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宋家族 » 第22章 年节将近

第22章 年节将近

    嘉佑三年,腊月初七。

    过了今天就是腊八,按照之前订下的规矩。

    今天之后,就会封炉,放一众帮闲帮工回家过年。

    当然也要在,结清一年的工钱后才遣其离开。

    方远的几个徒弟,今天也是早早的就收炉清扫。

    上午巳时二刻,便已经将今天的例药,和最后一炉不老丹全开了炉。

    各家官人家人,药店掌柜各自领了自己的份例,有序离开。

    做完一切,还不到午时。几位弟子也就辞别了,方远各自回家去了。

    一般如果到了午时,方远也不介意留几人下来一起吃饭,不外乎多几双碗筷。

    不过方远平日里,除了工作之上的事情。

    不怎么与几人交流,几人只当方远喜静,而非冷漠。

    毕竟每逢节日休沐,方远也不曾亏待过他们。

    除了固定的例银,还会赠衣赠物。

    只是不怎么亲近而已。

    -----------------

    送走最后一位帮工,何财站起身锤了锤肩膀后腰。

    今日过后,正式进入猫冬环节。

    不仅丹房的帮工要派例银放走,家中造屋建院的大工小工也要结清今年的工钱。

    该放走的放走,该留下的留下。

    该告假回老家的,也会一并由边上的富管事一并签发了。

    目前的方府,有四名管家。

    分别是,在方家多年协助管账记事的何财,何管事。

    管理家中长工短工人员往来登记以及各种事物造册的富海,富管事。

    帮助家里联系内外,同时负责采买的赵安,赵管事。

    以及负责掌管,家种家人仆从犯错后惩处,及家中安全的王升王管家。

    自然是分别对应了,府中管钱财进出帐和发放的何诗,管理家中人员大小事务规定的富若凝,以及帮助两位姐姐负责居中传话调和的赵福姬了,以及方远自己。

    简单来看就是这么个流程,富若凝觉得家中少了一幅画,墙上看着空荡,就和赵福姬说。

    是不是该买一幅画,赵福姬也赞成之后。

    会亲自去找何诗商量,商定拿出多少银子去买这副画。

    赵福姬再拿库里给的钱,交给赵管事遣他差人去办这件事。

    买回来之后,要到何财那里报告花了多少钱,在哪花的。

    富海再记下这事谁做的,几时去做的。

    这样,方远的某间房间里就多了一幅画。

    看似繁琐,其实一点也不方便。

    但是方远,为了平衡三位夫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只得出此下策。

    当然,他自己的花销,都是直接单独立一本账,直接找何诗拿钱就行。

    其余人要花钱,就得先请示富若凝,得了富若凝的同意,再去找何诗支取钱财,再告诉赵福姬要办什么事,让她决定遣谁一起去办。

    “富管事辛苦了,午后,我要去城中采买些过年的物料。

    还望富管事劳力记下。”

    何财起身之后,来到富海面前,十分礼貌的说着。

    “何管事辛苦了,你只管去,这般我已经记下了。”

    富海见何财来告假,也不诧异,只是寥寥几笔将这件事记下。

    虽然他们都在府上办事,吃住都由府上出钱出地。

    但自己家人的生活,就不好再伸手往府上要钱,要物了。

    方远或众位夫人如果赏赐了,就算是对他们的褒奖鼓励。

    若是一时忘了,那就他们自己解决算了,也不会去特意报告上去讨赏。

    比如这次,方远和何诗等人,都以为其他人可能赏赐了。

    也就都没有将原本准备好的财货礼物,给吩咐发下去。

    几位管事,只当今年没有服侍好老爷夫人,没有得到褒奖。

    也就各自或是叫家人去买,或是自己找个空挡,去置办各色年货了。

    因为府里分工明确,这些小事也就不会向方远或者几位夫人汇报了。

    而是跟记事的管事说一声,记下便可。

    “嗯?府中不是备下了我等过年的年货了吗?为何何管事还要自己去买?难道不够用?”

    赵管事虽然今天没什么事,但是一般各种场合,都会寻他做个见证。

    就如赵福姬在內府的情况一样,没什么大权,但是凡事少不了她掺一脚。

    因为之前何诗拨了钱下来,让他去买的礼物,所以此事他最清楚。

    只是有没有发下去,就不是他管的了,他也不知道没发下来。

    这就是方远府里,管理上的漏洞了。

    虽然各自的管辖范围比较清晰,但是容易因为交待的不清楚,出现各种疏漏。

    既然给他们买了礼物,他们进来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情。

    照理肯定会发给他们的,可是现在却一直没发。

    帮工帮闲的礼物都发完了,他们的还是没发。

    现在三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亲自去问吧,显得自己太小气了。

    平日里,方远和各位主母,对他们都不薄。

    这点东西,没必要去兜着要。

    不过问吧,回头方远何诗他们想起来,问有没有发下去,结果没发。

    反而衬的方远何诗等不重视他们,失了主仆间的和气礼貌。

    一时之间,三人都有些犯难。

    “我们先不去动那些东西,且各自去买,如果主家问起来我们便说发了,再将东西各自领了便是。

    如果不是给我们的,主家是给别家准备的,过几日自然也会吩咐下来,差人送去。

    里外不过十来两银子的东西,平日里公爷和各位娘子待我们不薄,今日为全公爷娘子们的颜面,失了这十两银子也不算什么。”

    何财最会算账,脑子最灵活。很快便想出一个两全之策。

    “何管事说的有理,正是这般。”

    赵管事也觉得事情这样办可以。

    “呵呵,既然二位都这么觉得,我自然也没意见,就按何管事说的办吧。”

    富管事也乐呵呵的满口答应。

    -----------------

    “何娘子,公爷问家人们的礼物,都备好发下去了吗?”

    何诗正和富若凝,赵福姬三人,逗着方茹、方维。

    却见门外丫鬟传话,方远遣身边的小厮来问事。

    “备倒是备下了,算算时间应该也要发下了吧。

    富姐姐,给各位管事管家以及丫鬟仆人的东西可曾发下了?”

    本来何诗可以直接去问丫鬟袭人,可是想到她可能也知道的不清楚。

    就想去问赵福姬,因为这事具体归她去操作。

    但转念想到,富若凝还在场,不能不顾及她的面子。

    于是就开口问了富若凝。

    “应该发下了吧,此事我也不太记得。福姬妹妹,此事可有吩咐下去呀?”

    富若凝也不在意,甚至还比较享受这种,事事都绕不开她的感觉。

    这种大权在握,总揽全局的感觉,很是让她迷恋。

    如果能把何诗和赵福姬手里的权力,都收归己有,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我也不记得了,遣人去问问吧。”

    赵福姬果然也忘了,不过不是什么大事。转头她就喊来了香莲,让她跑腿去问问。

    “香莲,你去找赵管事问问,给家人们备下的礼物,可发下去了。”

    “是,娘子。”

    果然不出何财所料,没过几天方远就想起这件事了。

    何财能料到,不外乎他知道,方远最是看中家人的感受,轻易不肯让人受委屈。

    在方远看来,你只有把他们当家人看待,他们才会将你,当作家中父母去服侍。

    平日里,可以不苟颜色。但是这些礼节上的东西,一定不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