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道门大世界 » 第十七章飞花令

第十七章飞花令

    四下门户紧闭,三人团坐了火盆前。

    苏荷见李长风神色平常,细思前者平日举动并无异常,应该是跟这东西没牵连的。

    至于他从哪里得到的,倒是要好好盘问一番!

    “你可知这东西为何物?”苏荷问了,见李长风果然摇头。

    “我曾在晚枫林书院藏书中得见一本秘籍,上面有一物跟这很相似!”

    当下,苏荷轻声细语的说道:

    “再健全的法律,也有无法约束的人心!这些在我们常人看来威严无比的律法,有人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触碰!”

    “世间有一种职业人,过着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一辈子都被朝廷追杀。”

    “这些人,称之为刺客!”

    苏荷的心并不平静,从小到大在苏家长大,她并不是没有见过社会黑暗的一面。

    可相比有所顾虑,行事尚在框架内的氏族,刺客是毫无顾忌的!

    他们专收他人钱财,刺杀有财有势的人物,是氏族们最害怕的。

    “你是谁这东西与刺客有关?”李长风惊异道。

    “对!”苏荷轻轻点头。

    李长风嘀咕着,“李父生前该不会是做这个的吧,否则外公怎么会将女儿嫁给一贫穷小子?”

    “或许就连苏家都是……”

    李长风猜测着,随即又立即否定,真是这样苏家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安身江州城。

    当下三人,尽皆沉默,各自不知在想什么。

    “苏九麟应当脱不了干系!”

    李长风正想着,苏荷说出了更令他震惊的话来。

    只见她更轻声,怕有人听去,“若只这样,苏家也能摆平!”

    “可这东西,叫做飞花令,刺客飞花令!”

    苏荷语气凝重。

    “飞花令?”

    李长风莫名不知所以,他只知这是古人行酒令时的文字游戏。

    得名于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可这,跟刺客扯得上什么关系?

    苏荷见他疑惑,缓缓解释道:“飞花令者,先提字,故有风、花、雪、月四字,得二十八句诗!”

    “而每一句诗,都代表着一个刺客世家。”

    接着,她说出了让李长风与苏乾震惊不已的话。

    “风、花、雪、月四字飞花令,二十八刺客世家,乃是整个九州大陆最强大的武者力量!”

    “这块令牌上的‘桃李春风一杯酒。’说的正是风字四号的李家!”

    语毕,三人更沉默了,互相间都不敢对视了。

    他们可能,正在接触一个难以企及的隐秘。

    “表……表兄,你们李家该……该不会?”

    苏乾说话,声音都不利索了。

    这一刻,苏荷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她并不知道二十八句诗是那二十八句,现在这个令牌暗暗指向李家,说不定就是李长风某位长辈的遗物。

    李长风见两人怀疑自己的表情,暗自寻思,“从外公交给我时说的话来看,这东西多半是真的,可李家祖上是姓王,与李姓并无牵连。”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并不是令牌上说的那个李家。

    虽然暂时想不清楚,不过这东西可不能承认是真的。

    “哈哈,怎么可能!”

    李长风爽朗的笑起来,“这令牌可是外公给我的,怎么会是什么刺客飞花令?说不定是假的仿造品。”

    对李长风的话,两人顿时信了大半。

    首先是苏九麟给的这点,他不可能说谎,这是随时可以查证的。

    其次,这令牌也就白银打造的,做工一般,他们苏家想造多少有多少。

    否认为假的后,三人谈话的氛围轻松不少。

    李长风与苏乾十分好奇所谓的二十八刺客世家,向苏荷问了个清楚。

    这一点,她也所知甚少,只在残书上看了令牌形状和大概背景。

    说是这刺客世家,各有一手看家的绝活,属于世界上最顶尖的秘籍。

    相传这秘籍,一说是道门的弟子叛逃带出来的,一说是二十八世家派人偷来的。

    不过两者说法,都默认为原自于道门!

    李长风听了,对这个道门更好奇了,他现在也知道所谓道门并不是印刷机构什么的,而是一个势力。

    从这些在这个世界传播甚广的诗词来看,道门创使人的身份,或许与他是一样的。

    “穿越之后走上人生巅峰的事,果然是真的,前辈们诚不欺我!”

    已经有先辈事迹在前,李长风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

    “那现在道门处在何处?”李长风好奇问道,说不定可以去抱大腿什么的。

    “道门,已经是很古老的记忆了!”苏荷摇头。

    凡读过书的人,都会在书籍上看到‘道门’著的字眼,皆会好奇地问‘道门’是什么,得到的结果都是一个消失在历史里文化圣地。

    大陆上有一句古语:天下典籍十之八九出道门,后人所著占一分,皆未流也!

    “一个传播文化的圣地吗?”李长风若有所思。

    抱着将华夏文化传道异世界的心态也好,为了出名流芳千古也罢。那位先来一步的人,确实对这个世界造成极大影响。

    其实苏荷还有一个疑问,爷爷为什么会造一个假的东西给李长风。

    “看样子他也不知道,还是找个机会去问爷爷吧!”

    苏荷想着,站了起来。

    两人在这里也待了许久,告别一声一道离开了。

    “刺客飞花令吗!”

    李长风握着这东西,感觉它的冰凉,此刻有如寒冰刺骨。

    原本只当寻常物,想着李父与苏九麟就算隐藏了什么,也没有过多在意。

    没想到它的来头竟然离奇的大,“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幽幽一叹,将其抛在一边。

    李长风有预感,这个东西,大概率会将他以后的生活带入一个危险的漩涡。

    “努力修行,争取早日能掌握这东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漫漫人生路,一切都要早做好打算!”

    没有经历过死的绝望,是不知道活着的难能可贵的。

    当下,李长风在房间中蹲起马步。

    昨日训练留下的影响尚在,本想着今天大雪天休息一下,不过现在他可没那心思了,满满的都是干劲。

    李父的过往,他可以不必在意,涉及到自己的安全问题,那就是另一回事。

    ……

    江州府的雪灾,历时已有两月,迟迟没有等到粮仓开仓放粮,不少百姓已经揭不开锅了。

    榆柳乡,今早有人发现自家邻居冻死家中,幽幽一叹,“老王啊,不是兄长我不帮你,家中米缸见底,实在分不出你那一份口粮了!”

    当下报了官,引来不小的骚乱,百姓们皆嚷嚷着,“开江州粮仓,救黎明百姓!”

    官府,捕快检查了尸体,确定为饥饿寒冷造成的死亡。

    当下将报案人放回了家,一行衙役把尸体送到停尸房。

    阴测测的停尸房里,放了不少尸体。这些人生前死相极惨,像是被什么野兽咬断了脖子,啃食了面部。

    白茫茫的一块盖布上,凝结着带血的冰。

    差头极为担忧,如今不仅是禽畜遭殃,就连人也……

    现在官府不敢放出消息,下令让这些人的家属对外称,是饿死冻死的。

    恐慌和饥荒,不少百姓逃出了江州府,投奔外府亲戚去了。

    “听说府主大人在的苏家,正准备祭祖镇压恶鬼,希望行之有效吧!”

    差头祈祷着,这个年头苦了百姓啊。

    江州城南,有一户宗族,人数不过千人,只能算是小世家了。

    古色古香的书房里,苍苍白发的老人裹着厚厚的毯子,面前放了火盆。

    “铭泽,让你留意那些逃走的百姓,情况如何了?”

    老人同面前与自己有三分相似的人问道。

    “父亲,那些流民到了江州府边界,几十处出境的路口都有强盗拦路,抢了口粮这些人只得返回来。”

    中年人道,只感叹流年不利,强盗也多了。

    “哼!什么强盗,我看分别是苏九麟老小子的手段。”

    老人怒哼一声道。

    他的儿子不知所以,静悄悄的没出声。

    “几十处出境路口,除非有意阻拦,哪来那么多强盗!”老人道,见儿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怒着抬手要打。

    “真是气煞老夫了,凭什么那老小子的儿子当大将军,老子的儿子像个憨包!”

    老人连打几下,骂道。

    中年人缩着头,不说话。

    “这旱灾雪灾的年头,朝廷怎么可能没有赈灾粮,偏偏到这时候,江州粮仓丝毫未见放粮的迹象。”

    “由此可见,赈灾粮款肯定出了什么意外,无论是苏家私吞也好,其他什么原因也罢,这个责任他们担定了!”

    “苏家阻止流民出境,便是怕这些人到外府去,使赈灾粮的消息传出去!”

    老人能想象到,这个消息让朝廷知道了,苏家还能安稳的做江州府第一世家吗?

    苏九麟儿子的大将军之位,怕也不会安定!

    “如今的重点,是要尽早使这个消息传出去,不能让苏家缓过来!”

    老人腹中谋划,吩咐道:“泽明,派人去暗中护送一队流民出府。”

    能给苏家找麻烦,他自然乐意,例如之前苏家为富不仁,导致天灾降临的流言便是他操纵的。

    不过那老头也很精明,迅速将锅甩给了祖墓恶鬼苏醒,还弄了些道士来装神弄鬼。

    镇压祖墓恶鬼,天灾就会过去,这事别人信,他杜津民可不信!

    “我要让苏家焦头烂额,苏九麟小儿气急败坏!”

    仿佛马上能将苏家拉下马了,老人脸上容光焕发,心心念着:

    “当年老夫靠嫁女给你为妾,才保住了留在江州城的机会,你可想到有朝一日老夫会在你苏家岌岌可危的时候推你一把。”

    原来,多年前杜家与苏家争斗,落败后将权势完全交了出去,奠定了苏家成为第一世家的基础。

    老人尚不知,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有人帮他把消息传出去。

    青浦城,江州府的重灾区,城主多次上书府主,告知危急情况,只换来寥寥可数的钱款。

    无奈之下,青浦城主只得越级上奏朝廷,期望朝廷拨下灾粮救民于水火。

    越级上奏有罪,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