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1983年小山沟创业路 » 第六十二章 一朝回到解放前

第六十二章 一朝回到解放前

    薛成龙把张木匠手里的活快做完的事跟薛父薛母说了,他们知道这事就说等倒腾完柴火,就去他家,让张木匠给打制家具。说实在的其实大家就等这林场封号,林场封号大家就可以休息了。

    薛父、薛母还有其他人都是连轴转,已经累的不行了,其实都是在坚持着,他们就是等着封号的时候。

    封号就是把林场把柴火号给收了,整个林场也封山了,林业局的采伐也会一起停止,不许人再进山了,薛父他们也不能再上山拉柴火了。

    封号那天,薛成龙看到了小张干部,他们专门跑到检查站收柴火号,把薛成龙手里的柴火号收走了。这柴火号被收走了,倒腾柴火的活就结束了,起码今年是结束了。其实就是柴火号不收走,也会作废,因为之后检查站不再运柴火了。

    薛成龙和小张干部聊了一会,他告诉薛成龙别忘了招工的事,最好是三月份的时候有个回话。还有明年还可以找他弄柴火号,但是木材号他不会再给薛成龙了。

    最后,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在三月前给个回话,好让他有所准备。

    这次从柴火是全员去送,然后回到薛成龙家,薛成龙开始发钱。

    陈家三人每人都有四十二的收入,陈家三人拿了钱特别的高兴,以往卖些野味也就够三人吃吃喝喝的,攒不下什么钱。这次三人挣了一百二六元的现钱,你说能不高兴么!

    第二多的是大哑巴,大哑巴也有三十八块的收入,拿到钱也是合不拢嘴。

    其他人都是二十到三十不等,就老贺头最少,因为他来的最晚,满打满算也就是干了十天,拿到手的钱也就是十块钱。

    大家拿到钱都乐呵呵的回家了,但是大哑巴没回,他把钱塞到自己的棉衣里,继续睡牛棚了。大哑巴也不打算回自己的房子了,他还是喜欢牛,所以他还是要睡牛棚。

    老贺头的行李也搬下山了,没地住了。薛成龙安排他去住大哑巴的房子,这样大家就都有地方住了。

    剩下的就是还车,就是租的那两辆架子车。

    那两辆架子车也给人还了回去,算下来,租了四十四天,各给了二十二块的租车钱。这时候,给钱才是最实在,用了这么长时间不给钱实在是说不过去。

    而且,这车胎也是被扎过多次了。这些车都是老爷车了,这车胎磨损的都挺严重。遇到个尖锐的树枝,不可避免的就会扎漏气。薛成龙购置的打气筒和补胎工具就派上用处了,也算立了大功。

    其实,手电筒也是立了大功的。手电筒可以照的更远,让视野更好,走山路也就更安全。手电筒都是走山路用,到了平路就换成马灯,只要是省电池。

    反正以前置办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也是缺一不可的。

    这都不说了,咱就说挣了多少。

    算下来,这一冬天卖木材挣了八百三十六元,这一冬天也算是没白忙活。记住,这只是挣的现金,那些置办的东西可不算在内,比如牛车、油锯、棉大衣、工具等。

    这牛车就将近一千块,你说是不是赚翻了。

    还有那二方的木板,就在屋后放着,其实差不多有四方了。反正林场在这里查的不严,手里有二方的木材票,林场的人也不会真的认真核算的。毕竟这里还是属于林区的村子,大家多多少少弄些木材,只要不是太过分,林场也不会追究的。

    现在的家具其实是和木材票绑定的,如果你打制的家具没有木材票,也是会被罚款的。所以如果村里人要打家具,都会去林场买个一方的木材票,其实是用一方半或两方的木材打制家具。

    薛成龙当时买了八方的木材票,其他的六方木材票已经倒卖了,当然了倒卖的木材其实更多。

    其实算下来,这一冬天倒腾柴火实际上应该是挣了两千三百多,只是挣到的现金八百多而已。如果把牛车和木板卖了,那就有二千多了。

    不过,这些东西是不会卖的。牛可以用来耕地,木板用来做家具的,都不能动。

    加上这秋天编土篮子卖的钱,这一秋一冬挣了一千一百七十元现金。

    现在政策放开了,只要你有挣外快的方法,再认干,真能弄到钱。

    其实大家都知道卖柴火能挣钱,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车,没有车就挣不到这个钱。有的人有车,但是不舍得投入那么大的本,所以就挣不到这个钱。最重要的是大家不用下大力气就能活的挺好,毕竟这里的地多,都在期望明年地里有好收成,更挣到倒腾柴火的钱。

    只有那些真缺钱的人,还能下血本、下苦力的人才能挣这份钱。

    村里也有几家拉柴火,他们挣了几个零花钱就不愿意吃苦了,只有薛成龙家坚持到封号的时候。也就是这种死命的干,才有这么丰厚的收入。

    当然了,这里还是最应该感谢小张干部。因为小张干部卖给薛成龙两张长期有效的柴火票,虽然这两张柴火票花了一百五十元,但是真的物有所值。

    这里算的是薛父薛母赚的钱,薛成龙赚的钱还没算呢!

    薛成龙有些钱补到买牛和买柴火号、木材号了,但是薛父给补回来,没占薛成龙的私房钱。

    所以,薛成龙这些日子挣的钱有这几项。

    卖灵芝的六百二十元,倒卖水泥的水泥的一千五百一十,卖汽油的四十,王八蛋司机身上的八十,这是二千五百五十元。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倒卖水泥的事就这么过去了,薛成龙也没再听到什么风声,所以这些钱薛成龙就心安理得的收着了。

    按照和薛父薛母的约定,这倒腾木材的钱归薛成龙的小金库。薛成龙一共倒卖了六方的木材票和十六方的木材,一共获利一千八百。这木材票是用猎枪换的,那猎枪是一百买的,所以薛成龙一共获利一千七百元。

    其实倒腾木材就是那几天晚上,几天就挣了一千七,你说这倒卖木材得多挣钱。反正挣得够多了,再加上怕出事,所以就适可而止、急流勇退了。

    之后,薛成龙又倒腾麦芽糖、蜂蜜制品、冬储菜、野味、山货、干货、酱菜、豆芽、豆腐、粉条啥的,也是没少挣。薛成龙供应三个食堂,光冬储菜一个食堂就能挣个十块钱,其他的零零碎碎的也能抽成十块钱。所以一天时间薛成龙在一个食堂能挣到二十块,三个食堂就是六十块,半个月薛成龙已经挣了九百块钱,预计还能一直挣下去。

    供应林业宾馆一天能挣十块钱,供应了十三天,挣了一百三十块,预计也能一直挣下去。

    供应师院食堂一天能挣十块钱,供应了六天,挣了六十块,预计没法继续挣下去。

    给师院安装玻璃,他们给的预算是一万八,预支了八千。薛成龙计算过,这安装玻璃的活满打满算成本也就是八千,也就是说等这个安装玻璃的工程完工了,自己能赚一万。当然了,这一万还没拿到手,所以只是预计而已。这个工程按照现在的进度,在大学开学的时候就能完成,他们正月十五那天开学。到时候薛成龙就能拿到钱了,不过这得等。

    薛成龙现在应该有五千三百四十的存款,薛成龙也算是有着一笔巨款了。

    可是,薛成龙的这些存款很快就没有了。因为师院的张主任又找到薛成龙,让薛成龙去去采购一万元锅炉用煤,等到师院开学的时候用。而且给的价格是市面上最高价,如果薛成龙能弄到计划内的煤炭,就能大赚一笔。就是弄不到计划内的煤炭,采购平价煤也能赚不少。

    因为有了安装玻璃的合作,所以薛成龙也就爽快的答应了。只是这次张主任告诉薛成龙因为是在放假期间,会计出纳都不在学院,只能是薛成龙先垫资,等会计他们回来再结账。之后薛成龙按照张主任的指引去县里煤场找了一位大胖子经理,在他那在他那批了条子,可以买到计划内的煤炭。薛成龙按照张主任的暗示,给了大胖子经理一千元的好处,然后用四千元购入了所需的煤炭。然后再大胖子经理的帮助下花了三百块雇了大解放,把这些煤给拉了回来。

    等薛成龙带着几辆大解放兴冲冲的去煤场拉煤的时候,煤场的管理员看了看薛成龙手里的批条,直接来了句“又来一个上当的!”

    这句话直接把薛成龙干蒙了,什么叫“又来一个上当的!”

    在派出所里,薛成龙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原来这大胖子经理已经用这种方法骗了很多人,派出所的人也在找这个人,可是等薛成龙带公安去大胖子的办公地点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去楼空。

    薛成龙真的慌了,这五千可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怎么一下子就没了,真的就没了。

    派出所没抓到人,薛成龙这个倒霉蛋只能是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公安就让薛成龙回去等消息。薛成龙知道自己这回是栽了,而且还是莫名其妙的就栽了。

    等薛成龙回去找师院的张主任的时候,张主任还埋怨薛成龙把事情办砸了,让保卫把薛成龙赶了出去,连安装玻璃的活都不让做了,不让薛成龙再登师院的门了。

    张主任还扬言,让薛成龙爱哪告哪告,一个破二道贩子没人会理你,而且连合同都没有,就是告到法院,法院都不会受理。

    薛成龙很真去法院问了,给人家几包好烟,人家才回答薛成龙的问题。他们告诉薛成龙,像这种情况还真不受理。一个是薛成龙连个体户都不是,不具有承接工程的资格;另一个就是薛成龙与师院连合同都没有,空口无凭根本打不赢。而且薛成龙在师院的还有八千块的预支,如果师院再追究下来,薛成龙还要去还这八千块。

    妈的,薛成龙这次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银行的存款一下子清零。而且,薛成龙还要祈祷师院不再追偿那八千块的预支款。如果师院继续追究,薛成龙哪有钱还,这个可是一笔巨款,把家里的那些家当全卖了也不够还账的。

    但是,薛成龙有购买玻璃的单据,有运送玻璃的单据,有给那些大学生发工资的单据,法院的人告诉薛成龙有了这些单据就不怕师院追偿那八千块的预支款。但是,这承揽玻璃安装的工程,还是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所以薛成龙最后还是赢不了。

    最后,薛成龙拿着那些单据又去师院找了张主任。之后在友好的氛围中,薛成龙把这些单据交给后勤的会计,然后预支的八千被抹平了。至此,薛成龙和师院就再无瓜葛。

    薛成龙这次是认栽了,与张主任和平解决此事。薛成龙没有想过去闹,去上访,他深知民不与官斗,自己去闹也是自取其辱,还不如就此了结,然后各走各的阳关道。

    虽然薛成龙感觉到是张主任把他给涮了,把他弄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是又能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只能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吃亏也得受着。

    如果闹开了,不但在师院的生意泡汤,就是其他的生意也得完蛋,毕竟师院的级别高,说话硬气,他一个后勤主任的级别都比县长还高,在镇里歪歪几句嘴,他自己的生意就全得没。

    咱惹不起,躲得起。咱远离你,再也不登你的门行了吧!虽然不想说,但是还是要说,真的祝愿这张主任一辈子呆着农村,永远也回不到城里去。

    薛成龙折腾了两天,钱没挣着还把自己的本钱全搭进去了,你说气人不?

    幸好这事没有牵连到薛成龙和加工厂食堂的供货关系,要不那真就是万劫不复了。薛成龙骑着车去了三个食堂,他们对薛成龙态度一切正常,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薛成龙这才放心下来。

    这三个食堂的供货合同才是聚宝盆,这短短半个月就挣了九百块,如果维持好关系那自己不得挣个万元户。供给食堂就冬天最赚钱,夏天其实不咋赚钱,因为菜便宜,自然赚的就少了。

    之后去了林业宾馆,自己也可以在那正常的售卖野味,这才放心下来。

    薛成龙回家的时候一会自怨自艾,心疼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本钱,那可是五千多块钱,干什么不好?都可以买两辆手扶拖拉机了,可以在小张干部那买两个招工名额了,可是最后一夜之间咋就没了呢!

    一会又自己安慰自己,别往心里去,没了就没了,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可是自己心里就是过不去那个坎,最后薛成龙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自我反思,问问自己到底为啥就丢了五千,还把玻璃安装的工程给丢了。

    痛定思痛得找原因,不能这么稀里糊涂的就栽了,还不知道是啥原因。

    首先先薛成龙先检讨,这次购买煤炭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煤炭行业自己不熟,甚至都没咋见过煤,更没用过煤,里面的道道真的一无所知,最后蒙着脑袋闯进去,那不就是找死么?

    还有就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润,没有进行打探,没有调查,急匆匆就把钱付了,这其实就是自己找死。

    还有薛成龙觉得他太相信人了,被人说啥信啥,这在对外交往中跟找死也没区别。

    还有薛成龙没有留下足够的证据,连纸片子都没留,这样就和外面的人做生意,这和找死也没区别。

    还有薛成龙自己单打独斗,在外面势单力孤,关键时候一个帮手都没有,这其实也是找死。

    其实还有一个隐痛,那就是身份的问题。

    薛成龙是个农民,跟城镇的人做生意没名没分的,和正规的单位做生意没法公对公的做账。就是一个个体户也比薛成龙强,起码有做生意的身份。这个一时半会还没法改变,只能慢慢的来。

    但是,其他的方面要做出改变了。第一个就是不做不熟悉的事情,只赚眼前能看到的利润。第二个就是不再垫付资金,垫付的事情决不能干。第三就是对任何人都要防着一手,不要太相信他人。

    最后那就是找个人帮自己,薛成龙有几个人选,一个是大哑巴。虽然大哑巴不会说话,但是他踏实肯干,做事利索,是可以相信的人。但也是因为不会说话,薛成龙怕他跟着自己帮不到自己多大的忙。

    另一个人选就是陈老大,这人憨厚,吃苦耐劳。但是这家伙不咋爱说话,不知道能不能帮上自己的忙。

    还有就是陈老二,这家伙脑袋活,脑筋转的快,是个好帮手。但是就怕这人不受控制,最后单飞了。

    就是回到家,薛成龙还在考虑这个问题。当然,薛成龙并没有把亏钱的事说给薛父薛母,就怕他们担心。还有就是他们如果知道了,就不会让薛成龙在外面瞎糊闹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家修理地球。

    薛成龙修理地球都修理腻歪了,才不会再修理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