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残剑仙祖 » 第三十五章 大道乃争

第三十五章 大道乃争

    太清之剑阁全名为阚锋剑阁,其坐落于天仞锋下的汉玉台上,阁楼虽雕饰古朴些,但却看得出时有翻新。盖因这楼中纳有万千剑法,虽有道君施以阵法封锁,依旧是止不住偶有剑炁纵横之事。

    但此处倒也不是甚么禁地,寻常弟子只需得了批条便可入内学剑。只是此间有些剑谱通灵,若是没那等资质强学,怕是小命难保。

    李桐来时正值弟子休沐之时,玉阙间青鸾飞鹤,肆意扶风,时不时还有内门高功御剑掠过,卷起云霞彩霧。他手攥院主令,迈步往那阁门走去,心中却对选择剑法一事思索起来。

    此前自己虽然练过那白猿剑,但说到底那不过是为了夯实基础所练的入门功法。如今他剑意已成,剑基已筑,剑法上也应当有所倾向。

    自己修行的御剑术乃《如意天心剑经》,主走的便是天心筹算,加上自己本就是澄明剑心,剑起与意后,主选的剑法最好走奇巧路子。而另一门则以正势攻伐,简单些也无妨。

    正在思索间,却听身后有人窃窃私语,其嚼舌声愈发肆意,最后已是到了生耳之人不可不闻的地步。

    “为贪几枚仙铢坑杀了同门不说,还在外杀人夺宝。我太清清修之处,竟有这等五毒未祛的败类么。”

    李桐转身,见闲言冷语之人乃一名生着外门道袍的刻薄弟子,其人身后跟着数名同道。虽好似与好友言语,眼睛却毫不遮掩瞥着李桐,其意昭然若揭。

    一旁高瘦弟子立即接口道:“据说那被他坑杀童子乃他同屋修行挚友,几载同窗都下的去手,其必然是狼心狗肺之辈,虞鸢你不必为这等人大动肝火。”

    “此子还蒙蔽了玄宝院徐院主,私下里以权谋私,不知贪墨了多少弟子丹药!”

    此刻众人皆是面露愤慨,言语间多有讨伐之意。李桐听得冷笑,干脆驻足在旁静听。

    自己与白渡为同窗之事居然被外门弟子所知,想来那些同为竹庐养剑童子之人没少推波助澜。

    不过无足怪乎,仙道之上怎会那么多同甘苦、共慕道之人,处处相争相争才是常态罢。

    养剑童子们传出传言乱他道心是争,这群外门弟子嫉他受院主赏识也是争,而在剑崖下有人暗算他更是争。

    既如此,那便看谁能笑看云卷云舒,楼起楼塌!

    此刻众人群情激奋已到了顶点,甚至引来不明此事缘由的弟子停步围观,见此刻气氛正好,那名为虞鸢的弟子也不再夹枪带棒暗讽,径直到了李桐面前指鼻而斥:

    “你这等种鼠辈,也配腆脸留与我太清,也配修无上仙道吗、我若是你早就自绝道基,流于山外去了!”

    李桐听到此处,也收起了面上嘲弄笑意,摆袖出言:“你用这等语言激我出手,不过是好让我犯下个暴戾伤人的门规,还刻意选在这剑阁之前生怕别人不晓你心中所想,真真愚笨而不自知也。”

    虞鸢被说破心事,当即急而出言驳斥:“恶念者便以恶念度人,我懒与你这等卑鄙之人多言,四载后便是宗门小比,届时我必废你。”

    他身后几人也是随即附和,企图以势压人,要让李桐惧而生畏。

    可李桐已是死中得生之人,有何惧哉。只觉不过是狺狺狂吠,只添加笑尔:“我道你有何胆色,说到最后不过一句废我而已。”

    言罢身上气势陡涨,向前威逼两步:“四载后小比我便恭候各位,若是遇我,定然让尔等血溅青锋!”

    那虞鸢被他剑意所骇,不由踉跄后退,而李桐却不再看他,直直入了剑阁之中。

    剑阁清冷,往来之人多沉默寡言,一是剑修本就性情孤僻,二是剑乃静杀之物,此间剑意众多,若惊而动之须得见血。

    李桐既在阁外已有决断,自是往以奇著称的剑法处寻找,有赖近来李桐于道学之上受徐仙师指导颇多,很快就锁定了一门合适剑法。

    这剑法收录于三教搜神经中,可谓是偏门中的偏门,需得五行之理擅长方可入门。李桐五行术法习得多时,再次上到小有见解,一时间也寻不得比这剑法更适合自己的了。

    这剑法名为《五鬼伐门剑》,五鬼乃五瘟,又称五方力士,这便有名《五瘟剑》。剑法以五行入手,练就五种剑疾,这剑疾对应木青恶风、火赤热毒、金白注气、水黑恶毒、土黄恶疮。

    中五瘟剑疾者,随五行行炁不同而生异状:疾时燥其心,缓时恶其穴,柔时虚其炁,锐时涨其脉,厚时周身淤凝。在这点上,倒与黄帝内经之灵枢中的阴阳病有共通之处。

    并且这剑法之剑虹无声无形、中者无创,端是极难防备,只论寻常弟子间相斗已是极好用的。虽说难防是难防了些,但到底不如寻常剑虹那般一击制敌,总归还需一门剑法相辅。

    而李桐也没去看什么高深剑法,在剑谱中选中了一门名为《白虹剑法》,这门剑法无甚出奇之处,威能也是寻常。不过是剑速极快,往往后发而先至,如白虹贯日一般。

    两门剑法奇正相生,以李桐盘算,对敌之时可先用《五鬼伐门剑》袭人,待到对方炁虚体弱之时,自是无法神完气足,届时以天心剑经谋算其破绽,最后《白虹剑法》速攻便可。

    用来应付剑法高超弟子亦或有不足,可若是配合上他之剑意,寻常弟子怕是难走过一轮交锋。

    以院主令牌自可用玉简将剑法拓走,李桐将两门剑法收入了储物袋,径直离了剑阁。此时阁外早已冷清下来,只不过今日之事怕是就在外门弟子与养剑童子间传开了。修行者寿元悠久,此时四载时光决计是不会忘却,待到小比之时,想落井下石之人定然也会不少。

    李桐回到竹庐时,已经中天月半,清辉落叶,压住宵小暗窥。李桐不以为意,悄然推门入内。

    自白渡逝,此间愈发清冷,皎白透窗,映的孤影怅长。

    一袭白衣自右方而来,轻拍李桐肩。李桐无声轻叹,将竹门合上。

    “那守崖弟子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