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新明:从加入靖安司开始 » 第一百三十章 阁老

第一百三十章 阁老

    李新年远远看着两三位穿绯色官袍的老迈文臣,正相互搀扶着往这边走来,身后跟着一排禁军护送。

    看得出来他们想加快脚步往前走,但是年老体弱,快不了,只能扯开嗓子吼两声。

    从他们身上的官袍,以及杨退之和乔礼的反应,李新年猜测出这几个老官员的身份。

    自己今日竟能一次性见到这么几位内阁阁老,当真是荣幸啊。

    只是不知道这几个是奸党,还是清流?还是双方都有。

    这乔礼又恢复了刚才那副温和知礼的态度,主动走上前,搀扶住中间一位,满头白发稀疏,但是精神尚可的老者。

    “徐阁老,这大冷天的,劳烦您亲自来一趟了。”

    李新年知道此人是谁了,当朝内阁次辅,徐世基徐阁老,同时也是当朝清流一党的党魁。

    但是在世人眼中,此人最重要的身份或许是当今圣上独子,二皇子的老师。

    无论怎么说,他都是那种在新明举足轻重,可以搅弄风云的大人物。

    李新年心中有所了然,徐世基来了,高俨高首辅应该就不来了。

    因为坊间都传闻,这位高首辅比徐次辅的年纪还要大上十岁。

    甚至有这种话本里的笑话,徐次辅就是等着把高首辅熬死呢。

    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合情合理,翰林院这种清贵文流之地,只怕里面的翰林学士对奸党不会什么好感。

    “乔公公也辛苦,都是为君父分忧,下面的人管不住,偏偏要我拖着一把老骨头上阵。”

    徐世基对乔礼和言语色,说出的话语却让他身边的两个阁老神色微动。

    看来这件事情要造成的影响,可能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严重。

    面对徐世基,杨退之也收敛起来,朝着徐世基三人拱手打招呼。

    而徐世基只是目光微微扫过,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跪在地上的官员看见徐世基带着两位阁老来了,也不吭声,只是依旧将手里的奏疏高高举起。

    徐世基望着跪在下面的众人,不禁下意识叹了一口气,他缓缓开口道:

    “世勋,公良,何至于此啊。”

    “国事艰难,内阁没有做好,我们没有做好,上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皇上,下对不起你们,对不起天下的百姓。可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点点地去做!”

    “这个时候,大家不该到这里来,不该惊扰圣驾啊!”

    徐世基声音稳中带颤,有一点苦口婆心,字字皆血的意味。

    那之前一直发言的中年文士,此刻仍是代表翰林院的清流们说话,道:

    “徐阁老,您所说的一步一步去做,要做到什么时候!圣上把大明的江山都交给了你们,北边抵御蒙金,西南江西都有贼寇谋反,东边的倭寇又起来了,而且还有那么多流民灾民,你们这样的话,要我们如何去信!”

    徐世基身侧一个,身侧略显高大,五十多岁的官员出声道:

    “你们这是危言耸听,朝廷怎么就没有去做?怎么就没行动呢?奸党的谭士锜,我本来还不想用他,是徐阁老,亲自劝说圣上和几位阁陈,并亲自到他家去请,才让他安安心心送去浙江的!”

    “再说西南的局势,四十万两白银,和四十万石粮食,不是才刚刚送过去,而且去年去的黄总显,依然打了好几场胜仗,预计今年就可以把朱贼给剿了!”

    “江西的贼寇和南边的灾民,圣上不是答应你们了吗?金川仓的粮食,不是都搬空了吗?”

    这位阁老的的确确是能言善辩,这一通话下来,翰林院这帮文人气焰都嚣张了不少,但是犹有人站出来说:

    “天下连连灾荒,百姓民生凋敝,江西南部分地区竟有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之势……”

    这人直接站了起来望向这大片给皇帝修宫观的工地,望向那边辛辛苦苦劳作的苦力,回过头,有些咬牙切齿道:

    “可受这妖道蛊惑……”

    “住嘴!”

    “张公良慎言!”

    徐世基和乔礼同时出声,把这人的话打断。

    杨退之也知道不能让此人继续把话说下去,在他眼神试一下,随他一起来的缇骑和金吾卫们“哗哗”几声,直接把腰间悬挂的短刃拔出,然后直接上去把这群人给围住!

    有一种你再敢说话,我就不客气了的感觉。

    这张公良也是个有血性的,仍想开口,不过却被身后之人给拉扯住了。

    在这当口,李新年忽然看到一个官吏跑过来,凑到次辅徐世基的身边,在他耳边轻轻说着什么,然后这位次辅脸上的表情有些缓和。

    “世勋,公良,诸位同僚,你们不要激动,我们也知道诸位的辛苦,诸位身在翰林院,可有今日之事,爱国拳拳之心天日可鉴!”

    “诸位辛苦,这几年朝廷确实不太容易,国库空虚,到处都缺银子,我也是才听说,各位的俸禄,已经有两年没有完整地发放过了,有些同僚家中没有余粮,卖字卖画换米求生,整日喝粥吃白菜勉强度日,实在是太过艰辛。”

    “千不该万不该,连官员的俸禄都凑不齐,实是我等内阁诸位阁臣的罪过。”

    李新年听到这里也有些愕然,之前他还和杨退之抱怨靖安司俸禄发的少,比靖安卫们惨多了,两年没有发放过完整的俸禄,这让他们怎么活?

    这些翰林院的清贵,也不像其他衙门的官员,总可以捞去各种油水,他们就靠那点俸禄过活的,没有俸禄,让他们喝西北风去?

    难怪他们今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呢?

    听到当场次辅这么说,下面这些翰林院的清贵们纷纷沉默,鸦雀无声,李新年从他们的表情中,似乎看到了一丝羞愧的神色。

    他们羞愧什么,该羞愧的不应该是他们啊……

    徐世基见到情况有些好转,继续大声道:

    “各位同僚,你们今日先回去,你们手上的奏章可以转给我,我回去就同高首辅,同户部的林尚书商议,待到三月开春,欠你们的俸禄,一定会给你们补齐!”

    能怎么样呢?最后不还是要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