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从乞丐开始炼仙 » 第1章杀机

第1章杀机

    神州岐山、断龙崖:

    一身着青色长袍,面容俊雅的中年男子,左手轻轻擦拭掉衣衫上沾有的血渍,抬头环视四周,缓步后退。

    其右手掌心正悬空浮着一颗珠子,那珠子光华灿烂,七色光芒映照周边的石壁,瑞彩也将这男子同身后美艳妇人护在一处。

    在他脚下,横躺着十数具尸体,虽是死状各异,却都是七窍流血而亡,手中法器,洒落一地。

    饶是此男子如此悍勇,奈何身前不足丈许,却还有数十个修真模样之人,步步紧逼。

    群人皆是面带黑纱,露出的目中,尽是杀意决绝,各种法宝凌空祭起,将之围困重重。那意思,哪里肯给他同那妇人半条生路。

    一人站于队首疾言厉色,道:

    “青龙,你今天是插翅也难飞了。我等正道中人,今日,就了结了你的性命,为神州苍生除一大害”。

    言毕放声大笑。

    被称作青龙的男子,神色戒备着,转过头,看了看身后的妇人。

    那美艳妇人似有决绝之意,见此场景也未有半分惧色,看着他的俊秀郎君转过头来,目光中只剩下无尽爱意柔情,全然不把这修罗战场,放在眼里。

    青龙,凝视着那妇人,眼神中没有一丝方才的滔天杀意,余下的尽是男儿柔情。

    深邃的眸子里,只剩下那美艳妇人俏丽妆容,轻轻开口问道:

    “淑衡!随了我,可曾后悔么?”。

    妇人,眼若秋波,嘴角含笑,那笑容似桃花盛开般,让人沉醉。

    她微微摇头,将轻轻抬起的手,在青龙脸上温柔抚摸了一下,缓缓回道:

    “我自是不后悔的,只怨这时间不能多留一刻罢了”。

    青龙释然,把头靠在妇人的额头上,面带凄然笑意,低声道:

    “如有轮回,你我二人来世再做夫妻”。

    妇人莞尔一笑,将二人的手相互交织在一起,深深点头。

    随后,转头看向群黑纱蒙面人,正色道:

    “所谓的正道中人,与我圣教相比,也没有一丝区别罢了,这一路上你们诛杀的性命,可比我少么?”。

    说完笑出声来,笑声中尽是嘲讽和不屑之意,回荡在这绝死之地,更显悲凉。

    方才说话的那黑纱之人,向前一步掐住法诀,身前那白玉一般的仙剑,缓缓转过剑首,直直的对向崖边二人。

    目光凌厉,回道“杀恶人,便是善念!我等正道中人,诛杀你等魔教邪祟,便是天经地义,造化功德”。

    青龙,也御起手中那异彩珠子,豪光顿时大盛。凄然一笑道:

    “功德?那么杀我夫人,便也算作功德么?哈哈哈......”。

    听闻此言,黑纱人群中,不免起了一些议论,更有人单手颂了声佛号,向后缓缓退了一步。

    那青龙,见此情形,笑容不减继续道:“尔等黑纱蒙面行此小人行径不敢示人!可见诸位都是些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黑纱之人怕时久生变,再不多言,道了句:

    “正邪不两立,今日便是伏诛魔教青龙的好机缘,正道仙友,还不诛杀此妖孽,更待何时?”

    说罢,站定身形,御起仙剑,化作白芒,宛若白色惊龙一般,奔腾而起,带着滔天剑意,向青龙夫妇二人袭去。

    身后众人见状,多数人再不迟疑思索,各自祭起法宝,放出各色光芒,也向那处砸去。

    青龙,面无半分惧色,狠狠看了那漫天席卷而来的法宝一眼,右手并指如刀。

    那珠子似有感应,珠身一震,光芒几达顶峰,便是同那众多法器也不逊色分毫。

    自那溢彩中,“嗖、嗖、嗖”应声飞出无数虚空之剑,迎着那些法宝,直飞而去,破空之啸响彻山峦!

    双方法器,迎空对撞,万道流光顿时闪耀,映得人不敢直视,其间炸裂之声不绝于耳,回响在这山谷中,真好似盘古再世,开天辟地一般撼人心神。

    这边人群,又有几人,自那对撞瞬间,所持法宝便碎了一地,本人登时七窍流血倒地而亡。

    除那为首之人以外,其他众人显然修为略浅,都自咬牙勉力维持。

    这边,青龙虽是术法颇为强悍,但也难敌四手!随着僵持不下,空中那珠子光芒也渐渐暗淡,随之激射出的虚空之剑,也是愈来愈少。

    恰在这时,天际边传来御空之声,众人闻声缓缓转头去看,却是一身形壮硕,赤着膀子的红脸大汉。

    大汉,站于云端,手中擎着一柄巨斧,上身肌肉隆起,显然此人力气极大。

    怒视众人后对着青龙,声如洪钟,道:“大哥!你同嫂子先走,这些宵小鼠辈,留给二弟便是”。

    说完,不等他答话,按下云头站于身侧,两人背靠而立。

    青龙面带感激,脸上笑意不减,侧头低声耳语道:“白虎贤弟!我今日实难脱身,一会我卖个破绽,你且看好时机,便......便带着你大嫂,逃出去便是”。

    白虎,面色犹豫焦急,似还想说些什么。青龙却一闪身纵身向前,再将术法注入其中,又把那珠子向众人方向推了几分,逼的他们缓缓后退。

    看准时机,他再不迟疑,同白虎点了点头,再深深看了一眼那美艳妇人。

    衣袍一甩,尽显潇洒风流。右手卖个破绽,那珠子竟瞬间光彩颓然。

    方才已有颓败之色的漫天法器,好似蛟龙出海般,势头再也压制不住,冲天而起,向着这处卷积而来。

    青龙,左手运起术法,一掌将白虎,同那妇人送出,头也不回隔空喊道:“二弟,淑衡,快走!”。

    只听得那崖壁传来山崩地裂的脆响,随后各色光芒闪耀其中,一股巨大烟尘拔地而起。

    一块巨石,颤抖了两下,便再也坚持不住,自山间寸寸断裂,连同上面之人直坠入万丈深渊。

    这一切发生的如此之快,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众人却都没注意到,那称作白虎的壮汉,已然护着那美艳妇人,化作一道白光,掩映在尘埃中,远遁而去。

    ......

    如此,白云苍狗,已过数百年。

    ......

    神州南部、陈家村。

    蓝天白云,袅袅炊烟,一派人间祥和景象。村口一株千年槐树下的青石板上,正有一老者右腿微曲躺卧其上,闭目养神,一个酒葫芦敞开着被扔于一旁,盛夏时节却是有些火辣的,一阵微风吹来,带着花草芳香,老者流露出惬意表情,翻了下身。

    只觉得脸上有什么东西,毛茸茸的滑来滑去,老者皱了皱眉毛,把眼睛眯出一道缝隙观瞧,一群男女娃娃笑意盈盈,不知何时,已经把他围了一圈。

    一男童擦了擦鼻涕,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发,笑嘻嘻的把手里的狗尾草,自老者脸上拿了下来,惹得众娃娃哈哈大笑,老者也不生气,打了个酒嗝,伸了伸懒腰后睡眼惺忪的问道:

    “娃娃们,怎地又来找我?”。

    娃娃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齐齐转头,把目光投射在一女孩儿身上,那女孩儿明显比其他孩子大上一些,生的眉清目秀,杏眼柳眉,正是个美人胚子。

    女孩儿颇为恭敬,对那老者欠了欠身,声音悦耳却也稍有紧张的回道:

    “陈爷爷!那,那个故事可以再给我们讲一遍么?”

    老者撇了撇嘴,举头望天做沉思状,好半天又换做一副笑脸,环顾众娃娃后道:

    “那,既然你们这么想听,陈爷爷就再给你们讲上一遍”。

    言毕,娃娃们俨然都换了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老者醉眼迷离的拾起地上的酒葫芦,高高举起向口中倒了倒,却是空的。老者偷眼观瞧,指了指距他颇近的男童道:

    “你,你且帮老夫去陈小二家,再打些酒来”。

    那男童不情不愿的拖着酒葫芦走远,老者揉了揉额头,盘膝而坐,风儿吹过,扬起他的花白胡须,他却岿然不动,这看去不知怎么竟有了一丝得道高人的样子,老者稍稍抬头似是回忆往事一般,神色一正缓缓开口道:娃娃们,那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据《山海经》载,自盘古开天以来神州大地便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大河高峰俊秀绮丽,神话故事不胜枚举。传闻大川仙山多岭脉纵横,多怪石险滩遍伫之间,更有万仞高峰直插霄汉气势非凡,无数虫、鱼、灵兽、异宝藏匿其间。

    灵山大川不似凡俗之地,岁月悠悠历经万载能聚天地灵气,不世造化而不散。窥见后可供求道者参悟天机炼化永生法门,遂多有求仙问道修炼闭世者隐匿于此。

    相传,术法大成者神通斐然,能御器行空、挥手断江、久生于世,更能脱离六道轮回,不在三界之中,笑看凡尘过往。世人贪生讳死以此为鉴皆羡滟敬仰,寻访仙踪遍求大神通者一时如过江之鲫,修真之风盛行无两。

    然,天下诸子百家术法各有所长,道无常式、法无常形、难言高下。久而,纷争渐起,仙途茫茫正邪渺渺!虽登长生法门未见高下,却已廓清正道邪魔分说,彼此对立不可并存。

    千载前,有手握不世神通,自号“日月老人”者,以岐山拜月宗为根基啸聚魔道妖人蛊惑天下人心,以图尽灭各家山门一统神州众生,驱为牛马为之所役。一时间神州宇内杀伐不绝,人间烽火再难抑止,天下众生几无安身立命之处,百业废弛易子相食者不可胜数,妖邪当道凶兽横行,鬼哭神嚎终日不绝,神州四野竟无一处可偏安一隅,此番浩劫动荡颠沛流离者遍布四海。

    不忍苍生罹难,神州尽毁,终有得道群雄为力护天下堪卫正道以术法神通出世,于最后净土东南边陲蜀山脚下阻遏群魔。

    此战山河俱碎、天地异色,流血漂橹,正道中人以自蜀山太虚古洞悟道者“三清真人”为首,击杀魔教贼人妖首甚多,日月老人亦受神器重创,遂率残余魔教妖孽遁迹神州。虽得此时太平但正道也是惨胜无疑,颇多闻名得道者仙逝于蜀山此役,好在苍生感其恩德不忘情义为之塑像立碑,每逢祭祖除夕之时均有香火供奉,顶礼膜拜。

    休养生息十载,天下重得太平光景。三清真人便以蜀山基业,开立宗派,立下重誓凡为蜀山子弟皆要以除尽神州邪祟妖魔为己任,以此告慰仙逝道友,天下众生。

    三清真人以所悟天道地法自成一家,教习门人子弟修炼法门,名曰“元始太极道”,蜀山一门修习术法重在仰吸天精,俯饮地气,授以秘道,渡劫化人。

    三清真人,寿长三百三十三岁,后经数代掌教接续善治,虽偶有起伏,却终使蜀山一派光耀天下,再受众生敬仰。时至今日蜀山一门已成正道中不可小觑的巨擘之一,同西城派、菩提寺、归一山庄四家修道翘楚,并称正道四宗派。

    魔教余孽一时寂然,却并未就此烟消云散,拜月宗此役虽元气大伤,日月老人未几辞世,奈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邪理歪说蛊惑人心颇易,近百年来魔教势头已有死灰复燃之象。

    再者魔教其他大小分支更是多如牛毛,正道众人几番苦寻,多空手而回,虽偶有魔踪伏法谢罪,但刚一剿灭此处,用不了几载却又有一魔教隐匿所在借尸还魂,可谓铲之不绝。

    近来,更有传闻两处魔教宗门已悄然兴起,号曰蚀骨殿、长生岭,同拜月宗三家自称圣教三雄,方今魔教权柄正被这三家各取一支共同执掌,三家间虽是偶有冲突,不过卷土重来吞并神州之念整个魔教上下却未有一丝动摇,近些年更是愈演愈烈,竟偶有魔教妖人藏匿踪迹返回神州,嗜血杀戮之传闻不绝于耳。

    波云诡谲,暗流涌动间,这神州天下似乎又有一场浩劫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