定担心这爵位传承。

    毕竟朱守谦被圈禁京师王府中,整日不是寻欢作乐,就是心怀怨怼。

    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这位侄孙的所作所为。

    所以,朱标要先问好父亲对于这朱守谦这一系郡王爵位的看法,然后他去了靖江王府也好给那些妇孺们透个准信。

    “靖江王嫡长子朱赞仪为世子。”

    朱元璋对于老朱家人的罪过,向来秉承人死债消,作孽的债主死了,不影响子孙应得的荣耀。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内侍就双手捧着一封圣旨,低头走到皇太子身旁。

    “儿臣遵旨。”

    朱标听到那不符合郡王承袭制度的“世子”二字,也没反对,而是恭敬的双手接过圣旨。

    有了圣旨,那他就不需要透露,而是明发了。

    按大明宗室承袭制度,亲王嫡长子为世子,郡王嫡长子为长子。

    靖江王为郡王爵位,其嫡长子朱赞仪本该封为长子,可朱元璋却偏偏封其为世子。

    而且靖江王这个爵位自受封以来,就受到特殊对待,各项待遇比亲王低一等,甚至与亲王相同,比普通郡王的待遇不知高出多少。

    按照朱元璋的话说就是:诸王之于靖江,虽亲疏有等,然亦王府也,宜同亲王之制。

    所以,亲王年俸五万石,靖江王年俸二万石,受封郡王年俸六千石。

    所以,亲王府承运门用金钉,靖江王府承运门也用金钉。

    所以,就算朱守谦作恶多端,屡次遭到责罚,先是罚其于凤阳种田,之后禁锢于京师,可靖江王府该得的钱物,一分没少。

    足见朱元璋对长兄一脉的厚待。

    颇有一种,你这个侄孙对我这个皇叔祖不恭不敬,但我这个做长辈的不但宽宏大量,还格外对你家另眼相看。

    虽然后世那句“任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放在这里不合适。

    但那内涵,还是相符的。

    ……

    得到父亲的吩咐,朱标立刻让人备马前往靖江王府探望。

    皇太子出行不是小事,可朱标此次出行是探望一个将死的侄子,便嘱咐臣属一切从简,低调前往。

    等靖江王府的人得到消息,打开中门迎接作为天使的皇太子时,便见到皇太子一行人不过两辆马车,再有二十多名东宫侍卫护卫。

    朱守谦病卧在床,无法亲迎天使。

    于是,靖江王妃徐氏便牵着自己的长子朱赞仪,亲自站在王府大门外的台阶下恭迎。

    皇太子马车一到,朱标人还没出来。

    “妾徐氏拜见皇太子殿下。”

    徐氏就一把拉着长子朱赞仪跪了下来,不止是他们二人,靖江王府所有出来迎接皇太子的内侍、守卫皆跪地行礼。

    朱标下了马车,便亲自将朱赞仪给扶了起来。

    靖江王妃徐氏,则是由万喜扶起。

    “孤奉皇命前来探望靖江王。”

    朱标牵着朱赞仪的手,一脸和气的说着自己的来意。

    在来靖江王府的途中,朱标曾打开圣旨看过里面的内容,发现墨迹陈旧,不像是今天刚写的。

    那他自然也就知道,该以何态度,对待靖江王府众人。

    “殿下,请随妾身来。”

    徐氏看着皇太子对自己长子亲切的模样,心中惶恐稍稍安定,当即欠身,低声道。

    宗室王府建筑规格皆以皇宫大内为模板,秉承着前殿后宫的格局。

    虽然应天府内的靖江王府大小远远不如桂林的那座王宫,但也占地甚广,建筑恢弘。

    徐氏在皇太子面前是晚辈,但恪守妇道、谨守男女之别,距离皇太子始终保持几步之遥,且一直低头前行。

    朱标余光注意到徐氏的行径,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牵着的规规矩矩又不畏缩的朱赞仪,心中暗自点头。

    穿过三座前殿,来到朱守谦居住的寝宫。

    因为皇太子到来,朱守谦所住的屋子大门打开,任那凉风不断的往里吹。

    朱标牵着侄孙朱赞仪走了进去,看到比他年轻几岁的侄子朱守谦躺在榻上,双目紧闭,已是出气多进气少。

    眼见朱守谦昏迷不醒,朱标也没吩咐左右让朱守谦强自醒来,他只是看了几眼,便掏出了圣旨。

    在听完圣旨内容的时候,徐氏那忐忑许久的心,终于稳定下来。

    那位叔祖嫉恶如仇的性格谁人不知?

    徐氏一直担心那位皇叔祖会因为丈夫的恶劣行径而迁怒于她的长子,不过幸好、幸好,这郡王爵位还是稳稳当当的落在了她的长子头上。

    而且朱赞仪被封为世子,而非长子,可见将来靖江王府仍会受到优待。

    随着圣旨的下发,靖江王府那因为主人将去,将来未定的惶恐顿时消散一空。

    若非顾忌主人重病,怕是有人还会喜极而泣。

    就在皇太子奉皇命看望靖江王朱守谦的当夜,靖江王薨。

    皇帝朱元璋未辍朝,未追谥。

    这位郡王的丧礼,办的也简朴至极,似乎生怕被人知道。

    皇太子亲王公主驸马等人,也未亲至,只是命人前往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