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母女之间的战争 » 第十七章 命运齿轮 各不相同

第十七章 命运齿轮 各不相同

    阿珍在读大学之前,听说过这样的言论,“只要考上大学,便能出人头地”,“大学生活非常轻松自由,你想学就学,不想学也可以不学”,“六十分万岁,七十分浪费”,“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些天花乱坠的话语曾经令她对大学校园和生活心驰神往,充满期待,但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成为一名优秀大学生的第一步,首先是心理的转变,你该如何面对周围环境的巨大变化;面对家庭条件比自己优越许多的同学,你该如何调节自己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学其实是一个小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身边同学,你该如何与他们健康和谐相处?怎样摆正自己在大学里的位置?怎样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需求?时光匆匆,这四年的生活,你是准备熠熠发光,在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是默默无闻,湮没于莘莘学子之中?

    这些东西是心理辅导的范畴,如果一名大学生在入学之前有过这方面的引导,那么至少,他的大学生活会快乐许多。但这些东西,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从小到大,阿珍父亲的口头禅是:“我们没有什么文化,除了会种田啥也不懂,你要靠你自己。”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更是只会说:“省着点花钱,家里没钱了。”活像阿珍是家里的债主一样。所以,她只知道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至于物质上的需求,她从不敢有任何奢望,哪怕已经进入了一个女孩子爱打扮爱漂亮的青春期。

    就拿中学那次来说吧,她无非是想跟其他女生一样,讲究一点卫生,给满是污渍的枕头包一个像样点的枕套,母亲却用实际行动嘲讽了她的“奢念”,拿一个“百纳布”做的枕套打发她。母亲永远脱离不了她那饥荒年代的生活水准,她也有一句口头禅:“给你穿饱穿暖就不错了,哪来那么多要求?”

    同样是身为女人,但是母亲却永远也无法理解女儿的心思,也永远做不到站在女儿的角度考虑问题。随着阿珍年龄的增长,她渐渐明白这不仅是文化水平的差异,更是三观不合的问题。母亲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让她从小就学会了压制自己的欲望,不敢轻易表达出来,因为怕又被嘲笑是非分之想。

    便欲望这种东西就像火山的岩浆,无论你怎么压制,条件成熟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液体从裂开的缝隙中慢慢地渗漏出来,直到有一天,坚硬的岩石再也压抑不住,火山彻底爆发。

    阿珍从见到舍友的第一天起,便预感到她们将会是两个世界的人,过不了多久,预感便成了现实,她们之间巨大的差异很快显现了出来。

    既然是舍友,那自然有宿舍的规矩——轮流值日。这种值日以前阿珍读中学的时候无非就是打扫一下水泥地板的卫生,只有天气晴朗或者学校有要求的时候才大家一起合力拖地大扫除,有人负责提水,整桶水哗哗哗地往地板上倒,有人负责冲水,有人负责把水拖进卫生间下水道,大伙干这活的时候倒挺开心的。

    这天,阿珍在学校食堂吃完晚饭,在校园散了一会儿步后回到宿舍,一只脚刚踏进门口,刘英便尖叫起来:“我刚刚把地拖完,你先别进来。”阿珍诚惶诚恐地把脚缩了回去,老老实实地在门口等着,等到那瓷砖地板的水渍消失不见,才敢小心地踩进来。

    林晓雅、黎宁、刘英、唐糖都呆在各自的床上。林晓雅、黎宁、刘英、唐糖这几个女生,虽说天性活泼好动,但是却偏偏喜欢天天呆在床上,恨不得上课和吃饭也一起在床上解决了。只有兰心喜欢时不时去其他老乡的宿舍那里串下门。而阿珍比较喜欢饭后到处走走,最近时常觉得腹涨不易消化,这样会感觉好受些,还有一点不好明言,就是跟舍友相处,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林晓雅低头看了一眼阿珍:“你的鞋子好脏,就不能换双鞋吗?”阿珍只有两双鞋,一双外出穿的凉鞋,一双洗澡穿的拖鞋,她从不知道进门还要换鞋的规矩。

    刘英本来正趴在床上看漫画,一听这话,从床上跳了起来扫视地板:“还真是,刚刚搞完卫生的地板又是泥了,你们可别说我啊!今天的卫生我已经搞过了。”

    黎宁懒洋洋地靠在被子上,慢条斯理地说:“阿珍,真服了你,每天都去散这么长时间的步,你不累吗?”

    阿珍心想我种田种地挑水这些活都不嫌累,散个步算得上累吗?可不像你们这些千金小姐是蜜罐里养大的!

    唐糖笑着说:“人家那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哪像咱们这么懒,一天睡饱了吃,吃饱了睡,像猪一样。”

    几个女生笑着骂她:“你才是猪。”一齐把枕头丢向她床铺,唐糖笑着躲进被子里。

    阿珍觉得自己跟她们玩不到一块,一个人默默地先去洗澡。

    第二天恰好轮到阿珍值日。阿珍希望自己能得到舍友们的肯定,所以活干得格外卖力,别人只拖一遍地板,她认认真真地拖了两遍,心想至少不会有人说她的闲话了。

    刘英从外面风风火火地回来了,但阿珍并没见她换鞋。刘英把饭盒伸到洗手池的水龙头下面哗哗地冲水。不一会儿,她又尖叫起来:“这地板拖了没有啊?怎么还有头发?你看你看。”她用餐纸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捡起了几根长头发。

    阿珍一阵头皮发麻,她以前住的地方都是水泥地板,不知道瓷砖地板的卫生要求原来这么高,连头发丝不能出现。

    唐糖笑她:“还不是你自己的头发?我们的头发都没这么长。”

    刘英不服气:“那也要值日的搞干净呀,今天又不是我值日。”

    黎宁依旧说话慢条斯理:“主要是阿珍的拖把太多水了,我们都不敢下来。阿珍,你应该把拖把拧干一点。”

    阿珍说:“哦。”她觉得自己乡巴佬的面目被彻底揭穿,有点难堪。

    兰心本来坐在自己位置上剪指甲,此刻发话了:“不就是几根头发吗?你们干嘛这样一起说人家,人家又不是不值日。”

    阿珍对兰心心存感激,此后便与兰心更走近些。

    电话铃声突然叮铃铃地响起,刘英的床位就在电话机旁,但是她懒得去接,说:“肯定要么是黎宁的,要么是晓雅的,我才懒得接。”

    晓雅笑嘻嘻地说:“我猜肯定是黎宁的男朋友打来的。你去接。”

    黎宁反驳:“凭什么是我接?你哥打的电话比我男朋友的还多。”黎宁虽然嘴上不服,但是她的床位就在电话对面,还是走过去把电话接了,“喂”了一声后,没好气地对晓雅喊:“喏,我都说是你的吧。”

    阿珍只知道晓雅是独生女,不知道她原来还有个哥,心想也许是堂哥之类,心里实在是羡慕她,有父母捧为掌上明珠,还有个哥天天打电话来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关心,怪不得她像个开心果,简直无忧无虑,换作自己也会如此。

    晓雅动作麻利地快速下床,一个箭步冲到电话旁边抓起话筒,立刻欣喜地叫起来:“爸,你过来啦?!好呀好呀,我想吃麦当劳。”

    晓雅很快穿好衣服准备出去,刘英和黎宁一脸嫉妒恨:“为啥我们没有爸爸来看望?哼,真是过分!”

    晓雅笑嘻嘻地说:“我爸来出差,当然顺便来看我啦。走啦,爱你们,咦啵——”晓雅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宿舍门口还不忘回身飞吻一个,娇媚地走了。

    晚上八九点钟,晓雅回来了,打包回来几个鸡翅说是分给大家吃。刘英、唐糖、黎宁一看,立马一拥而上,哄抢作一团。黎宁边吃着香喷喷的鸡翅一边娇滴滴地说:“真好吃,爱死你啦,还是我们家晓雅最好。”

    晓雅得意地说:“那是,你才知道我好呀。”她突然发现阿珍一个人默默地在看书,奇怪地问:“阿珍你不来吃吗?”

    阿珍不知道麦当劳是什么意思,又不好意思问,怕被人嘲笑土,又觉得吃人家的东西有点不好意思,客气地说:“不了,谢谢,你们吃吧。”

    刘英笑哈哈说:“可能她不喜欢吃吧,她不喜欢吃我来吃,正好!嘻嘻!”

    兰心刚刚从老乡宿舍那里串门回来,看到这一幕,佯装生气地说:“好啊,你们有好东西不留给我吃,真是过分!”

    刘英赶紧笑嘻嘻地把手上的一个鸡块递了过去:“给你给你。”

    兰心笑着说:“还是英儿最乖!”

    晓雅不满地说:“喂,她这叫借花献佛,是我带回来给你们吃的。”

    兰心赶紧捧起她的脸安慰:“是是是,我们晓雅最好。”

    晓雅扭头躲开:“去去去,你别把吃的弄我脸上。”

    女生们闹作一团。阿珍一直在静静地看书,仿佛这一切都跟自己无关。她也知道自己这样显得不太合群,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们谈的东西自己听不明白,她们娇滴滴的说话方式自己学不会。自己更加做不到像她们一样无忧无虑,开学带来的生活费很快见底了,她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开销,不知道该不该明天向父亲打电话求助,开口的话应该问父亲要多少钱合适。她知道家里此刻肯定很困难,家里的四个弟弟也该开学了,对于自己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五个孩子的学费加起来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这仅仅是开始。之前父亲每每说过,实在不行就只能这样:谁读书最不厉害就让谁退学回家种田。但愿父亲不是来真的,若是那样,相当于弟弟是因为自己而牺牲了前途,自己如何对得起弟弟?

    寒门学子肩上的和心理的担子,有谁知道,那是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