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汉逆子 » 第41章 天下气运

第41章 天下气运

    经过好几个时辰的折腾,直到傍晚时分,汉帝国的第一台‘水力鼓风机’横空出世。

    “陛下,太子殿下真乃天纵奇才也!”

    “陛下,有了这样一台鼓风机,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更可以持续保证稳定的火头啊。”

    “陛下,咱们距离渭水太远,想要测试,恐怕得明日……”

    刘大胡子咧嘴大笑,看上去就很是得意,脸不红心不跳的‘剽窃’了一句儿子说过的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暴躁老父亲大手一挥:“走,咱们这便去渭水边测试……”

    ……

    刘彻亲自坐镇,就在渭水边修筑了一座巨大的营寨,开始没日没夜的‘测试’水力鼓风机,以及刘据‘剽窃’来的‘灌钢炼铁术’。

    刘据则被阿父一脚踢开,滚回太学,‘半工半读’的念书去了。

    上午上课,背诵课文,被打手心;下午去霍去病军营,继续捣鼓战马饲料。

    大汉逆子的日常,再一次变得朴实、无华而枯燥。

    刘大胡子说话不算数,臭不要脸的,之前都说好了要给儿子一些赏赐,结果倒好,赏赐有,不过有点闹心,竟然是五个糟老头子。

    一个姓杨,一个姓王,一个姓崔,一个姓卢,一个姓郑。

    短短半个月时间,被五个糟老头子轮流揍过三遍后,刘据欲哭无泪,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五个糟老头子,怎么说呢,不仅学问高深,还特么的心狠手辣,管你是太子储君还是皇帝的亲儿子,一句话说的不对,piapiapia就是几戒尺。

    而且!

    让刘据尤其郁闷的,还是这五个糟老头子都是死心眼,他用来对付老师石庆的那一套办法,根本就不管用,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绝对不容质疑。

    至于说撒泼打滚?呵,行啊,连一篇课文都背诵不熟,还有脸撒泼?有脸打滚?

    还有耍赖皮、带节奏,偷换概念糊弄人?也可以,来来来,竖子,有本事来单挑!

    天文,政令,农事,钱粮,筹算,哲学思辨,排兵布阵……对了,还有拳脚功夫、骑射与剑道,太子殿下您随便挑,随便选,老夫们随时奉陪到底。

    此外,只要你有离经叛道、狂悖不堪之言行举止,一顿戒尺,分分钟教你个竖子重新做人……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这一日午间,刘据找到太学博士庄忌,生无可恋的前来求教:“老庄啊,您是我见过最睿智的糟老……咳,您是我见过最睿智的老师,请帮我指一条明路吧!”

    “在那五个老贼的手底下,我迟早被打死啊。”

    庄忌还是一副邋里邋遢的样子,大冬天的,穿一身破麻衣、一双破草鞋,每天还要跑到附近的渭水边去凿冰钓鱼。

    听着刘据的诉苦,糟老头子笑眯了眼:“不错不错,终于有人能治住您了。”

    刘据仰面长叹,幽幽道:“老庄,这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啊。”

    庄忌哈哈大笑,邀请刘据去他在渭水边的茅庐去做客,还特意让门下弟子准备了一只羊,说是为太子殿下而庆贺。

    还庆贺……庆贺个屁!

    在庄忌的茅庐里,刘据直接躺平在榻上,都懒得去霍去病军营捣鼓战马饲料了。

    “老庄您看,您看我的这两只手,”他一脸悲愤的破口大骂,“如此心疼的两只小手,都让那五个糟老头子给打烂了!”

    庄忌呵呵笑着,亲自给太子的手上敷了自制的伤药,还不忘得意的炫耀一番:“瞧见没?我自己配制的这伤药,比你们家的还要好上很多。”

    刘据心情不好,懒得理睬:“好了好了,本想在你这里睡一觉,歇一口气,看看你这地方,又脏又臭……”

    庄忌被嫌弃了也不生气,吩咐几名门人弟子宰羊,自己则扛了一根鱼竿想去钓鱼:“您先歇一歇,等会儿请你吃羊肉,喝鱼汤。”

    刘据却喊住了他:“老庄,你知道我老师如今在何处吗?”

    庄忌点头:“自然知道,不过,不要想着让他提前回来,而且,就算您想叫他,他也暂时不会回来。”

    刘据委屈的问道:“为什么啊?”

    庄忌想了想,干脆放下鱼竿,跪坐在刘据的对面,正色道:“今日不钓鱼了。”

    “太子啊,您可知道,给您传道授业解惑的那五个人,他们都是谁?”

    刘据一脸的茫然,没好气的骂道:“我就知道他们是五个糟老头子,死心眼,心狠手辣!”

    庄忌哈哈大笑,看上去很开心:“让您生气的,是既打不过,也骂不过,关键还辩不过,脸皮还没人家的厚吧?”

    刘据点头承认:“嗯。”

    说实话,他其实旁敲侧击的打听过,却始终不得要领,只知道此番刘大胡子给他找来的这五个老怪物,一个杨生,一个王生,一个崔生,一个卢生,一个郑生……

    一听就是‘笔名’,却一个比一个变态,就连他这个穿越者都感觉根本压不住,弄不过。

    “太子啊,您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庄忌笑着调侃一句,正色道:“您可知晓,这天下的文脉之所在?”

    刘据直接摇头:“不知道。”

    说到底,他不过是一条‘九漏鱼’,且还是一个实打实的粗鄙武夫,所谓的‘历史常识’,更多来自影视剧、小白爽文,哪里知道文脉这种高大上的玩意儿。

    “天下文脉,说大了,可能有那么几百条,自殷商以降,各地多有诸侯与部族大户,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自然便能滋养出诸多的名门望族,皆可称之为文脉。”

    庄忌知道太子刘据没什么文化,便开始深入浅出的讲说天下文脉之事:“而往小里说,这天下文脉啊,其实也就那么十几条。”

    “陇西李氏,知道不?”

    “陇西李氏,历经先秦、汉初,名将代出,世代公侯,像什么狄道侯李崇,陇西侯李信,乃至今日朝堂大将如李蔡、李广、李敢等,皆是。”

    “还有弘农杨氏,知道不?”

    “弘农杨氏不以武功显世,族中人丁兴旺发达,厚积薄发,不仅嫡系子弟要读书,就连旁支庶出的杨氏子弟,也必以耕读骑射为荣,名扬天下,不过迟早之事。”

    “还有太原王氏知道不?”

    “太原王氏的先祖乃周灵王太子,这些不知道不要紧,先秦王贲、王翦、王离这些人总该知晓吧?”

    “对了,太原王氏大部分子弟,如今都迁移去了琅琊,这天下便又多了一个琅琊王氏……”

    “……”

    一阵巴拉巴拉,大汉逆子直接听懵了:‘这些知识点我好像都略知一二,可是,为什么放在一起就不认识了?’

    陇西李氏,这个本逆子知道啊,除了李广、李蔡,还有个李敢会被我去病表兄一箭射杀,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还有李渊李世民什么的,好像都是他们家的。

    弘农杨氏也一样,司马迁的女婿杨敝可不就是?还有人称‘关西孔子’的杨震,还有杨修……对了,还有杨坚、杨广、杨林,老厉害了。

    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

    刘据好像还真的明白了一些什么:“老庄,您的意思是说,父皇他、还真的给了我一个大赏赐?”

    庄忌点头:“天下文脉气运有十斗,您这位太子储君,如今已然得了十二斗。”

    “弘农杨氏,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皇帝对您,可还真是舍得下老本啊。”

    刘据听得有些得意:“老庄,这话我爱听,麻烦您多说几句!”

    不过,他板着指头计算一下,不禁有些疑惑:“我说老庄啊,您这算术不行,天下文脉气运只有十斗,我才得了五个糟老头子,咋还就成十二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