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修行之下 » 第七章 天下第一(下)

第七章 天下第一(下)

    地缺,对应于天残,是凡俗人间对天生就缺少丹田之人的称呼。谓之地缺,少了丹田,就没有修道炼气之基,注定无法入门,体魄再强,灵台天资再好,也于事无补。

    但地缺往往比天残稀少,一来丹田一物,不能以凡间观气法窥见,二来凡间仙学只讲灵台悟道,少有讲丹田修为的,凡人难以籍此自查自明。

    天朝上将军赵光义,是史书上有确凿记载的地缺,相传其勇武惊人,战必先登。

    并州连山地界,黑衣男子慢慢走着,像是在观赏山景。

    这是不是就是当年在边关看到的连绵群山,好像也不过如此,也是石头,树木,杂草。

    “这位少侠,姓甚名谁,从哪来,要到哪去啊?”

    忽然就从树林子里冒出一伙山贼来,拦住男子去路,为首那人上前说道。

    有些无聊了,这年头还有这种山贼么。

    黑衣男子无视了这伙打家劫舍的绿林中人,仍是往前走去。

    一步。

    “大哥,这小子不理我们。”那伙人说,不过具体是哪个,懒得看,也懒得理。

    “小子,你身后是天王老子,也得给爷爷们掏钱。”

    两步。

    那伙人躁动起来,为首的有些恼火。

    三步。

    “不说话是吧,爷爷我这么多年,爱装模作样摆高人范的也见过不少,你小子还挺能装。”

    四步。

    “他妈的,老子自己来拿。”

    好大脾气,这就忍不住了。

    黑脸红皮的大壮汉子抄过长刀,一把就朝男人头上砍去。魏不明快速拔刀出鞘,挡着了汉子那用力一刀。

    红皮汉子震惊于这刀反震的力道,居然震得他持刀的右手一阵酸楚,差点没握住刀柄。

    真的很慢,这些人。

    在汉子瞪大了眼睛的震惊中,男子以极快的速度反身,一刀斩断汉子左腿,汉子没来得及反应,他又一刀砍断了汉子脖颈。

    “他杀了三当家的。”那伙十几人暴动起来,一齐冲向男人。

    这些人,好像不如奋威军,不,比那老头的府兵还弱。

    他用一刀就摘掉了三个人的脑袋,然后,剩下的人开始四散逃命。

    黑衣男子杀了几个后,随便抓起一个跑得慢的小喽啰。

    “这位爷,饶了我,我们三当家身上有钱。”

    “饿了。”

    “诶呦,爷,好说,山路前边就有客栈,我带您去。”

    等那人同他下了山,看见了那处饭馆,他拍拍小喽啰的后背。

    “滚吧。”

    小喽啰千恩万谢地跑了。

    三十步外,一柄小刀穿透尚在跑路的喽啰后心。

    还可以,这手没落下。魏不明想。

    黎元不过两州十二郡之地,失了并州螽郡后,就只下剩十一郡了。

    位处偏寒,人口稀少的黎元王朝,百姓忠君爱国,参军习武成风,如今黎沂停战,兵多粮少,自然要削减军费,遣散士卒。

    一些无家无业的闲散边兵,还有些不愿回去耕作劳动的惫懒小子,就此势潮勾结在一起,专做打家劫舍,据山霸道的买卖,自诩绿林中人,其实与那强盗土匪无异。

    黎元官府不想管,也难管,干脆做做样子,只要别在郡县大城边放肆,去那山郊野外,一概不管。

    自此山贼成风,几年内贼寇愈发成患。

    黑山寨内,大当家听着命好逃回来的弟兄急报三当家死讯,不由皱起了眉头。他转头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军师先无,问

    “军师,此事当如何?”

    军师没理他,问向那个逃回来的弟兄:“那人身高几许,什么装束,作何举动。”

    “军师,那人起码九尺,不曾说话,蒙面,黑衣,见不到面,杀了三当家后,又杀了几个我们弟兄,我也是侥幸得逃回来,请军师为我等死去弟兄报仇。”

    “你们没见过,我们也没见过他,此人极大可能是外朝来的流民,武功如此好,应当是当过某个军营将军,不像什么武林人士,像是南朝那帮边兵里的,性格喜怒无常,南朝边关好像没有这号将军,莫不是北朝临国来的?不对,并州此地离北朝如此之远,按理不应有北朝人到此。“先无自言自语道。

    念叨数刻,他像是想通了什么关节。

    “大当家的,你现在马上带上全部弟兄去连山到梧县这一路寻他,要快,现在不外只过了两个多时辰,还来得及。”

    “军师,我们这样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

    大当家起身,然后问道。

    “没让你们杀他,还掂量不明白,快去同他磕头赔罪,求他来山里做这个山大王,要什么就给他什么。“

    “先去,请回来了再与你解释,算了,我亲自去。”

    黑山寨倾巢而出,然后就有了这么滑稽,又很庄重的一幕。

    魏不明在前面走,军师先无和大当家的在后面一路跟,一路求,还带着一大帮人。

    “这位公子,少侠,先前有误会,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这帮弟兄就拥护你做这片大山的王。”

    大当家的说,后面一帮弟兄也帮腔。

    “少侠,考虑一下吧少侠。”

    “是啊,考虑一下吧少侠。“

    “大王,大王别走了,来我们寨吧。“

    “大王,大王。”

    “没兴趣。”黑衣男子回道。

    “公子,我们虽是山贼,以前也当过官兵,有建功立业之心。公子以后若要攻打南朝也好,北伐临朝也罢,哪怕西征西越,我等也在所不辞。“军师先无忽然道。

    “啊?”这回是大当家的和弟兄们懵了。

    那人却是转过头来,看着那个说出惊天暴论的军师。

    “说好了,我只杀人。”

    “恭迎大王。”先无单膝而跪,震声道。

    “恭迎大王。”接着是黑山寨众人的喊声。

    “不知大王名讳。”先无恭敬道。

    那男子想了一下。

    “陈布。”

    十三岁那年,魏不明就知道自己与常人不同,如天生神力。习武练枪,每每须用军中最重的刀枪方才趁手,骑马弓射,人未有弓马高,力已比弓强,制马上蹬不过须臾,校场负重披甲,来回数十往返,不觉其累,周围将士惊为天人,皆叹虎父无犬子。

    待至十五岁,魏将军得知此事之后,下过一道密令,将所有陪同过见过公子练武的将士,都调到边关一线去,再使妻子转告明儿一事,务必牢记。

    ”未有为父准许,不可于人前显露勇力,一切需与正常将士无异。“

    魏不明于是大病一场,高烧不退数日。病愈再练,却是提不动刀枪,难御弓马之物,负重百步便汗流不止,时常还有体虚咳嗽,须得休息。

    众将哀其不幸,自此泯然,成了将士口中时常站在拂临关城头眺望的无用废人。

    魏公封了大将军后,魏不明愈加颓废,不思弓马打仗之事,反倒足不出户,终日待在将军府里饮酒读书,军营各处都不再去了。

    魏公手底诸多兵卒皆知,这下就从哀其不幸变成怒其不争了。

    魏公手下几位大将,常常议论日后是否真要将边关交给这个空有其表,孱弱无力的公子哥,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不可让他接手战事。

    事实上,这时未曾及冠的魏不明,已经可以空手打赢他那个威重如山,战功显赫的爹了,魏公甚至还穿上了甲胄。

    后来他问过父亲,自己还要多久才能见于人前。

    魏公回答很简单,也很直接。

    “等我死了。”

    魏不明彼时已读了许多书,知道父亲话中的重量,才会在后来的黎元劝降中,力劝称王。

    魏公何尝不知,魏公只是不愿放下。国与家,都太重。

    魏公在即将回都述职,封公拜相之前,对魏不明讲过真心话。

    “爹当年一介小兵,从未想建功立业,为何敢去守凉城?因为你娘在那,爹没读过书,但爹知道,我若一后退,便要国破家亡。”

    “爹不可能称王,亦不可能叛国。”

    “等爹回来,边关就交于你手了。”

    魏述礼的初心,从未是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而魏不明,也从未想过世袭罔替,拥兵自重。

    天朝帝师曾给天朝末代天子杨翊出过一道类似考较的问题。

    “若殿下日后亲征,须与一位力大无穷,善弓骑射的将军对阵三军,此人从凡理讲,阵前对峙,立于不败,捉对厮杀,则必阵斩,殿下当如何对敌?”

    “我军无人可应?”

    “天下无人可应。”

    “当避其锋芒,不与致师,或设地陷,或使人围之,杀其士卒。”

    “殿下此言有理。倘若我朝中有此人,殿下当如何用之?”

    “当使人替之,使其暗中扮作寻常士卒,寻敌将首而斩。”

    “殿下知兵矣。”

    “国师,天下真有此等人?”

    “自然未有,若论,唯赵光义将军,勉强够半,殿下可知此等人,最为关键在何?”

    “不知。”

    “真名,真容,泄一则失其百,皆泄则与赵将军无异。”

    自黎元岁始十四年来,贼寇多起。

    并州群山连绵地界,有不下十处贼患偏据,并州官员未曾出兵除寇一回,贼患于五年间竟陆续减少,最后剩至一处。

    黑山寨大当家的,仍是大当家,居于上首的,仍是军师先无,那人只是于寨中无人角落,黑衣蒙面,终日饮酒,不问寨事。大当家因此事不解不下一回,先无只是让他等着,让弟兄们把家伙事先备好。

    来年春,邻山逍遥洞的大当家徐九在酒席饮酒时忽然暴死,被不知何人于暗处一刀封喉,而后那人竟于主席上饮起酒来。逍遥洞二当家与四当家同上,亦被那人两刀皆斩,席下其余喽啰持刀而望,不敢动,亦不敢走。

    忽有闻黑山寨众人持刀兵来,为首先生沿路大喊:“徐九已死,降我黑山寨,以大王名,保尔等不死。”

    座上饮酒的男子只是面无表情地把那几具尸体扔到洞口,对余下喽啰说:“别看了,去降罢。”

    于是逍遥洞闻风而降,黑山寨吞并逍遥洞残寇。黑山寨大当家于私下问军师道:

    “军师,我们养了个什么怪物啊。”

    先无摇头:“不知道,我以仙人卦术推算,卦象缺失数角,只有八字结语。”

    “莫打哑谜了军师,我倒怕自己哪日横死啊。”

    “卦言无拘无束,无人无敌。放心,他懒得杀你我。”

    同年秋,并州远山县地界,远山派头子暴死,远山派号称四大天王的四位猛人不敌一人之手,皆毙,黑山寨收拢余寇。

    同年冬,群山地界一山寨主携诸弟兄自降黑山寨,求活而已。

    三年内,群山地界七位山主,或死或活,死者只剩头颅,都在黑山寨内俯首,对那位只知其名不见其人的连山大王陈布畏之如仙人。

    曾有三寨联手,埋伏二百余人,只是还未见到那个传说中的山大王,埋伏之人便从外到内一圈一圈地横死,一点动静都无。

    并州有江湖聚会,数十位武林人士于席上随意发言,饮酒数时,曾谈到这位杀人何须须臾的山大王,有人便说,这等腌臜事,我辈不屑为此。

    亦有人言,只会暗地里杀人,算什么好汉,正面厮杀,未必是我等对手。

    不过也有人对昔日武林高手,远山派头领白门卢无端横死之事心怀畏惧,不敢多做评价。

    后来众人又聊到南朝之事,说那南朝魏大恶人年岁已高,又无后人,回南都都城养老去了,南朝江山指日可待。

    席中有人说:“魏述礼如此作恶,竟还能安享晚年,当真是老天不长眼。”

    “老哥说的是,我若是南朝天子,定不会让魏述礼安心活着,要将魏家势力连根拔起才对。”

    席内众人还想说话,便有人发现先前说话的两人已然暴死当场,一柄小刀穿过二人后心。

    不曾谋面,只闻其声的黑衣山大王手持黎元官造长刀,缓缓走来,面向众人道。

    “给尔等一起上的机会。”

    陈布这个名字,在岁始二十年,黑山寨一统群山地界,成为并州最大,人数最多的草莽帮派之后,名动江湖。

    此时的黑山寨已经更名,唤作同义山,又称山下义军,管事当家的还是那位名字奇特的军师,老山寨大当家的已经沦为虚衔,成为同义山象征物一般的存在。无论江湖内外,还是山上山下,都知道同义山背后真正的靠山,是那位来去无踪,见必杀人的山大王陈布。江湖人送绰号,无面鬼。此号也只敢于江湖人私底下议论时用,正式些的场合,都尊称陈大王。

    并州州官上报此事,言并州贼寇势大,不得不除。黎元天子得知,命时任并州太守刘道领兵剿匪。

    时年三月,太守刘道募兵,于校场阅军之时,被一箭射中前心,当即流血不止而死。

    州兵统帅也于同月,在帅府中被人暗杀。

    这件事情的真凶不言而明,圣上震怒,命关东将军领一万兵马,往并州讨贼。

    翌年五月,关东将军率军围攻同义山。

    同义山军师率众大战,终不敌,官兵斩贼首千余,余寇皆逃。

    贼寇首领陈布纵马披甲杀于万军来回,杀官兵上百名,阵斩军中名将五位,突出重围,无人可挡。

    关东将军班师回朝时,被一只无名羽箭贯穿胸膛,死于马上。

    黎元举国皆惊,天子下旨,杀此人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无人敢应,皆避皇榜而走。黎元天下皆知,陈布喜怒无常,杀人不择时日。

    时年,黎元,南朝江湖人士出评武林,陈布赫然在列。

    皆评天下第一。

    评语空白,仅有生平事迹触目惊心。

    “国师,若此等人,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该如何。”

    彼时年少尚未掌国的天朝太子问道。

    “天下无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