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妖花:大唐盛世情缘录 » 第17章 李世民的掌丽门

第17章 李世民的掌丽门

    长安皇城太极宫一处宫殿中,一个身穿明黄色龙纹圆领黄袍的男子正坐在榻上,他身材魁梧,肩宽腰窄,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他的脸庞轮廓分明,线条刚毅,犹如刀削斧砍一般,透出一种坚毅与果敢。他的双眼深邃而明亮,宛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智慧与深邃的光芒。当他凝视远方时,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一切虚实。

    他的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英气,那是一种历经风霜、砥砺前行的坚韧与不屈。他的鼻梁高挺,嘴唇紧闭,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他的头发乌黑浓密,随风轻扬,更增添了几分潇洒与不羁。一脸乌黑浓密浓密且卷曲的胡须,显现他的男人魅力。

    此人正是当今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时年四十,此时的他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封密信,脸色凝重的看着,不一会他放下手中的密信,拿起一旁的一个小竹筒,打开取出里面的纸条。思索了片刻后,他起身随即走出宫殿,他只带着自己的贴身内侍朝着皇宫西南处走去,承庆殿,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曾经居住过一段时日,后李世民登基后,此宫殿就一直空着,没人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人,但听闻路过的宫人讲半夜能见到有黑影出入,吓的这些宫人不敢靠近,又传言是因为那一件事导致承庆殿不得安宁。

    李世民得知后不仅没有加以斥责,反而放任不管,这让不少人疑惑不解,突然大门自嘎一声打开了,李世民随即大步的走了进去。

    李世民进入的这个院子乃是李世民秘密设立的机构名弘卫,后改为掌丽门,掌丽门在李世民未登基前就已存在,李世民原居住太极宫中的承庆殿,后武德五年七月李渊在皇宫外修了座宏义宫,让李世民搬去居住。《唐会要·卷三十·宏义宫》记载:“武德五年七月五日。营宏义宫。(初。秦王居宫中承乾殿。高祖以秦王有克定天下功。特降殊礼。别建此宫以居之。)至九年七月。高祖以宏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至贞观三年四月。乃徙居之。”

    搬出去后的李世民为了自身安全和家人安全,通过原来的文学馆(这个文学馆就是李世民登基之后的秘书机构前身)招募了一批效忠自己的人士,设立了一个军事机构,弘卫。

    后李世民登基后,随李世民搬入皇宫,改名掌丽门,但门内之人依然称为弘卫,而掌丽门正好位于承庆殿中,这也是李世民故意不管此事,就让想让人不要靠近那个地方。自李世民登基后其职责得到扩大,不再单单只保护自己和皇室成员的安全,同时负责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暗杀等活动。终身效忠于皇帝,保卫皇室,并为皇帝除去明面上不方便除去的人物。

    掌丽门下设十二卫,仿卫府制,包括:

    左右星卫,如繁星一般分布在全国,负责监视朝中大臣以及各地官员,属低阶,不直接参与暗杀。

    左右玄卫,开发研制各种武器药品的部门,负责受伤人医治(其太医署中有玄卫人)

    左右武卫,负责训练,护卫皇帝以及家人,皇宫中的羽林军皆由其担任,同时负责监视军队情况。原前身为秦王府弘卫,李世民登基后改左右武卫。

    左右暗卫,负责暗杀,个个身怀绝技,左为男暗卫,右为女暗卫,同时贴身负责李世民家人安全。掌丽门中的左右暗卫多是孤儿,从民间获得,通过厮杀其中的佼佼者中挑选出来再进行严密培训,个个都是绝对的精英,杀人于无形之中,尤其擅使暗器,随便一个动作,信手沾来的东西都可化作杀人的利器。

    左右骁卫,负责掌丽门马匹以及消息传递的部门,左骁卫负责传递情报,右骁卫马匹管理,后于贞观十二年左骁卫并入采风楼。

    文轩阁,多为奇能异士,前身为李世民于武德四年独立设立的文学馆,贞观五年一分为二的文学馆并入掌丽门,改文轩阁,其中陆德明为阁主。

    采风楼,情报机构,与宏文馆中的掌事阁共享情报来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凌云阁,此阁用于安放掌丽门亡灵,掌丽门以入凌云阁为荣,以此为切机,后贞观十七年二月又建凌烟阁用于表彰朝中功臣。

    掌丽门的标志是一朵血红的彼岸花,通常绣在丽竞门成员的左肩上,事实上,掌丽门所有人的左肩都有一朵烙上的彼岸花,女的则在右肩上,终生保留。其刺青由特殊药物混合制成,刺完后在普通情况下看不出和正常皮肤一样,只有遇到血或使用药水才会显现。

    配合掌丽门的机构乃是宏文馆,其前身乃是李渊创立的修文馆后改成宏文馆,宏文馆中的掌事阁就是负责提供给掌丽门各种情报,掌丽门负责各种暗杀监视,掌事阁负责情报工作,但掌丽门也有自己的情报机构,叫采风楼,负责掌丽门内情报传递,至于为何要分两个情报机构,这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了。

    此时李世民坐在正座上,他的身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此人为掌丽门的掌事,名甲立,甲立身边还有几个左右卫主,只见李世民冷着脸道:

    “这是怎么回事,谁让你们派人去柴绍府上的?”

    甲立上前道:

    “启禀圣人,属下未派人去柴绍府上接近晋王殿下,那人非我弘卫之人”

    “不是,那此人是何人,为何吾收到的消息说是你们派过去的,就连掌事阁发来的消息也是这么说的”

    “启禀圣人,属下也是刚刚获悉,已派人去查验此人来历,不多时就会有结果”

    李世民冷着脸道:

    “甲立,你接手掌丽门的掌事数年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失误,甲立你要知道掌丽门是不允许出错的”

    甲立赶忙回道:

    “属下已经惩治了那几人,作为掌事,监管手下不利,还请圣人责罚”

    看着承认错误的甲立,李世民沉思片刻后道:

    “罢了,你是吾亲手栽培出来的,你的能力毋庸置疑,看来是下面的人没做好,吾现在没多少时间管你们,甲立你可不要让吾失望”

    甲立道:

    “圣人恩典,甲立定不会让圣人失望,定会管好手下之人,不会再次出现这种错误”

    李世民皱着眉头道:

    “掌事阁可有消息给你们”

    甲立道:“暂时没有”

    “没有?岂有此理,怎么如此的懈怠,看来让你们两个......”

    李世民正说着,就见一个弘卫走了进来,单膝下跪道:

    “启禀圣人,掌事阁送来的秘折”

    “哦,吾刚说他们,他们就送来了,到时快啊,拿来”

    李世民接过密信打开看了起来,没一会怒道:

    “哼,只知道是个女的,其它什么都没查到,岂有此理,这个掌事阁看来越来越让吾失望了......甲立”

    “属下在”

    “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一定要给吾查个水落石出,给吾一个交代,吾道要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掌事阁那边你暂时不要让他们一起查了”

    “属下明白”

    “袁天罡那老道现在在何处,这家伙又给吾不辞而别,他把吾给他的官当什么了,他真以为自己是神仙不成”

    李世民气愤道,甲立回道:

    “禀圣人,袁天罡于十日前进入襄州地界后,不见踪影”

    李世民眉头一挑

    “什么跟丢了......这个袁天罡可真一点也不让吾失望啊”

    李世民也是无奈,这个袁天罡实在是狡猾的很啊,不仅相术了解,能算生死,还能轻松用障眼法在众人面前玩消失,然后又神奇的出现在身后,连掌丽门都奈何不了他,要不是袁天罡对朝中的事情一点也不感兴趣,李世民早就想解决掉他了。

    “还请圣人放心,属下等人定能找到”

    李世民突然眉头一挑,襄州,如今他的治儿就在襄阳,自己的那个姐姐也在那里,他突然在襄州地界消失,这难道有关系吗,李世民问道:

    “袁天罡那老道是专门去襄州的吗?”

    甲立思索了下道:

    “袁天罡这几个月一直在各州中游历,待的时间也并不固定,之前也发生过他突然消失的事情,但后来又出现,属下一路下来并未发现可疑的地方,或许这次也只是路过”

    李世民摸着自己的胡子嘀咕道:

    “路过......襄阳......他会去见他们吗?治儿也在那里他会去看他吗?”

    李世民思索着,感觉他会去见他们,但又不敢确定。

    “甲立从现在开始吾要知道平阳公主他们在襄阳的一举一动见了,见了谁,和谁见了,吾都要知道”

    “是,圣人还有一件事属下不知该该讲不该讲”

    “说?”

    “是,已故应国公武士彟的夫人携其两个女儿离开荆州前往长安,先已在襄阳城中”

    “哦,武士彟的夫人也在襄阳,她不是和家人回利州了吗,怎么突然来长安”

    “属下得知,好像是与应国公武士彟的几个儿子发生了口角,半路突然离开,前往长安的,前几日才道襄阳”

    李世民眉头一挑,会这么巧吗,为何要经过襄阳,他感觉不简单,襄阳这个地方对他而言太敏感了,之前李渊差点就迁都襄阳了,最后虽然没成,但李世民心里的却种下了这个根,而如今其最疼爱的女儿平阳公主也在襄阳,虽然这是他把柴绍从定州调到襄阳,主要目的就是让李曦晨远离她的娘子军,调到襄州也是逼不得已,柴绍的能力确实能胜任襄州都督,李世民对柴绍相对放心,但对于自己这个三姐,李世民却是担心的。

    也因此李世民想到了派自己儿子去看看,但是派谁去了,太子是不行了,李泰当时还在幽州,派其他皇子,好像有缺少什么,就在他不知道该选谁的时候,这时有人提醒了他一下,他想到了自己和皇后的最小的儿子李治,不管从那里看,他去看他这个姑姑是最合适的,年龄什么的也不会让他人怀疑。但就是年龄有点小,李世民还是有点担心,再三思量后李世民决定派自己这个小儿子去,以什么理由去,就在他想以什么理由的时候,齐身边的秦内侍说道:

    “陛下不如以晋王殿下出宫学习为由,让平阳公主照顾一下如何”

    李世民摸了摸胡子道:

    “好,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