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叙春秋 » 第3章 冒充孔明

第3章 冒充孔明

    雨前,蚂蚁搬家;雨后,书生来袭。

    ——“这杨家一院子的国贼禄鬼,蛇鼠一窝,真真可恶,老子杀人,儿子骂人,罪该万死,万死难抵其罪!”

    义愤填膺的京畿附近停机县来的考生,薛岭。

    开初,是为着梁书生被辱骂之事,后来,知道了这杨家被夺爵,上门喷骂的人也就愈发多了。

    “王八缩头不见人,拿这帮人有什么办法。”梁书生的好友成别非一合掌,转身回去。

    梁书生时不时朝别人拱手,意气风发的模样。

    幸得这宁安侯府的匾额已经换成“杨府”,要不然这帮书生非得再寻些什么热闹出来不可。

    “滚出来!”

    “滚出来!”

    “滚出来!”

    院内的杨缓提刀而立,踌躇半晌。

    “大爷使不得,使不得,杀人要偿命,外面书生的贱命,怎么比得大爷金贵?蚀本买卖做不得。”

    燕远拉着杨缓苦劝,那边杨纶拿了把弓来,喊道:“哥哥使不得。”

    “这帮儒驴欺人太甚,你快回去。”

    杨纶道:“这弓箭非得远,那些书生瞧不见,我们射几箭,死几个人,他们就一哄而散了,结识,哥哥只说是燕远心里气不过,挽弓杀人就是了。”

    燕远:....

    杨缓眉毛一挑,观瞧了杨纶一眼,把刀放下,杨纶把弓递来:“用这个,劲儿大。哥哥想必不会,这样,你说,我随意射几箭。”

    杨缓笑着摇了摇头:“不必了,对这些人还用不着这个。”

    他缓缓走到门口,喊道:“我就是杨缓,昨儿那个抬举书生的。”

    门外期初还是嘈杂,也不是何处开始安静,蔓延开来,旋即静成一片。

    “杨缓,你们杨家有罪状十条,一,挑动辽东战事,涂炭生灵。”

    “二。萨尔浒大败,丧我国威。”

    “三。进献狐媚,以致太上皇圣体有亏,不能理事。”

    “四,曲解圣人,侮辱斯文。”

    “五....”

    此时,只见杨府的门开了,杨缓款款而出,好些书生,眼前一亮,如阅秋月,又慨叹:“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梁书生道:“你终于来了。”

    杨缓点点头:“这次来的人有几分意思了。”

    “你...”梁书生看他那不以为然的表情,先是提臂,随后垂下双手,冷哼一声:“不学无术。”

    杨缓扫视了一圈,“你们这些话还不如狗屎,狗屎至少还能用来肥田,你们的话,毫无用处。”

    此言一出,书生们大哗。

    “你你你,事到如今,还要斯文面前喷粪!”

    看一个红温小子指着骂他,杨缓冷笑一声:“你们也配说什么斯文?”

    爆!

    杨缓依旧道:“当年李陵战败被俘,满朝文武,每一个敢替他说好话的,只有太史公为他说话,他这才叫斯文呢,你们?算什么斯文,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虽然杨缓对司马迁对李陵辩解持否定态度,但这个典故还是很好用的。

    确实是安静了一些,杨缓又道:“圣人又说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那我今天就说几句,你们听听。

    “你们说不该打仗,这是不顾边民之苦,只晓一己之私的人才说的话,女真之辈,人面兽心,掠夺我大尧生民为奴,往往十不存一,孟子说君子远庖厨,不忍见死,你们又怎么忍心见他们白白就死了呢!

    “又有的说,这仗不必要,上兵伐谋。我又有一孔之见,两个人在打架的时候,谁又能分辨哪一拳要紧,哪一拳是不要紧的呢?

    “还要说战败,诚然,家父是打了败仗,很大的败仗,子不议父过,只是,打了败仗,应该更加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何以坊间生了这么多投降言论,畏女真如虎,我不明白。”

    杨缓才说完,就见人群里有人冲了过来,吓得连忙往门里躲。

    “揪出国贼!”也不知谁喊了一声,那些书生便一起冲了过来。

    “把门关上!把门关上!”燕远大喊大跳。

    杨缓跑得气喘嘻嘻,一旁的杨衍走来,吩咐家丁道:“他们但凡有谁敢跳梁,格杀勿论!”

    大门被当鼓面敲,响若雷霆,杨纶弯弓搭箭,杨衍忙道:“不可,他们可都看着呢。”他看出来了,这里面一定有他的仇家,见他落到井里,现在扔下几块石头,巴不得他不死。

    杨缓此时叫喊道:“无能狂怒,你们有本事把我家烧了!”

    杨衍觉得杨缓是气着了说糊涂话:“燕远,把他扶回去。”

    “爹,我只怕这事闹不大!”

    杨衍的眼睛忽然一亮,他叮嘱道:“都小心着点。”

    门外的书生们真有烧火的打算,一根火把放下,风滚来助起火势。

    有些人拍手叫好:“好,这次准把他们烧死。”可有些人见情况不对已经跑了。

    瞧见远处烟腾腾的,热气吹来,杨府的仆人、丫鬟门踢踢踏踏,十分忙迫的向后门跑去。

    杨衍、杨缓、杨纶一起在楼上等候着,等着官兵的到来。

    不多时,只听得一路车轮碾来,来了一部水车,沿路跟着好些兵马司的官兵。

    杨衍认得为首的人,是兵马司的顾副指挥。

    顾副指挥端倪这些书生,冷声道:“火烧私宅,都给我拿了!”官兵各个五大三粗,拿这些书生实在容易,有些书生见此情形,脚底抹油,两腿一蹬,运步如飞,按照“见敌而逃为上勇,闻风而逃者为中勇,误听而逃者为下勇”的说法,这些不过是中勇而已。

    官兵按压着杠杆,喷嘴里不断喷出水龙,地下都被淋得湿漉漉的,有些灰尘气吹来,顾副指挥皱了皱眉头。

    “大人,这些书生有的是朝中大人的儿子,侄子,沾亲带故,咱们是不是别拿了?要是得罪了人家,哪有咱们的好果子吃。”

    “那我问你。”顾副指挥望向来人:“杨府这一大家子又是谁的亲戚?”

    来人一愣。

    果然,当杨衍设酒款待顾副指挥的时候,宫里来了个太监,说得了太上皇后的懿旨,来接杨缓和杨纶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