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丑师爷 » 第一章 丑师爷

第一章 丑师爷

    2024年3月,西南某市的人行道上,一辆酒驾超速的车辆将一名中年男子撞飞,最终被撞男子不治身亡。

    死者叫侯平,现年36,已经无业半年,未婚,临死前总资产为5591.04元。

    侯平疑惑的看着自己高高飞起的身体,以三千六百度的超高难度飞跃直半空。

    三十六年的人生如电影快镜头般飞速在脑海内晃过。

    他非常努力的想找到自己这短暂又悲哀的一生有什么样的闪光点。

    但是直到落地的最后时刻,他脑海中的高光画面依然定格在幼儿园里第一次佩戴上了大红花。

    在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他又想了想此生还有什么遗憾?

    除了父母的赡养问题,好像……还是有一件遗憾事的。

    对了,是那个第101次相亲才遇上的愿意跟自己结婚的对象。

    那女孩微胖,长的很好看,又不嫌弃自己穷。

    唯一的问题就是交往还不到一个月,陪她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发现她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女孩说他的命真好,七个月就可以当爸爸,别人都要十个月。

    可是一切来的都那么突然,侯平完全没有准备,因此犹豫的时间就稍微长了一些。

    然后女孩愤怒的骂了一句‘渣男’,之后哭着跑了。

    从此两人再未相遇,也不知道那个‘善良’的女孩还在不在人世。

    如果没有那一个月的恋爱史,自己的存款应该还有六位数吧?

    唉,算了,这苦逼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也挺好。

    ……

    沉寂的黑暗很漫长,但是总有黎明破晓之时。

    人生也是一样,沉寂的久了,总有爆发的时候,只不过那时候的你还是不是你,就谁都不知道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侯平感觉自己的意识又回来了。

    蒙蒙胧胧的睁开眼睛,发觉周围无比陌生。

    一床破了洞的麻蚊帐,露出了半截棉絮的被褥,还有隐约能看见大洞的破木屋。

    这里的一切都跟自己记忆中的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我这是……穿越了?

    突然,脑袋一阵胀痛,无数的记忆涌进了脑海。

    侯平,字顺安,湖广岳州府人。

    万历38年中了秀才,时年才15岁,一时被乡里传为神童。

    后面又参加了两次乡试,均不中。

    一年前,经乡里有人介绍,得到了京师名儒刘宗周的首肯可收其为徒。

    可是等他千里迢迢的跑到了京师才知道刘宗周早就辞官返乡。

    侯平家并不富裕,因其小有才名才被乡里乡亲们捐助了这一路上的盘缠。

    现在盘缠用尽,进退两难,只能去同乡会馆寻求帮助。

    他只有秀才的身份,长的又尖嘴猴腮,左鼻角还有个母指大的痦子。

    形象过于瘆人,在会馆里也不怎么受待见。

    幸好他的才学功底扎实,这才有个老乡愿意给他举荐另一位名儒为师。

    侯平屁颠屁颠的跑去那位名儒府上拜师,结果那位名儒一看到他的长相后立马就毁约了。

    如果只是毁约也就算了,关键那家伙还给了一个评语,直接把侯平打入了地狱:

    “你形貌若此,倘若真让你高中,岂不要惊了圣驾?”

    自此,再也无人肯资助侯平,仅靠着那点癛粮和膏火艰难度日。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他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眼看着即将饿死,听说新上任的漷县知县招师爷,他也就放下架子过来应试。

    他的才学自是没什么问题,顺利的通过了应试。

    只不过知县老爷对他的长相实在看不上眼。

    就让他做了专替知县起草各种文字,兼管县内童学的书启师爷。

    工作即苦又累,地位也远在账房、钱粮、刑名三大师爷之下。

    侯平被分了这么个苦差事后,心里苦闷,预支了一些薪水后买了些酒肉回来,结果一个人喝闷酒给喝死了。

    不过也刚好让几百年后的同名灵魂有了个归宿。

    ……

    侯平融合了这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前世身的记忆。

    苦逼的出身那是一模一样,但是论长相,肯定是后世的自己要略强。

    至少脸上没有那么大的痦子,看着就让人无比膈应。

    唉,这苦逼的身世,别人穿越无不是高富帅或者白富美,怎么轮到自己,就是一地狱难度的苦逼出生?

    在等级森严的大明,被安上师爷这两个字就已经前途尽毁,不过就算不当师爷,就凭这长相,也难以有前途。

    只是既然都活过来了,总不能再去自杀吧?生活还得继续……。

    看看窗外天色微明,按大明律,乡县的早衙时间为5—7点,也就是卯时。

    卯时一到县衙里就会打梆,上司开始按卯册(即名册)查点人数,称为“点卯”

    此时三班六房、胥吏衙役等人就要听候点名,俗称“应卯”。

    官吏要到衙署签到,称“画卯”。

    师爷非县衙的正式编制,倒是不用这么麻烦,只需要在知县上班前赶到县衙就行了,最晚大约也就是7点左右。

    这对于3点起床,5点上班的大明朝的公务员来说已经是很晚了。

    不过对于习惯了后世9点才上班的侯平来说也实在太早了点。

    换句话说他现在就得苦逼的去上班了,而且还是全年无休的那种,简直惨无人道。

    这鬼畜般的大明,可真是狠哪,比996更没人性。

    侯平叹了口气,打了盆水洗脸,结果一不小心看到了自己的尊容,早餐应该是可以省了。

    ……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点点。

    侯平在衙口与知县陈应龙撞了个正着。

    陈应龙年四十,一直在寒窗苦读,眼看进士无望才活动了个知县的职缺。

    又知道自身的才干不足,才想找几个经验老道的师爷一同理政。

    侯平的文笔在这次应试的人里面算是独树一枝,因此即便长相差点,也被陈应龙点中。

    只是没想到他第一天上班就敢迟到。

    在大明迟到可不是小罪,罚俸只算小惩,鞭刑,杖刑也只是一般,最严重的都有可能杀头。

    侯平慌忙行礼:“大……大人,早。”

    陈应龙阴沉着脸,那犀利如刀的眼神恨不能将其生吞活剥了去。

    自己请的师爷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丢的可是他的人。

    如果现在再批评他,那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当即只能冷哼一声:“去吧。”

    侯平如释重负,慌忙的往后衙的‘夫子房’跑去。

    第一天早衙就迟到,实在尴尬到了极点。

    陈应龙看着侯平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些后悔任用这个人了。

    此子文章写的是还不错,但毕竟太年轻,常言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古人诚不欺我。

    别看陈应龙名义上是知县,实际上他现在只不过是个空架子。

    在他上任之前,漷县已经三年没有知县和县丞,大小事务都是主簿周荣和典史张鹏掌管。

    他才刚上任没几天,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会出了差错闹出笑话。

    若是折了自己的威信,进而让周荣和张鹏找到由头名正言顺的把自己架空,那可是太难受了。

    没想到日防夜防,第一个掉链子的竟是新招的师爷。

    陈应龙心里哀叹了一口气,只恨自己时运不济。

    随即走进衙门,开始了一天的早衙公务。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侯平第一天上班就迟到的事情不到中午就在衙门里传了个遍。

    所有人都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

    蹲茅坑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已经在背后叫他丑师爷了。

    当时冲动的就想上去跟他们理论一番。

    只是随即想了想,还是算了,这外号也算是名副其实吧。

    第一天上班啥也没干,主要是陈知县自己都还没上手,自然也没活让他们处理。

    接下来几天也很清闲,上了五天的班,就写了两封文书。

    工作还是挺轻松的,唯一的问题就是陈应龙看他的眼神更加厌恶了。

    不过这几天他上班也是中规中矩,没让人再找着任何的把柄。

    第六天早衙,有人到衙门报案,是城东富户陈家主母在家被人中尖杀。

    陈家主是远近闻名的木工大匠,常年在外奔波挣钱,三个月前从三河县传来噩耗,他在那边被人谋杀。

    想不到这才过了三个月,刚刚寡居的妻子又出了这种事,着实令人唏嘘。

    典史张鹏带人紧急奔赴现场,不多久就押回来一男一女两个疑犯。

    男的是有秀才功名的书生王荣,女的是陈家管家周二的儿媳夏菊。

    王荣和夏菊两人通尖以久,邻里几乎人尽皆知,但是唯独陈木匠一家人和管家周二父子等少数人被蒙在骨子里。

    陈家主母被尖杀之后,张鹏带人一到现场就接到周围邻里的举报,说是王荣和夏菊两人合伙杀了陈家主母。

    说的也是有鼻子有眼,随后张鹏就把人给押回来了。

    二人能让邻里群情激愤,可见其平日的为人必然是劣迹斑斑,这才会一出事就被人举报。

    陈应龙上衙提审了王荣和夏菊两人。

    公堂之上他坐在主审位,但是因为没有办案经验,真正问案的是张鹏和刑名师爷赵志尚。

    刚开始王荣和夏菊两人死活都是不承认的,但是在衙门门口围观的群众都一口咬定就是他们干的。

    虽没有详实的证据,但张鹏在问了几句之后还是吩咐差役动了酷刑。

    上刑不过两刻王荣便便认了罪,而夏菊则面如死灰,一语不发。

    犯人认罪,问案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而且似乎所有人都很满意。

    但是侯平旁听了整个问案过程,听得直皱眉头。

    他虽然没有办过案,但看过的破案电视剧可是不少。

    这案子办的也实在太草率了一点,直到现在也根本什么证据都没有。

    那群急吼吼的百姓,口口声声指认这两人就是凶手,但是真要问谁愿意出来指证,却是一个人都没有。

    大家都是意测,没人看见王荣杀人,更没有人拿得出王荣杀人的证据。

    此案真要是那两人所为,自然皆大欢喜,但是如果是冤案,陈应龙的前途可就悬了。

    这可是人命案子,真要定了罪,两个疑犯最轻也要判个秋后问斩。

    大明的死刑可都是要复审的,现在只有两份供词做为证据,根本经不起推敲。

    若上面来人复审时翻了案,陈应龙最起马也要丢官罢职,搞不好还有牢狱之灾。

    到时候自己的饭碗可就要砸了呀。

    想到这里,侯平不禁有点急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