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壶中仙道 » 第四章 玉壶、老蚌

第四章 玉壶、老蚌

    临安城,老街,福运客栈天字号房中。

    赵澈盘膝在床,运气收功。他眉头微皱,对今日的修行效率很不满意。这城内虽然比野外舒适,但他所修持的太和洞天真法五行属水,需要配合江河湖泊的水汽才能地更快提高修为。越是大江大河水汽越盛,效果也就越好。

    赵澈起身打开窗户,眺望着远方。

    临安城实行的是宵禁,现在只能听到打更人的锣声。赵澈不禁有些无聊,忖道:“我不若先在这城中玩耍几日,再去打听一处大河湖泊所在,前往修行。再将丹田水气填满,化作腾云驾雾的神通种子。”

    翌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赵澈的脸上。之前一路的风餐露宿让他显得非常疲惫,昨日难得的休息让他又梦到了在家中当少爷的美好生活。

    赵澈摸了摸脑袋,在房间简单洗漱了一番后,准备在城中好好逛逛。

    城池的街道由青砖铺就,街边的屋舍或低或矮。赵澈一路走走停停,终究是少年心性看到个新鲜物什都觉得好顽。

    沿着街道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座楼阁。赵澈只见那楼阁牌匾上写着“温书”二字,不由心思一动,自离家以来他已好久不曾看书。

    赵澈迈步走入其中,缴纳了几串铜钱后有书阁仆役告知规矩:不可损坏书籍,阅后放回原位,看书期间不可大声喧哗……

    一本本书籍映入眼帘,赵澈环顾着四周古朴的书架,心头激动。

    他抽了一本《大晋江河水脉图鉴》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了解了临安城周边有名湖泊的大致方位。

    午后,夕阳的余晖落在了赵澈的脸颊上。赵澈揉了揉眼睛,合上书本。这城中的书籍比他在家中看的那些杂谈志怪精彩多了,他这一上午在书中学到了不少周边地理、奇闻异事之类的故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

    临近入夜,赵澈灵机一动。他运转真气,整个人飘飘摇摇的向街上走去。待得走到无人之处,他调动丹田水汽,很快的他周身便被云雾笼罩,整个人似幻似真,与环境融为一体。

    赵澈艺高人胆大,却是他准备趁着夜色,看看宵禁下的临安城。

    ……

    城主府,临安城主卧房。

    “夫人你看!”说着一中年男子拿出一只羊脂白玉雕琢的玉壶。

    “这是本城王家,今日给我送来雅鉴的前朝珍玩。”中年男子献宝似的围在夫人李氏身边,殷勤说道。

    “他王家生意开遍全城,酒楼、青楼、玉器金铺。家族之人心思活络,你也不想想这礼收了会不会有什么不妥。”李氏冷笑,有些不屑。她原先是京城尚书府三小姐,什么珍玩玉宝没见过。也不知父母有什么考量,将她下嫁给这么只贪图蝇头小利的家伙。

    中年男子心里发苦,他能坐到这个位置靠的还是自家夫人的娘家。

    “夫人且看!”中年男子口中念叨:“智慧明净,心神安宁。”只见那玉壶壶身白光一闪,瓶口处大放光芒,一缕缕淡蓝色的烟雾飘荡回旋在屋内。

    “好东西!”

    要说这赵澈,也是凑巧。他在城中没头苍蝇似的乱转,见到一座比自家赵府雄伟壮观很多的府邸。仗着自己身有法力,翻过围墙,穿过院落。一路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走了进来,没成想就看到这么一幕。

    赵澈屏气凝神,真气运转努力遮掩自己的身形。

    屋内很快变得烟雾袅袅,那城主夫妇二人置身于烟雾之中,鼻翼微动。

    “还有此等奇物!”李氏只觉自身气定神闲,脑海中平日杂乱纷扰的念头此时此刻都稳定下来。

    “那王家可不知此节,当个寻常物件就给我送来了。这还是我昨日自己把玩时突发奇想,念了句道家真言才发现此物神异。”中年男子哈哈大笑,只觉夫人刚才的怪罪甚是可笑。”

    “又一仙缘,今日说不得得做次小贼。”赵澈刚刚接触修行之事,心如顽童。也不考虑那许多,蠢蠢欲动。但他转念一想,此夫妇也并无作恶,自己偷偷摸摸潜入人家府中也实在不该。便打消这个念头,失魂落魄的离开。

    这夫妇二人一夜未眠,暂表不提。

    ……

    时间飞逝,距玉壶之事已过去三日。这三日里赵澈安安分分,白日里去温书楼学习各种知识。夜晚老老实实的打坐修行,规规矩矩,似是已经淡忘了那晚的所见所闻。

    “走罢,走罢。”他看这城中百姓安居乐业,秩序井然。彻底打消了做小贼的念头。德不立,何以立才,赵澈对这句话感触更深。

    出城!赵澈回想着记忆中附近的大湖位置,延着官道疾驰而去。

    一路鸟语花香,清风拂面好不畅快。不过一旬时光,赵澈来到了一处唤作洞庭的大湖。

    有诗云: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此湖方圆八百里,树木聚集成林穿插在湖上。各种飞鸟珍兽藏于林中,大湖中不时有大鱼飞跃。更是有仙鹤于云间腾飞,大蚌吞吐日精月华。

    赵澈来到湖边已是傍晚,天空中繁星点点,银月高悬。远处湖水似有灵光闪烁,赵澈心生好奇,手掐法诀,运转乘风诀向光亮处疾驰而去。

    那光亮处怪石嶙峋,只见一只半人高的老蚌卧在一块巨石上。蚌身散发点点灵光,一开一合。

    “竟是只产生灵智,随着本能吞吐日精月华的蚌精。”赵澈惊呼!

    他在书中看过,名山大川中有一些年岁悠久,可以吞吐灵机的精怪。就像这只蚌精一样,一身是宝。蚌壳可以研磨成粉精制甲胄、神兵,使得甲胄刀枪不入,神兵削铁如泥。蚌肉可以固本培元,增益真气,当然要说最为珍贵的还是那颗蚌珠,凡人长期佩戴可以延年益寿,修行之人佩戴则可以加快修行效率。

    赵澈心中有了计较,说动手便动手,他暂未习得什么法术,只是从腰间抽出一把宝剑,动若脱兔,向那蚌精杀去。

    一股凝炼的水汽向赵澈激射而来。却是那蚌精察觉不对,运使法力,马上反击。

    锵!赵澈宝剑荡起雾气,轻易的将这水流化解。他持剑刺、挑、撩、戳!将宝剑挥舞的密不透风,水泼不进!好一副江湖少侠勇斗老蚌精的场面。

    不多时,老蚌真气不足,运使不了法术。赵澈寻了个破绽,一剑封喉。取了蚌珠,蚌肉扬长而去。

    ……

    洞庭湖上密林的一处石窟内,火堆上串着一段蚌肉。赵澈狼吞虎咽,只觉一股暖流自腹中升腾而起,丹田水汽更加凝炼。他取出蚌珠,五心朝天,借着洞庭湖充沛的水源开始今天的修行。

    两月后……

    只见一位神完气足的少年郎,虎步龙形的在密林中行走着。他周身灵机充盈,真元激荡,长发拢于身后显得潇洒不羁。

    这两个月里赵澈丹田水汽蓄满结成一颗腾云驾雾的神通种子。玄关一窍也打磨完备,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

    这两个月在洞庭湖的见闻可谓是数不胜数,也不是没见过除老蚌外的山精野怪。但无一例外的是,赵澈因为修为不足的关系,对这些精怪都无可奈何。

    神通已成,去小有清虚天!赵澈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