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最强三代,建文帝靠边站 » 021:常氏家族

021:常氏家族

    “去办事吧,郑国公家里也该高兴高兴了。”

    眼里精芒一闪而逝,开平王啊开平王,假死脱身,咱看你能忍多久。

    你应该祈祷英儿能够镇得住你们让你们服服帖帖。

    不然,咱一个个收拾你们,虽然这样可能会让英儿无人可用,不过外戚远远没有宗室靠谱。

    宗室自然卖力,大宗绝嗣之后,小宗就可以上位了。

    稳赚不赔的买卖,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看朱棣的发家史就知道了。

    “大哥,小妹有消息了。

    是宫里传来的,上位点头咱们才拿到的消息。”

    常升一脸喜悦,可见有希望找到小妹让他们很兴奋,大姐是太子妃,不出意外大外甥以后是太子,然后会是那个位置。

    常遇春早逝(小说中设定为假死)。

    但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大封功臣之时,依然没有忘记这位老伙计。

    常遇春的庶长子常茂被封为郑国公,食禄三千石。

    当时由于常茂年纪尚轻,没有子嗣。

    朱元璋特地强调一旦其有所不讳,则通过“兄终弟及”的方式由他弟弟袭封郑国公。

    这算不算是有阳谋,不得不想到溥仪这个末代皇帝。

    日本出兵占领东北三省,邀请溥仪去担任满洲国皇帝。

    也就注定他没什么权力,更多是作为一种傀儡的存在。

    而他的弟弟溥杰则是和日本贵族女子成婚,在日本的打算下,溥杰的子嗣将来继承满洲国,别问为啥不找溥仪。

    溥仪:你礼貌吗,还不是小时侯被宫女玩坏了,以至于丧失生育能力,这是一生之痛,能不能别提了。

    朱雄英估计会笑着说:我堂弟第一个在故宫登基,怎么我家二手房让你把门槛都锯了,就为了骑自行车。

    这也就算了,你还被人赶出了紫禁城,可真是帝王耻辱。

    溥仪:我可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身份证的皇帝,看你明朝,末代皇帝多惨,自挂东南枝。

    朱雄英:你死于尿毒症,你没有生物能力,你被赶出了紫禁城,你是最大的卖国贼。

    溥仪:我善终了,可见我这个末代皇帝还是有点影响力的。

    “封公者六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子茂授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郑国公,食禄三千石。

    …俱令子孙世袭。

    惟常茂如无后嗣,兄终弟及。”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八》

    意思很明显,你哥俩小心着,咱一定会弄你们的,一个一个处理了,不过老兄弟还是要留个后的。

    在常遇春死后不足三十年,大明帝国在朱元璋的刻意引导下,数场大案爆发,无数人头落地,开国元勋悉数被诛。

    因此,后世有很多说法讲到常遇春的早死,不失为一件幸事。

    不然在朱元璋诛杀元老宿将的屠杀中必然也不能幸免。

    而实际上这种说法有失公允,常遇春的早死确实幸免于难,但是他的子嗣们却未能逃脱祸殃,常遇春的后代皆死走逃亡。

    以至于在明初开国元勋中,名位显赫的开平王世系却没能延续下来,常遇春的后裔下落不明。

    在朱元璋专权的政治环境下,常氏家族在明朝初期统治中心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其悲惨的结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汉朝时的卫氏家族何等相似。

    好在朱元璋并没有对常家斩尽杀绝,常升的儿子常继祖,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的时候被发配到云南临安卫充军。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明孝宗封常继祖之孙常复为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

    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明世宗封常复之孙常玄振为怀远侯。

    140年后,常家才算部分恢复了当年的荣光。

    “辛卯,诏封故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八世孙玄振为怀远侯。

    …俱开国辅运守正武臣,妻封侯夫人。

    赐之诰券,世袭。遇春等佐高皇有开国勋,子孙相继失爵。

    弘治中尝有讼其功者,诏求其裔,各官以指挥使。

    至是上修功臣后,皆侯之使奉四人祀。

    各岁给禄米千石,本折中半兼支。”

    —《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七》

    常遇春为大明开国立下了不世功勋,朱元璋将其追封王爵,儿子又封为公爵,女儿册为皇太子妃,算得上非常对得起常家了。

    可惜随着太子的去世,老朱为了给皇太孙铺路,包括常家在内的开国勋贵们灰飞烟灭,直到百年之后才恢复了世袭侯爵的待遇,可惜可叹。

    不过面子工程做的很到位,不是吗?

    对死去的人的追封影响不到自己的统治,而且还能收买人心,何乐而不为。

    在取得北征的巨大胜利后,明军起兵回程,在当年七月七日,常遇春在柳河川(今张家口境内)暴毙而亡,时年仅四十岁。

    常遇春的死令明太祖朱元璋悲痛不已,他亲自为常遇春在钟山选择墓地,追封其为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又命画匠为常遇春绘制着有龙袍的坐像,造常遇春塑像于功臣庙,位列天下功臣第二。

    朱元璋杀的第一个功臣是廖永忠,然后是胡惟庸,接着是李善长、蓝玉。

    期间还有他们的党羽和相关联的人,也被朱元璋一并除掉。

    和宋太祖赵匡胤一样,怎么发家的就怕别人和自己一样意图取代自己的江山,只不过一个是杯酒释兵权。

    一个是继承人软弱,那就以杀止杀,杀出个朗朗乾坤。

    什么穿越到朱允熥身上,那时回天乏力了好吧。

    吕氏扶正,常氏兄弟不能和朱允熥私自联系,天崩开局,逆天改命可能吗?

    吕氏明目张胆可以玩弄朱允熥,而且被长时间压迫,吕氏很难不会对朱允熥有怨念。

    以为你表现的很英武就可以得到皇位简直不可能。

    没扶正前,朱允炆是庶子,而现在是名义上的朱标嫡长子,你个老二你能干什么?

    除非你杀了朱允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就是逼宫,差不多留个千古骂名。

    而这还是好的结果,朱允炆有势力支持,你呢?什么都没有,还是好好苟着,然后当自己的吴王吧。

    有朱元璋的诏令,不会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