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新明:从加入靖安司开始 » 第四十四章 山茫茫,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第四十四章 山茫茫,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入夜,大江之上寒意更重。

    杨退之把王二狗审完,记录的口供已经送到郑青舟案前。

    郑青舟随意看了两眼,眉间的皱纹愈发深重,此时有属下来报,史蔚和段兰荪已经从那望江县回来了。

    “让他们进来,对了,让李大郎也进来。”

    下属不觉得奇怪,船上的这几天,李新年俨然成了郑千户手底下第一红人。

    三人很快进来,齐齐拱手行礼。

    李新年表情倒还正常,史蔚段兰荪二人,脸上的表情却有些难看。

    这两人刚才和李新年了解下白日他和杨退之打探到的情况,觉得那望江知县林之广不是什么好东西……

    史蔚一张红脸愤愤道:

    “那林之广要千户大人放心,在他治下,在望江县的辖区,现在是一定没有水寇贼人会来侵扰。”

    在他境内,当然没有水寇贼人,因为都跑到九江府乌龟洲了。

    “他还说什么了吗?”

    史蔚继续道:“他说,若是千户大人不放心,可以派一百士卒护送出县境。”

    李新年只觉得有些好笑,这林之广也是一个妙人。

    一百士卒,也就是两个总旗编制的漕运卒的量。

    郑青舟又问,“他难道没有提及临近江西九江府乌龟洲的贼人?”

    望江县,就是南直隶南部最后一个县城了,南面九江府治下的彭泽县。

    史蔚摇摇头,道:

    “小段问过江西省九江府的情况,他就避而不谈,绕圈子说自己不了解,不清楚。”

    不清楚?你望江县和九江府的距离不过六七十里的路程,你和我说不清楚?

    郑青舟也有些气恼,这林之广,纯纯是一口不粘锅啊。

    但是他现在有重任在身,押送饷银之事可不能耽误,没空对付这林之广……

    等到返程再回望江县之时,定叫他好看。

    目前这种情况,只能等赶到江西省九江境内,和九江知府联络,商讨出兵讨贼之计。

    郑青舟深吸一口气,道:“传令下去,趁夜行船,即刻赶往江西。”

    史蔚和段兰荪应了声,便出了舱室,但是李新年却是纹丝未动。

    “说吧,李大郎,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计策,尽管说出来,对这江西省,你应该不会陌生吧。”

    郑青舟用一种玩笑的语气说话,却是主动拉出来一张椅子,请李新年坐下。

    “属下隐隐觉得,船队进入九江之后,面临的情况会比预想的要坏的多。”

    李新年面如沉水,冷静应答。

    郑青舟坦然道:

    “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可是不知道这种感觉的来由,还有……既然带着兄弟们出来了,不能弱了气势,让队伍人心乱了。”

    郑青舟这话说的极对,李新年赞同之余,缓缓提出来自己的看法。

    “属下觉得,事情的根结不在那区区乌龟洲,也不在九江府,而是整个江西省,或者……是金陵城。”

    郑青舟挑了挑眉,问了一句,“怎么说?”

    李新年沉声道:

    “属下在金陵城中时,觉无论朝野,人人都知西南朱贼,却不知江西省的匪患,或者说是知道,但却觉得无关紧要,知之甚少……严重低估了。”

    县城被贼人攻破,一县之长被人逼死……这个事情在靖安司这种部门,却只是被人当成一个传闻故事一般,作为替父报仇的添头……

    虽然已经过去了半年,可是这完全不是这件事情该有的影响。

    郑青舟默然不语。

    李新年继续道:

    “根据那王二狗的口供,乌龟洲那两千多贼人,也是这一年多才聚集的,可是却几乎没有受到我新明官军的讨伐。”

    “而且最近聚集的那八千人,多半也是江西省内的流寇,如此大的规模,新明官军为什么不讨伐?”

    “而我靖安司押送给西南四十万两饷银,有被那伙贼人劫道的风险,这确是很危机……但是谁能保证,江西省内的官军会帮助我们呢?”

    “或者说是,江西省内的贼寇虽然没出现像四川省那般攻城略地之姿,但实际上,已经让省内的官兵自顾不暇了……所以他们根本就来不及管控乌龟洲。”

    郑青舟依旧未出声,但是他心里明白,李大郎的这个说法,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仍开口回了一句。

    “但是总归是要试一试,我手底下的兄弟,可万万不能折在那乌龟洲。”

    说罢,郑青舟又取出一副江西省地图摊开在桌上,先是指了指江心沙洲的乌龟洲的位置,又指了指沙洲东面,一处江畔。

    “知道这是哪嘛?”

    李新年答道:“知道,山茫茫,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苏东坡的小孤山嘛。”

    郑青舟手又往东指了指,问道,“这是何处,知道嘛?”

    李新年瞎答,“大孤山?”

    郑青舟摇摇头,道:“不,这是马当山。”

    “马当山险峻峥嵘,与上游的小孤山夹江相望,犹如长江天堑上的扼喉之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这马当山上,驻扎着一支现成的军队。”

    马当山?李新年忽然就有了印象,当年武汉会战之时,我军严防死守,却有汉奸献了布防图,武汉的门户就在这里被打开……

    回过神,郑青舟继续讲述。

    “那是一只四千人的披甲锐士,统帅者是一位参将,且其中有小半修行者,可以结成真气运行军阵,若是这总兵肯出手,我船队肯定没有任何风险。”

    李新年冷静说了一句,“可是按常理,靖安司的千户是无法调动成建制的大军,除非现在立刻派轻功高手回京求一道文书。”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这种地方的驻军头子,可和南直隶那些文官知府不同,手里握着刀剑的,总是会硬气一些……

    郑青舟摇摇头,道:“我准备亲自走一趟,请那位参将出兵。”

    李新年微微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道:

    “千户,属下以为此举不妥,千户为奉旨办差,亲自请他出兵,未免失了身份。”

    “而且,万一那王二狗说的是假话,贼子趁着千户离开船队之时偷袭,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新明的武官官制其实混乱,随着陈明历朝的改革,各种称呼错综复杂。

    一般而言的千户,在新明一朝,其实类似于现今军官的军衔,不代表实际的官职,甚至可以传承。

    参将,总兵则是有具体职务的官职。无品阶,无定员,但一般而言,地位较高,大多镇守各地,有独属的军队,和独立的防区。一方总兵,类似于现今的一方军区司令。

    但是靖安司中的千户,总旗和一般的武职也不同,不仅代表军衔,还是代表着较为广泛的职权范围,与较高的真气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