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丽人行 » 第49章 秘密之所

第49章 秘密之所

    薛蟠不在家,也不知道到哪里混去了,宝钗不方便说话,见面打了个招呼,就被宝玉和姑娘们张罗着去探讨诗词。

    在这些人眼里,贾瑞已经的是大人,此时又是举人老爷,混不到一块儿去。

    贾瑞也觉得跟这些小学高年级孩子没什么共同语言,跟薛姨妈说了一些客气话,表示最近就去江南张罗打火机生意,让薛姨妈耐心等候。然后就告辞,也没再走荣国府院内,就从梨香院的小门出去。

    走了不远遇到出租的马车,就租了一辆,前往舅舅门德海家。

    门德海不在家,跟儿子门鑫林一起去了口马市。跟舅母何氏和表嫂卢氏打了招呼,贾瑞就去口马市找舅舅和表哥。

    门德海在口马市兼做牙郎,门鑫林正跟着父亲学徒。

    此时江南已经有一些类似后世工厂的作坊,开始雇工生产,这就是后来历史上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北方这种作坊也有,但是雇工形式的不多。

    大部分作坊还是用家奴或者官奴婢手工生产,谈不上大工业机器生产方式。

    工人也基本上是传统上的学徒,学徒期间没有工钱,出徒后自立门户谋生。

    牙郎也是学徒制,需要在官府登记,有人做保,出徒后官府发给执照才能开工营业。

    牙郎有口马市这种个人独立牙郎,也有崇文门一代商品集散中心那种大中小牙行,经营各种货物。

    这种牙行其实就是批发商,因为有固定的经营地点,一般被称为坐商。

    那些贩运货物,或者走街串巷、进城下乡的零售商人,被称为行商。

    门德海父子此时没有生意,正蹲在一家大车店墙下晒太阳,无聊地看着市场。见贾瑞进来,两人急忙迎了过来。

    “瑞哥儿,你如今是举人老爷了,怎么能到这种肮脏地方来?”

    “什么举人老爷,舅舅看着我从小长大,我便是舅舅的外甥,哥哥的兄弟。咱们家里人,不讲究那些虚礼。快到申时了,找一家饭铺,我请舅舅和大哥吃酒,商议咱们那天说的生意的事情。”

    中举那天下午,门德海和门鑫林也去祝贺,贾瑞跟他们说了做生意的事情。当时人多,也没有时间,贾瑞只是提了一下,现在他要正式张罗生意了。

    “就在这家大车店里吃如何?这家的饭菜油水足,菜码大。”

    门鑫林提议道。

    “行,就在这里吧。”

    进去点了菜,贾瑞就说了他给舅舅一家人准备的生意:经营针线,方式是批发零售。

    现在没有缝纫机,做衣服都是手工缝制,家家户户都需要大量针线。

    针,也是手工制作的,价钱高,品种少,质量差。

    线,手工纺织,强度差,粗细不一,颜色少,容易褪色,价钱也贵。

    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缝制衣服等布料,针线需求量很大。

    蓝星大工业生产的针线,到了这里就等于倾销,吊打这里的针线。

    除了针线,还有相关的商品,比如顶针,剪子,针线盒等等。

    这些产品本钱小,市场大,利润高,但是又不太起眼,权贵官宦们不容易盯上,适合门家这种小商人经营。

    即使有人找麻烦,凭着贾瑞举人名头和贾家的名号,一般人也不敢觊觎。

    “我采买的都是西洋货,花色和样式多,品质好。此刻一时也说不清楚,不过等货到了,你们就知道一定畅销。”

    酒菜上来,三人开吃,喝了口酒,门德海说道:“瑞哥儿,你出息了,舅舅比谁都高兴。你知道有好生意找舅舅,舅舅更高兴。”

    “不过,不少人家都是因为钱财闹得鸡飞狗跳,最后连亲戚都做不成。所以咱们做生意亲是亲,财是财。谁家有难处,该帮要帮,但是生意上还是要事先把账算清楚。若是因为生意纠缠不清,有了隔阂,弄不好连亲戚都做不成。要是那样的话,舅舅宁愿不做这个生意。”

    “舅舅说的有理,我也是这样想的。货物我来出,你们就在京城提货。头一批货不用你们出本钱,卖出去之后,第二批货拿钱来提货。以后都是这样办理,舅舅以为如何?”

    “你有那么多本钱么?”

    “这个就不用舅舅担心了。”

    “爹不用担心,瑞兄弟如今是举人,便是缺钱,也有的是人愿意出钱。”

    门鑫林说得对,有的是人愿意在年轻的举人身上投资。

    商议了一会儿,贾瑞提出要找一个仓库。

    “一是地方要偏僻一些,周围近处没有人家,平常没有闲杂人等靠近。”

    “二是有道路,车辆可以通行。”

    “三是地方比较大,房屋比较多,可以存放大量货物,不用风吹、日晒、雨淋……。”

    贾瑞说完,门鑫林就脱口而出:“我觉得王短腿那个马厩就很合适。王短腿犯事之后,马厩让官府查抄了。说是要卖,快一年了也没人买。就在下洼子那里,僻静得很。”

    “对啊,那地方我去过,跟瑞哥儿要的差不多。”

    “一会儿就去看看。”

    吃过饭,门德海跟熟人借了三匹马,就前往下洼子。

    王短腿是个牲口贩子,从口外往京城倒腾牲口,生意做的挺大。马牛羊运到京城以后,不一定在短期内就能卖出去,需要有一个临时存放和中转地。于是就在下洼子买了一块地,建了一个马厩,临时在这里饲养牲口。

    因为人畜、车辆经常往来,道路还算不错,车马可以通行,交通问题不大。

    到了地方,贾瑞一眼就看上了这里。

    有三间正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还有带蓬的马厩和羊圈。边上砌墙,就可以当作库房用,放几百吨粮食都没问题。

    后面是水塘,周围三四里之内没有人家,都是大面积的芦苇丛。

    周边这些土地,也可以开发出来。

    虽然是一片洼地,但是如果把水排出去,那就是旱涝保收的良田。因为有大面积的水面,开发成旅游区也有可能。甚至盖成别墅卖给有钱人,也能作成一门生意。

    当然,以现在的生产力,想开发出来并非易事。否则话,离京城这么近,也不至于现在还荒着。

    但是如果把机器弄过来,就不成什么问题。

    “知不知道官府卖多少钱?”

    “好像是五百五十两银子。”

    还好,还承担得起。

    “我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