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女帝之下,日月当空 » 第三十八章 纵使良人无觅处,长安居诚大不易。

第三十八章 纵使良人无觅处,长安居诚大不易。

    按狼崽子打探到的,这段时间,那西京留守房玄龄,“旬沐”之期已过,直在皇城之内,始终未曾回府。

    一大早,古地乐便再次去了梁国公府逡巡游弋。

    高日月则揣好了兵器图纸,直奔万年县衙。

    等他到了万年县廨之时,那赵乾正坐在衙前台阶之上,一副惫懒无聊的样子。

    见他来了,站起身来哈哈笑道:

    “高老弟,刚巧今日无事,某便一直在此等你了。”

    高日月一拱手,也笑了起来:

    “多谢赵哥!赵哥真是言而有信之人!那小弟也不跟你客气,咱们先去铁匠那里?”

    “好,某来领路。”

    赵乾当先而行,顺着万年县与东市之间的大街,领着高日月往南城走。

    二人边走边聊。

    “赵哥,其实除了打造兵器一事,小弟还有一事想麻烦赵哥。”

    赵乾扭头看了看他:“说嘛,咱们自家兄弟,无话不可说!”

    高日月笑道:“小弟昨日回去研究了下,想在这长安城里,离你这万年县近些的地方,买个宅院来住……”

    那赵乾闻言脸色一变,着实吃了一惊!

    “高老弟,你是想寻个地方暂居,还是买个宅院久住?!”

    高日月不知道这赵乾忽然变颜变色的,是个什么意思,轻声道:

    “就是买个宅子,不用太大,够住就行。主要是我跟我那管家住,估计还得再买两个丫鬟下人之类……”

    “嘿,高老弟,你刚到长安,就想买房?”

    赵乾连连摇头:

    “某知你身家巨富,可这长安城,岂是你想买宅子就能买的?”

    “啊?”

    高日月看看了赵乾的脸色,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按说赵乾知道他包袱里的东西都有啥,那自然知道高日月起码两万贯家财的身家。

    换算成RMB,两个多亿啊,买啥房子买不起?

    就算长安是京城,再贵能贵哪儿去?

    赵乾见高日月一脸不解之色,嘿嘿一笑,道:

    “高老弟,你怕是初来长安,不晓得这里面的事情吧?”

    “某便给你细说说。之后,你再看看这买宅置地的事情,究竟你要如何决定。”

    赵乾掰着指头,开始慢慢讲起:

    “如今这大唐天下,民分三类,乃是‘贵’、‘良’、‘贱’三种。”

    “这贵人嘛,说的自然就是那些达官显贵了。”

    “之后便是良人,是说没有官身勋职蒙荫之人,但是有房、有地、有家产而无罪罚这种。”

    说到这里,赵乾哈哈一笑,搓了搓手道:

    “不瞒老弟,某也看过高老弟你的过所文书,晓得你该属良人之列。”

    高日月对这个倒是没啥感觉,看就看呗,人家刑警队长查案子时候,看你个身份证件,又是遗失的物证,这能有啥问题。

    笑了笑:“赵哥职责所在、分内之事,应当的。却不知这良人之后,还有什么呢?”

    赵乾见高日月属实不以为意,轻轻拍了拍他肩膀:

    “高老弟大气!咱继续说。”

    “这良人之后,便是贱民之属。无房无产的流、氓之类,因罪没籍的犯奴之流,还有那充杂作役的诸行匠作、乐工、杂耍手艺人等等,都归贱民之属。”

    高日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唐朝再是开明,到底是封建社会,哪里会存在什么人人平等的事情。

    “高老弟既是‘良人’出身,尚需寻一家在城中有根基产业的户主,请其代为申报,取得这长安的‘手实’(注一,见后),也就是申报的文书,交于当坊里正。”

    “那户主呢,其实也便算作是你的保人了。你若有漏税不法之事,他便要代为缴纳承责的。”

    “之后,里正会负责‘团貌’的步骤——拿着‘手实’,来核实你的情况——勘定你的身份、由来、年纪、体貌特征,还有应该的缴税服役之数等等。”

    “里正将‘团貌’完成,你要缴了入籍的相关费用。”

    “然后他会上报县衙,由‘户曹’官核准存档,再发给你新的‘过所’。”

    “这样,你才算是有了长安城的良人身份,才能在这城中添业置产。”

    高日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这就是外来人口,办个长安户口的官方流程呗。

    赵乾又道:

    “而这置业之事,也不是可以随便胡来的。”

    “《唐六典》有规定,‘良人三口以下给一亩,三口加一亩’;‘贱口五人给一亩,五口加一亩’。”(注二,见后)

    “这就是说,三口之家的良人,可以住那一亩地大的房子。若是贱民,只能五人住一亩。若是过了此数,便是违了唐律,要挨责罚的!”

    看了看高日月:

    “高老弟,你如今可有成家?或是有婚约在身?家里还有什么人在么?会来与你同住不?”

    高日月摇了摇头:

    “小弟于婚事倒是不急,家里也没给定亲。家中母亲独居,倒是未曾说过迁来此地的想法。我父亲……”

    想了想自己那做了净坛使者的爹,慢慢道:

    “我父亲常年在外,居无定所,多半也是不会来和我同住的了。所以这长安城里,就我和我那管家一起。”

    赵乾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摇了摇头,缓声道:

    “似此说法,你这岂非孑然一身?去府衙提出‘申牒’之时,多半是难以通过了。”

    “没有府衙出具的允许买地的‘文牒’,若是你私下里买卖,一旦被查出来,那可是要‘财没不追,地还本主’!”

    高日月一听,皱了眉头:

    “赵哥,这就是钱款罚没,买卖推翻不认的意思吧?”

    “不错,就是如此。”

    赵乾见高日月撇起嘴角,颇为忿忿不耐的样子,心里觉得有些好笑。

    暗道这孩子,看着说话好似人小鬼大,终究年纪不高,又是外来之人,于这长安城中之事,所知着实有限。

    以为自家手里有些钱财,便能在长安买房落户了?

    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哟!

    指了指路边的坊墙又道:

    “不光买有规定,便是卖家,亦是诸多限制的。”

    “按了规矩,‘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己亲邻买卖’。就是说,想卖房子,要先问过亲戚与邻人才行。他们都没有意见,那才能卖。”

    高日月一听,眼睛不由瞪了起来!

    咋卖个房子,还得邻居通过?这又是什么奇葩规定?

    他刚要说话,赵乾呵呵一笑,抢声又道:

    “这还没完呢,《杂令》中又有规矩,凡家长在三百里内,子孙不可擅卖土地,否则也是要‘地归本主,钱财罚没’的!”

    高日月此刻,已经把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轻轻拍拍脑袋,叹道:

    “这都什么规定?怎么这般复杂啊……”

    那赵乾见他烦恼,哈哈哈笑了起来:

    “高老弟,这长安城里,哪是那么好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