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最强三代,建文帝靠边站 » 005:真不能改命?

005:真不能改命?

    若无远忧,必有近虑。

    洪武十一年已经过半,也就是说1378年11月1日,老朱的姐夫,天花板级别的驸马都尉离开了,这滋味自然是不怎么好受。

    曹国公家族的荣耀也会在李贞和李文忠陨落之后传到战神李景隆手中。

    接着就是百来年的蛰伏期,还真是一手好牌玩的稀巴烂。

    高开低走,自己最后还被削爵圈禁,坑了建文君,在朱棣老匹夫手里也是没讨到什么好处。

    一个草包和一代雄主做对,结局自然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喽。

    而朱雄英想要成功上位,有老朱的帮扶肯定不行,还要取得文武大臣的认同。

    “活着真累,亚洲圈子是不是都这样,感觉一直是给别人在活。”

    朱雄英长长叹息一声,这可能就是想当皇帝的代价吧。

    需要学习的太多了,而朱元璋这个爷爷就是个最好的学习对象。

    不过他对于子嗣有点过于宽容了,这一点和梁武帝萧衍差不多,不过他更冷血无情,而萧衍那老家伙过得太久最后活活饿死。

    在南朝那个时代,不得不用宗室,别的人都不靠谱,只有自家人靠谱。

    “英儿,你怎么又在发呆?”朱元璋一脸茫然,这孩子自从三岁后就经常发呆。

    如果不是他专门宣御医给这个宝贝孙子检查了身体,反反复复多次确认没病朱元璋才放心了下来。

    这是常遇春的外孙,是蓝玉的外甥孙,更是他朱元璋的嫡长孙,寄托了如此多人的希望,不得不被重视。

    而历史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常氏难产而死,朱元璋扶正吕氏,几年后朱雄英死亡,要说其中没有猫腻这可没人信。

    而朱雄英去世,马皇后不久也是去了。

    十年后,也就是1392年朱元璋寄予重望的长子朱标也薨逝了。

    不久,他的养子沐英也是去了。

    二子朱樉1395年去了,三子朱棡1398年去了。

    熟悉历史的自然晓得1398年朱棡去了的这一年朱元璋也是去了,还真是全家大满贯?

    那么文弱的朱允炆如何能够坐稳皇位?

    很难,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够控制大臣,处理了一大批开国功臣。

    不为别的,就为了心情愉悦吗?不可能的,而是为了维护朱家政权。

    洪武四大案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洪武四大案,是指朱元璋为消灭认为对他的统治有威胁的人所引发的著名四大屠杀案件。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

    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习称“胡蓝之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政治事件。

    朱雄英背后是淮西武将集团,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兄弟们,如果朱标不死,淮西武将自然可以善终。

    而朱允炆背后则是江南士族。

    如果拼母族势力,朱允炆肯定不行,但士族多是读书人,权谋那一套要的是简直不要太熟练。

    而朱标的太子妃和太子次妃也是很有意思。

    一位是开国功臣的女儿,一位是江南士族之女。

    文臣武将的平衡,而朱元璋作为帝王自然是重文的。

    毕竟他自己是个放牛娃,要说他不识字,我朱雄英是万万不信的。

    如果翻开朱元璋的人物关系图,你会发现他有个外公是抗元壮士,不是不过运气好,没有战死沙场,意外逃过一劫活了下来,不然哪来的朱重八。

    而他的外公自然也就是大明扬王。

    这个名号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追封给自己外公的,他只知道自己的外公姓陈,至于名字是什么就不知道了。

    以至于后世一直尊称为陈公。

    话说陈公是扬州人,鲜为人知的是,他除了是朱元璋的外公,居然还是南宋末年的一位抗元英雄!

    当时陈公在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任职,祥兴二年二月,参与了著名的“崖山之战”。

    此战是南宋仅存的精锐和元朝铁骑的最后一站,可惜最终的结局却是兵败国亡。

    以至于日本学者所谓“崖山之后,再无中华”这种言论,朱雄英是嗤之以鼻的。

    那么我堂堂大明是啥?不是中华,没能再造中华。

    而明朝276年日本就一直不安宁,没事就想试探宗主国的软硬。

    这也就很好解释朝鲜为啥在明朝一直是头号小弟,而本子只是二号小弟,反骨仔让他当小弟都是看得起他了。

    而此时联络曹国公府的力量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曹国长公主和驸马都尉二人对朱元璋穷苦时候多有照顾,是他敬重的二姐。

    而洪武年间,朱元璋这一辈的亲属已经是没有几人,有人会说南昌王的遗孀也是。

    从朱元璋对待朱文正和朱守谦就可以看出来了,不是对他们不好。

    而是对朱元璋没什么恩情,再加上朱文正一家是长子,而老朱是他爹妈的四子,这就有点尴尬。

    而他的姐夫也就成了最大的香饽饽,而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得到权势之后压根不乱来,无疑是让朱元璋很放心。

    他的姐夫还是靠谱的。还有就是外甥李文忠,一代名将,还是自家亲属,那赏赐啥的肯定少不了。

    朱雄英自然明白这一点,不过对他来说确实很为难啊,李贞都已经75岁高龄了,朱元璋满打满算也才71岁啊。

    李贞属于是自然老死,寿终正寝。这就很难办,就算是在未穿越前的时代,他们也是对寿终正寝的没啥办法续命。

    朱雄英明亮的眸子顿时暗淡了下去。

    就差指着老天破口大骂了,然后同月他这一世的母亲将会难产而死,这让朱雄英充满了无力感。

    溺水的人看到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就会拼命挣扎。

    这和陷入沼泽的人一样,越是挣扎,越是陷的深,不挣扎倒还好,只是不断看着自己被绝望吞没,这显然是一件更为可怕的事情,会击溃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难道,我真的无法逆天改命吗?”朱雄英喃喃自语。

    “难道我真的就要和熺弟一样体会失去母亲的痛苦吗?”

    “我不要,我不要这样。”状若疯魔,一股戾气冲上心头,直挺挺倒了下去。

    “英儿,英儿,快,快传太医,治不好咱大孙,咱全杀了你们。”洪武大帝嘶吼着。双眼通红,仿佛择人而噬的野兽,他已经不能承受失去至亲的人的痛苦了。

    他是帝王,却也是凡人,有七情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