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十六国的白夜 » 第13章 石渠阁下的比试

第13章 石渠阁下的比试

    “你可是和殿下说好了,我只要参加这次比试就行?”陈老头紧张兮兮的低声问着身边的文熠。

    后者不耐烦的说道:“是啊是啊,殿下说了,你只要尽力便是。”

    “比试完了之后,你就能成为王府的医师了。”

    老人这个问题已经问了不下二十遍,文熠是真的快忍不住了。

    听他这么说,陈老头深深吸了口气,挺起胸膛往周围看去,顿时又佝偻了起来。

    “怎么……怎么这么大阵仗。”

    他颤着声音说道。

    几人所处的地方是未央宫的石渠阁下庭园,这里现在起码聚集了百余人。

    许多人都提着药囊,背着竹箱,作医师的打扮。有的人身边站着衣着华丽的贵族陪伴,有的则没有,他们每一个都是冲着替秦君苻健看病来的。

    只不过来的人实在太多了一点。

    总不能让病恹恹的苻健挨个见这么些人吧。

    于是,秦国皇室不得不举办了一场位于石渠阁的比试,用来甄别医术的高低。只选前五位医师进殿替苻健看病。

    现在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主考官的出场。

    “叔公,你能行的,不要害怕。”乔夭在替陈老头打气。

    陈老头没有回话,像是进入了恍惚的状态。

    他左顾右盼,嘴里只是一个劲叨叨个不停。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那边那个不是徐家的人么?那个是张家的人吧?还有那不是‘素问经注’的作者么?”

    “我这一把年纪了,跑来这儿丢什么人啊我。”

    文熠没有理会担惊受怕的老人,这一趟来不过是走个过场。

    现在陪在陈老头身边的只有乔夭和文熠二人,桓伊和桓石虔这对表兄弟一进未央宫就不见了踪影。

    想来是执行他们自己的计划去了。

    眼下老人这里的比试并不重要,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

    文熠也在游目四顾,他在这一大帮嘈杂的人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鲜卑女人。

    依然穿着一身白衣,正站在一位老人身边说着些什么。

    老人的态度极为恭顺,不住的点头。

    而在两人旁边的是一个留着满嘴络腮胡子的华服年轻男子,这人文熠也认识。

    正是当日自己高呼救命的秦国卫大将军,如今已经进位三公之一的太尉苻菁。

    而那个白脸的鲜卑男人却不在场。

    文熠明白了这么多天对方也未曾找上门来的原因。

    看来鲜卑人也不止一条道路可走。

    ……

    太阳渐渐升至最高处,午时已到。

    尽管此地风景宜人,流水潺潺。可是在这般烈日炙烤下,人们还是有些骚动起来。

    便在此时,身赭色礼服的主考官员出现在了挑台上。

    与他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个文熠最不愿再见的人。

    昔日的淮南王,如今的大单于——苻生。

    时隔大半年,他的个子似乎又高大了一些,站在那里,天生便有一种睥睨天下的霸道之气。

    只是他的样子依然带着一种张扬的野性,嘴角挂着残酷的微笑,仅剩的独眼扫视着阁下众人,没有人胆敢与之对视。

    文熠也连忙低下头去,想要避开对方的目光。

    他去年的身份不清不楚,还参与到了东海王一案的调查中,与苻生照过一面。谁也不知这苻生还记不记得自己,更不知道被他认了出来是个什么后果。

    文熠不想试,也不敢试,他把头埋的很低,低的好像要藏到自己胳肢窝里。

    不知是不是心有所想而生感应,文熠似乎感到那灼热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停了一会儿。

    好在之后并无任何异常发生,主考官员在苻生落座之后,便大声的宣布了比试开始。

    “所有无关人等,请到庭园外静候。”

    随着他的声音,那些陪同的人纷纷往庭园外走去。

    文熠也带着乔夭准备离开瑟瑟发抖的陈老头。

    “别怕,瞎整就行。成与不成,您老人家往后都是东海王府的人了。”

    文熠最后对老人安慰了一句。

    ……

    建章宫承光殿内,丞相雷弱儿正在与桓伊会面。

    其实桓家早在桓伊北上之前,便已经联系上了雷弱儿。

    只是雷弱儿说什么也不愿意和桓家密使私下会面,非要选择在承光殿尚书台的办公场所相见。

    正因如此,才让桓伊等人大费周折。

    可这正是雷弱儿老道的地方。

    无论如何,如今秦晋两国还是敌国。他既需要和晋国结盟,又不可对晋国失去了提防之心。

    选择私下见面,难保不会中了桓温的离间之计。

    便是一时无碍,将来燕国退兵,桓温也极有可能拿这事来作文章。

    所以他唯有选在这承光殿相会,才能两全其美,于公于私皆不会留下话柄。

    方才桓伊已经说完了场面上的客套话,也把桓温要他转达的意思如实告知了雷弱儿。

    对方沉吟半晌,才回话道:“征西将军的意思,我已经明白。”

    “只是如今我国境内刚刚经过饥荒,府库里的存粮尚不足以支持用兵,唯有等到今年秋收之后才有足够的粮草。”

    “我以为,征西将军若是想主动进攻燕国,只需从襄阳出兵北上洛阳,我秦国自会兵发轵关,以为呼应。”

    桓伊躬身道:“雷丞相不要忘了,如今燕国重兵聚集在中州一带,他们的首要目标定不是强渡长江南下攻晋,而是先要占据关中之地。”

    “恕在下斗胆,私以为秦国并没有太多选择。”

    雷弱儿呵呵笑道:“我秦国至少有两个选择,一是让出河东弘农一带,据关死守;二是如齐国段家一样奉鲜卑慕容为主。”

    “只是我们这般做法,潼关可就暴露在了燕国刀兵之下。到时燕军南下之路通畅,晋国想必也不能独善其身吧。”

    俩人说来说去,却原来争的是一个主辅之位。

    桓温和秦国谁都不愿意当这个挡在前面的肉盾,双方都想以对方为主,而自己只是从旁协助。

    桓伊暗叹了一口气。

    两国谈判向来不是什么一言而决的事情,谈上个把月那都属于快的。

    看来如今与这雷弱儿的谈判,就要花上不少时间。

    桓伊在心中想着:好在如今已经和雷弱儿搭上了线,往后不用再畏畏缩缩的假借送医师入宫之名。

    这场谈判不知会持续多久,瞧雷弱儿现在的样子老神在在,看起来似乎并不担心秦国未来的命运。

    可桓伊心中明白,他主公桓温等的起,丞相雷弱儿等的起,燕国大军却等不起。

    留给雷弱儿和他晋国讨价还价的时间不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