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新明:从加入靖安司开始 » 第二十九章 不及汝父

第二十九章 不及汝父

    除了靖安司和神策卫之外,看守这偌大皇城的,还有皇家亲军六卫。

    兵部衙门外的廊道上,穿着明亮盔甲,腰间胯刀的金吾卫百户郭在义走过来闲谈:

    “李大郎,听说你们靖安司的那张俨千户,昨日儿栽了?”

    轮值巡视,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得站得挺正板正,站岗站久了,找个文武官员们看不到地方摸摸鱼,摆龙门,是基本操作。

    李新年息还未得知这个消息,留了个心眼,问道:

    “郭百户,他如何栽的,今日我还没去衙门点卵呢。”

    那郭在义看看了四周,低声道:

    “不还是那薛逆的案子嘛?可让那厮把薛焕给追到了,可不知从哪,竟然冒出一个天象境界高手啊。”

    李新年面上惊讶道:“天象境,那他不是人没了?”

    郭在义脸上一副万幸的模样,呸呸道:“人倒是没死,但听说,当场断了一只手臂,还被剃了个光头……”

    李新年“啊”了一声,“这可如何是好?”

    心里却是在想……这踏马可太好了。

    “谁晓得呢……”郭在义摆摆手,又凑过来说:

    “不过这张俨倒是个坚韧不拔的玩意,今天上午顶着个大光头,带着伤来轮值,下午,竟又去找那薛逆了。”

    “这寒门出身的修行高手就是不一样……”

    这时,一身穿绯袍的中年官员双手背后,步履加快地朝这边走来。

    郭在义连忙行礼,道:“拜见曹侍郎。”

    李新年这才知道此人的身份,也跟随行礼。

    这里面是兵部衙门,自然就是兵部的侍郎。

    这曹侍郎路过之时,目光向李新年这边扫了一扫,却忍不住上下打量两眼,立刻停住步子。

    “你父是已故婺县知县李平山?”

    李新年正色道:“正是先父。”

    曹侍郎又盯着李新年看了几眼,叹口气,道:

    “你的长相和你父亲简直一模一样……想当年,我与你父,是同年的进士,也算的是好友。”

    李新年面色古怪,一个孙乾程,一个沈越,一个曹侍郎,怎么父亲这些同学一个混的比一个好,他却只是一个知县?

    还不等他开口,那曹侍郎脸上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恨恨道:

    “你父亲在当年也是一代风流人物,文华天成,有一番大作为,怎么生的个儿子,不诗书传家,竟入了靖安司,当起了锦衣……”

    曹侍郎最终还是没有说出那个字,匆匆离开,带着一副“汝对不起汝父”的表情,只留下李新年在风中凌乱。

    郭在义打个圆场,讪笑道:

    “李兄弟,别介意别介意,曹侍郎这个人呢,平时官声是极好的,算的上是爱民爱兵,就是性格有时候太板正了……”

    迂腐罢了……李新年没有在意,只是好奇他这种性格,是怎么混上兵部侍郎这个位置的。

    过了一会,李新年又远远地看到那曹侍郎,和另一位身穿绯袍,眉骨高耸,气质冷硬的中年男子走过来。

    李新年却认得此人,昨日上午在靖安司衙门时,就见过他一次。

    岳显德,刑部尚书。

    当时史蔚偷偷和自己说,这岳显德,可不是个好东西。

    一个寒门出生的小官,之所以能混到一部尚书,全是靠在宣德元年马逆造反一案中的表现,指认自己曾经的恩主,当时那位权倾一世的内阁宰辅,因此一跃而起。

    当时圣上初继位,岳显德就是靠着“忠心耿耿”,指哪咬哪,成为世所鄙夷的“幸进之臣”。

    所以,当发现这次薛逆一案和当初的马逆有所勾结时,这位尚书就经常去找靖安司的指挥使大人喝茶。

    一旁的郭在义见了,竟乖巧地小步跑过去,腆着脸,不知道献的什么殷勤。

    李新年哂笑下,便转去其他巡视。

    其实夜巡这个差事,算的是上轻松的,毕竟这个年月,朝廷越来越重视对修行者的管控,那种胆敢夜探大内的江湖二愣子,也有好些年没出现过了。

    李新年巡视也只需要巡上半夜,到了下半夜,就有同僚来和他换班。

    在大明门旁,有专门卫夜巡靖安卫休息的里屋,和同僚换班后,便入内呼呼大睡。

    天亮洗漱一番,简单用过早饭,便骑着青鬃马出了大明门,沿着玄武大街一路向南,中间换过几次方向,没多久,就到了他今晨的目的地。

    靖安司,这个在江湖客口里如同恶魔一般的组织,坐落于金陵城中一座小山之上,山名莫愁山。

    李新年把马拴在山下的马厩里,便迈开步子踏上台阶,往这座郁郁青青的莫愁山上行走,路边可以眺望见好几处宅院,小楼,这些都是各个千户办公之所。

    山顶之上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黑塔,那是靖安司指挥使和同知办公的场所,同时也是闻名天下的靖安司案牍库,天下大半的真气法门和技击功夫都可以从这里找到。

    正走入一条通向半山腰的小道,忽然在路边看见那红脸的汉子史蔚。

    满面倦色,正打着哈欠,见李新年过来,招招手打个招呼。

    “刚从宫里出来啊。”

    李新年随口道:“是啊,刚从山牢里上来?”

    莫愁山山牢,不在他处,就在李新年和史蔚所处位置的脚下,这是一座山中的地底大狱。

    一段时间内,靖安司以此闻名江湖,因为许许多多的江湖“好汉”们都被关押在此,每一位靖安卫都必须承担下狱看守的职责。

    也正是因为山牢中关押的修行者太多,靖安司特意调遣了一位宗师级别的修行者坐镇。

    这位宗师的真气源流,李新年还不清楚,但听说是其真气全盛扩散之下,极具威压,有开山断河之势。

    在坐镇山牢之时,这位宗师身上的威压是不间断释放的,以此来镇压狱中宵小。

    但是这种威压同时也是无差别的,境界较低的修行者进入,会感到真气运行不畅,流动受阻。

    也就是这个原因,李新年进入靖安司后,没有第一时间承担起下狱轮流看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