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纛 » 第六十一章 怎看明月向沟渠

第六十一章 怎看明月向沟渠

    魏延率一千匈奴骑兵出发,此时董旻还在略阳县外,不知道魏延这支偏师的行踪。

    而刘和这边要掩护魏延部的偷袭,便让徐盛和徐晃率两千精锐主动找董旻本部发起了进攻。

    董旻本来还在营帐内睡觉,他在本部大营周围布下了大量的斥候与暗桩,配合副营和岗哨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御网。

    徐盛和徐晃的兵马距离他还有十几里路的时候,董旻便被斥候从睡梦中惊醒了。

    “什么事?”

    “禀报将军,敌军已至礼仁山,距我军横现河大营只有十几里路了!”

    “速速传令全军集结,在外盘口阻拦敌军,我军主力往张悬之营帐靠拢!”

    董旻没问朝廷派了多少人,直接下令让先锋在外盘口山谷拦截朝廷军,其本部主力则往张济大营而去。

    要不说这董旻也不是善与之辈,从行军布阵到军权归属,他做的都已经很完善了。

    张济是张绣的叔叔,张绣还是刘和的大将,董旻可不信任张济。之前董旻让张济在后面掠夺略阳特产的天麻、乌鸡、杜仲,为日后的军饷做准备。现在董旻直接往张济大营而去,其目的就是控制这支不稳定的兵马,顺便将张济劫掠的物资拿回去。

    “对了,敌军大将是谁?还有敌军来了多少军马?”

    “汇车骑的话,敌军先锋大将徐盛,中军主帅徐晃。共两千精兵,看旗帜是刘玄德麾下白毦兵与刘千叙麾下朔骑营。”

    “贼虽势盛,未不可挡也!”

    贼虽是盛......贼虽势盛。

    “传令下去,要先锋务必顶住徐文向的进攻,待本车骑从张悬之处回来后定会增援!”

    董旻现在对外还自称车骑将军,遇到刘备这个朝廷册封的车骑将军颇有些让人忍俊不禁。

    董旻去张济的大营一共做了两件事,第一是令轻骑将张济劫掠的物资打包带走,由张济带队,让董旻自己的心腹为副将领着董旻所部轻骑押运物资返回天水郡。第二则是带走了张济所部兵马,由董旻率领往外盘口而去。

    董旻玩的一手军将分离,将张济和他的心腹部曲分开。

    此时胡轸、樊稠在陇西郡协助李傕抵挡韦康和马腾的进攻,牛辅在韩遂的金城郡屯兵与韩遂共同防御窦善的奔袭。

    夺了张济部的兵马,则天水郡内将再无威胁董旻的势力了。

    “车骑!”

    张济看着董旻指挥兵马占据他的营盘,这心中只觉火气上涌。

    “早知今日,为何不投靠了司空!”

    张济虽然是张绣的叔叔,但他也算是一方诸侯。这哪能直接投奔了刘和,那不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价?

    这以后外人都以为他张济是投奔他侄子,要靠他侄子混口饭吃的呢!

    张济要等,等朝廷征伐凉州时立下功劳,这才能保住他的权势。

    但董旻可不是什么善茬子,张济心中那点小九九他猜的是一清二楚。董旻根本不给张济倒戈的机会,甚至说连张济投奔刘和的筹码都不给。

    所以说董旻将张济本人和他的心腹部曲分开,让张济当做一个代表凉州将领的象征驻扎在天水境内。再由他自己委任的心腹副将来实际管理天水郡的防务,如此则天水郡可确保没有危险。

    但董旻没算到一件事,那就是魏延已经带着一千轻骑绕路去奇袭天水郡了,魏延部的轻骑兵没有攻城能力,但若天水郡的守将有心投靠,则有一战的可能。

    为何如此说?

    因为张济本人也有一支百来人的绝对心腹护卫,这支护卫部曲就算是董旻也没法褫夺的。他们只跟着张济本人走,并不听从董旻的号令。

    董旻若强令这支兵马离开张济身边,只怕张济会当即反戈一击与董旻火并。董旻不想让这些财货受到损失,也不想在现在与张济翻脸,所以说便默许了这是兵马留在张济的身边。

    正常来讲,张济这一百来人在天水郡境内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但若此时朝廷军大张旗鼓的展开旗帜的出现在天水郡的各地县城下,那事情便不好说了。

    凉州的局势就如同原本时间线上的钟会伐汉一样,邓艾的那支奇兵在翻山越岭后其实战斗力是存疑的。汉军若想抵抗未必不能获胜,但此时天下大势已然明了,蜀中的百姓和官僚集团都不想抵抗。

    他们只需要一个借口,只要看到了魏军的旗帜和可以作为大魏丞相司马昭代言人的心腹大将站在城门口,他们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去投降了。

    凉州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各级军官和官吏们他们真的是不想跟朝廷打生打死。

    若董旻能将朝廷军阻拦在陇山之外,那他们也许可以继续支持董旻这几个凉州军阀当土皇帝。毕竟董旻等人割据,他们这些下属也有些利益。

    但如果真的让朝廷军打了进来,他们会立刻选择投降。

    魏延的兵马只要能进入到天水郡境内,届时魏延只要令各部散开,大展朝廷旗帜,向天水郡各县城发出招降的命令。张济若可闻风而动,趁机控制天水郡治平襄县的一个城门,便大事可定。

    张济带着押运的兵马返回了天水郡,而董旻也在吞并了张济的心腹部曲后领着兵马往外盘口而去,此时徐盛已经率先锋抵达了外盘口,正在与守卫的凉州军进行交战。

    在董旻率兵抵达外盘口后,此时外盘口内的凉州军已经达到了三千余人,这可全都是二线战兵的战斗力,而徐盛此时只有不到一千的先锋。

    但凉州军依旧不敢出来与徐盛交战,因为董旻也不想与徐盛纠缠,他只想在逼退徐盛后立刻带领主力转移往天水郡而去。

    陇西郡那边的压力很大,金城郡那边也时常有效忠朝廷的窦善部之袭扰。

    面对岌岌可危的后防,董旻不想在武都郡浪费太多时间。他必须要立刻赶回天水安顿内务。

    虽然朝廷拿下武都郡就等于将陇山防线打开了缺口,但继续在武都郡内鏖战于董旻是十分不利的。

    此时是农历八月份中旬,这正是换季的时候。

    武都郡境内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正常来说现在应该刮的是东西风,从东面大海吹过来的海风在到达陇山后还有最后一股子余力。

    但山脉之处的风向是十分不同的,再加之陇山之地已经是海洋季风的末端,所以说外盘口经常刮由西向东的风。

    但若是碰上天气极其晴朗的情况下,也是会有阵阵由东向西的风吹过外盘口内的。

    徐盛就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点,而徐盛在仔细观察敌军的布防后,又发现了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那就是凉州军的先锋在抵抗朝廷军的进攻时,由于太过匆忙只用木头做了营寨,而并没有在木栅栏外用泥巴涂上防火层。

    这现在天干物燥的时节,若是用火攻那岂不是方便了许多?

    “准备火油和硝石,制作些火箭往他们的木栅栏上射!”

    徐盛当即立断,立刻让弓箭手将硝石和浸了火油的布条绑在箭矢上,而后又缠上了一圈干草。将箭矢点燃后,徐盛令弓箭手齐射向凉州军的木栅栏处。

    这随着第一支火箭射在了木栅栏上时,瞬间就引起了一片火海。而当朝廷军的火箭射完后,凉州军的木栅栏防线上已经是火光滔天。

    这一战,徐盛以火攻破董旻。

    破董旻徐盛酒火杀......破董旻徐盛用火攻。

    董旻快疯了,他之所以没让先锋涂防火层是没料到朝廷军带了大量的火油和硝石

    谁没事带那么多引火物?

    尤其是外盘口这个季节多西东风,哪知道今儿个天气炎热就挂起了东西风?

    董旻要疯了。

    “徐文向!你无耻!”

    董旻破口大骂。

    “你们看,他破防了!”

    徐盛呵呵一笑,并没在意董旻的辱骂,只是令大军趁火势暂消后突破敌军的防线。

    “追击董叔颖本部,不要与其他兵马混战!”

    徐盛放弃攻击张济部和羌氐部曲,只盯着董旻本部的亲卫打。一时间在这狭小的山谷内,传出的是凉州军凄厉的喊声。

    “车骑快走,末将来阻拦徐文向!”

    董旻麾下大将董越上前迁马,要董旻速速撤走。

    “临石快走,本车骑怎能让你断后?”

    董越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为董卓麾下中郎将,在吕布诛杀董卓后不愿意投降吕布,便前往牛辅处寻求计策,却为牛辅所杀。

    董越对于董卓是十分忠诚的,董旻当时在天水郡召集董卓旧部时,只有董越是诚心归附的。

    “车骑乃太师之弟,太师为吕布逆贼所害后车骑就是我等之主。我董临石非不知忠义之人,今报车骑也算是报太师之恩,还请车骑速速撤离,此地由越驻守。

    比不叫那徐文向害了车骑,若车骑不走则是辜负了越之忠心。”

    “也罢!”

    董旻轻叹一声,他又岂不知董越的忠诚?

    他不愿放弃董越,但形势比人强,董旻要想在乱军中撤走就需要有人殿后。董越已经请战,那便是最好的人选。

    “董氏不忘临石之义,日后本车骑必回报临石亲眷!”

    “敌将!报上姓名!”

    徐盛指挥白毦精兵刚刚冲入外盘口,就看到董越赤膊持刀,正在指挥断后部队抵抗朝廷军的进攻。

    徐盛见猎心喜,眼见董越作战勇猛又主动为董旻断后,只觉此人忠义之人便令斥候传信问其姓名。

    “来讲可否是徐盛徐文向?”

    “正是本将军!”

    “尔乃玄德公麾下强弩将军,亦是天下豪杰。某一向敬佩玄德公,将军随玄德公想必亦乃忠义之人。某这大好头颅,当为将军所获!”

    董越冲在最前面,一边呼喊一边朝徐盛所在之地冲来。

    董越所部已经完全散开,他的身边没有部曲亲卫的保护。但徐盛身边是有亲卫的,董越左劈右挡也没能近得了徐盛的身前。

    “想不到董叔颖麾下也有如此忠义之人!

    传本将军的话,告诉这凉州将领投降可免死!”

    徐盛感慨董越的忠义,便存了招降他的心思。

    “凉州将!可降之!免死也!”

    随着斥候的声音传出,董越却没有任何动摇。

    “本将军城门中郎将董越董临石,为董太师恩遇,以报董氏之心不可改也!

    今董太师为逆贼吕布所害,本将军亦报董车骑之恩!

    徐将军莫要多言,还请放过本将军麾下将士!”

    “可也!”

    徐盛不再多言,随即令弓弩手放箭射杀董越。

    铺天箭雨落下。

    董越战死于山旁。

    “真壮士也,请厚葬之!”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董越这忠义之人跟随董旻反叛确实可惜了,但不妨碍徐盛对其的敬佩。

    徐盛令人收敛董越遗体,而后差人汇报刘备请求厚葬董越。

    “虽从贼也,奈何为忠义之人,本将军不可不恭之!”

    徐晃在不久后也率军赶到了外盘口,与徐盛汇合后徐晃立即下令追击董旻。

    “再派人回武都郡请援,此番有望拿下天水郡。”

    这计划要跟着变化来,徐晃知道魏延奇袭天水郡的计划,再加之此番董旻一个失误导致军心溃散,那跟随董旻追击进入天水郡境内,是有机会一举拿下天水郡的。

    刘备在收到徐晃传信后,立刻与刘和商议接下来的军务。

    “贤侄啊,文向所言厚葬董临石之事,为叔觉可行。”

    “听凭叔父安排。”

    “那便传信,以将军礼厚葬董临石。”

    刘备说完,便继续问刘和道“贤侄,可调兵追击董叔颖否?”

    “可也,小侄与叔父率精兵三千,汇合文向将军与公明所部后追击董叔颖于天水郡。

    届时文长将军想必已在天水郡境内掀起风浪,我军两面夹击,必破董旻也!”

    “那便事不宜迟,我等这便点兵!

    把白毦兵和朔骑营都带上如何?”

    “然也!”

    刘备与刘和将剩下的白毦兵和朔骑营都带了出来,外加部分关中和汉中郡的精锐步卒,凑足了三千精兵带上几个月的干粮往天水郡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