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团宝被偷听心声,全家都坐不住了 » 第九十四章:蝗虫是神,不能得罪

第九十四章:蝗虫是神,不能得罪

    白城主眼睛豁然亮了:“姜宁能治好这场怪灾?那太好了。姜拯,我特派你作为巡视专差去一趟清水县,务必要将那里的谷灾赈住。”

    “是,城主大人。”

    赈灾之事向来都是刻不容缓的,所以第二天姜拯就抱着女儿出发了。

    来到清水县,他去了县衙说明情况,县老爷立刻笑脸相迎道:“原来是上官到了,看来城主大人还是很体恤我们这些地方的。”

    “哎呦,上官大人啊,您也真是辛苦,当差时候还得照顾女儿,您没夫人吗?”

    姜拯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正色道:“这是我女儿姜宁,此番贵县的灾情还得全靠她赈济。”

    县官没听懂他的话,也不敢多问,但心觉这位上官有点不正常。

    二人来到田间,就看见里正和几个老人正站在地头处摇头叹息。

    “没啥好抱怨的,比起那些颗粒无收的,咱村已经是老天庇佑了。”

    里正说道。

    “咯咯咯……”

    一阵清脆的孩童笑声传来,他抬头就看见一位大官模样的人抱着个孩子正跟县老爷一起走来。待走进了,就见大官怀里的女娃娃长得白白嫩嫩的,身上像是镀了一层奶光,胖乎乎的小肉脸像极了粉团子,长长的睫毛小扇子一样扑闪着,又大又亮的眼睛如同装着星辰。

    看见这婴儿,里正满是皱纹的脸上爬满了笑容。

    这么活泼可爱的小胖乎,简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啊!

    看到里正后,姜宁抿着小嘴笑了,摆动小短胳膊“啊啊啊”摇摆着。

    “老爷,这孩子是……”

    县令解释说:“这是大人的女儿,大人日理万机,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来为我们赈灾。”

    一听说赈灾,农民们都围了过来,你一嘴我一嘴的问姜拯带来多少赈灾的银子。

    姜拯摇头说:“本官并非是来赈济你们的,而是帮你们治疗稻谷之病。”

    里正一摆手说:“大人,这庄稼都快灌浆了,哪里还来得及救?只能等着减产或者绝收了。”

    “可惜这么好的地,这么好的山泉水,也浇灌不出好的稻谷,今年的稻子煮不了多少饭了。”

    【这有什么难的?爹你告诉他们,用麝香,当归,防风,罗勒,地熟黄掺和在一起,再用金银花,香叶,黄芪榨成汁用水搅拌好,倒入稻谷的根茎处就行了。】

    姜拯将施救的方法告诉了他,不管有用没用,淳朴的乡民一听说有法子治疗谷灾都答应着回去准备。

    很快,他们用水桶装上草药,又用瓢将草药水慢悠悠撒在稻田里,晃晃悠悠忙活了一天。

    抽穗期的谷子不需要太多水,很快稻谷就吸收了草药水。

    过了两天,里正跟以往一样来到田间,见田埂上站着一大群人。

    “一个两个不干活围在田头干啥呢?”

    “里正,您快来看,水田里出稀罕事儿了。”

    大家往旁边一站,里正的眼睛瞬间瞪大。

    咋回事啊?

    他心中惊愕不已,稻田一夜之间咋抽出了这么多谷穗呢?

    比受灾前多出五六倍之多。

    放眼望去,稻田里的稻秧粗壮挺拔,而隔壁田里没有浇灌草药的稻秧却依旧病坨坨的,两厢对比太强烈了。

    里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难道是……浇灌的草药有效了?”

    他心里激动,如果把草药全部撒满稻田里,赈济灾荒岂不就有希望了。

    里正赶紧禀明了县令。

    县令其实也不觉得姜拯的草药会管多大的用,如今听到水稻又重新挺拔了起来又惊又喜。

    “果然是宁安城来的大官啊,真有办法。”

    他连连夸赞姜拯,又命乡民们依照上官给出的药方将所有稻田全部实施浇灌。

    清水县的稻子长得飞快,用了草药不过十多天,中空的稻穗便开始灌浆,用手指甲轻轻一掐,就能迸出乳白色的粉浆来。

    照此下去,不发生大意外的话,到秋天来临的时候清水县必然又会迎来一波大丰收。

    想不到灾祸这么快就能过去,大家灾睡梦里都能笑出声来。

    村民们干劲儿十足,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守在天边,生怕出一点差错。

    太阳渐渐升高,甚至一丝风都没有,高温闷热间忽然有人叫了一声:“哎呀,快看蝗虫,有蝗虫啊!”

    “什么?有蝗虫?在哪里?”

    里正慌慌张张的问:“好不容易赈的灾,可不能又飞来蝗虫啊!”

    村民们大惊失色四处张望着,果然看到了漫天蝗虫飞舞的身影。

    “不能扑打。只能慢慢请走。”

    “对,可千万不能得罪蝗神啊!得罪了是要遭报应的。”

    村民们脱下上衣,挥动着手臂轻轻驱赶,生怕动作太大伤到了蝗虫。

    最红蝗虫扇动着翅膀飞走了。

    村民们才松了口气,就地跪拜祈祷起来。

    “求蝗神爷爷开恩,放过我们清水县吧!我们一定会焚香恭送您的。求您不要再来了。”

    ……

    听到蝗虫出现的事情,姜宁眉毛都立起来了。

    来了,终于来了。

    书中所写的蝗虫过境诚不欺我。

    【咳,要说当农民是真难啊!辛辛苦苦一年的收获眨眼的事件就喂了虫子。关键这些人咳愚昧,居然把吃自己粮食的蝗虫当神灵祭拜。】

    【爹啊,相比谷灾,现在的蝗灾更加可怕,必须捕杀。】

    捕杀蝗虫。

    姜拯听了这道心声脸色大变。

    读书人里有“天人感应”一说,人们认为上天有蝗神存在。发生蝗灾,是因为人类做错了事情,蝗神对人类实施惩罚。

    如果这时候捕杀蝗虫,会激怒蝗神,导致更加严厉的惩罚。

    所以,每当蝗灾发生后,民间不仅不会捕杀,皇帝还会主动下“罪己诏”,承认施政错误,请求蝗神原谅;民间会架起祭坛,焚香祷告,希望蝗神保佑人民,祈求蝗虫远离庄稼。

    现在姜宁居然提出要捕杀蝗虫,姜拯心中实在感到惊恐。

    【爹啊,不能优柔寡断,这场蝗灾来势凶猛,我们赈灾的努力很可能会因此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