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在诸天历劫成道 » 第14章:推行新政,朝堂交锋

第14章:推行新政,朝堂交锋

    易飞所言说的分封之法,并不多么高明,只是在原本的分封之法上做了些权利的限制和责任的划分而已。

    比如要求各派保证普通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不许乱杀无辜。

    还要求各宗派每年要向中央朝廷提供多少兵马,这既是要保证中央朝廷和地方势力之间的联系,也是为了给普通人带来更多的上进机会。

    但整体而言,这却是限制修行者肆意妄为,给众生百姓带来更好生存环境的大变革。

    其实即使没有分封,大乾更多的也只是名义上的统治九十九州而已。

    想想就能知道,在这样一个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大乾力量顾及不到或者力量不够强的地方,恐怕早就被各地方强大的势力明里暗里的给掌控了。

    所以,开启分封制,从实际利益上来说,大乾的损失并不大,甚至可能还会迎来一波税收大爆发。

    唯一的威胁,可能就是各地方宗派势力从此成为了诸侯势力,拥有了随时反叛的名义。

    但在这样一个个人伟力无比强大的世界,这个名义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分封这个政策无论怎么限制和改变,本质上都是大乾朝廷对各地方宗派势力的一种权利和利益的转让。

    易飞之所以上来就做出这么大的牺牲,除了想要更紧密的团结和驱使各地方势力为大乾去开疆扩土、改变世界之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别看易飞实力高强,且还是大乾的皇帝,但他能够驱使的力量仍然是大乾很有限的一部分。

    靠着这一部分力量守成尚且有余,但若是想要做些什么,那是很难的,甚至是他自己根本就决定不了的。

    在大乾的朝堂上,其实有两股力量一直存在,其中之一是易飞这個皇帝直接或间接可以驱动的力量,也就是大乾的各个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势力以及受到军队间接影响的各地方宗派势力。

    在朝堂上,这一派势力勉强可以归到“武”的一方。

    而另一方自然就是“文”了!

    别看文官这一方势力忠君爱国的口号喊得最为响亮,但他们却是最自私自利的一群人。

    他们是稳固大乾的根基,同时也是限制大乾的枷锁和囚笼。

    朝堂上的文官一方没有几个强者,大多都只是读书的大儒,就算是地方上的治理官员,也多是普通人。

    可在这样一个伟力归于自身的世界,他们既然能够与军方武将力量抗衡,自然也不是毫无战力的。

    他们的底气和根源,是诸子后裔组建的世家。

    诸子是中古时代崛起的一大批、超过百位的七次雷劫以上的强者,他们理念不一,可在信念方面,却又相当统一,即著书立说,传播天下,开启民智。

    这一批人,被统称为“中古诸子”。

    中古诸子都是造物主的境界,是他们坚定道义和信念削去皇帝四道,使九九至尊贬为了九五至尊,限制了皇权,也限制了诸多高手对天下的干涉,给众多“弱者”截取了一线生机。

    同时,他们还留下血脉,监察皇权,维持了王朝秩序的存在。

    无论是限制强者和皇权,还是维持王朝秩序,给普通人一线生机,中古诸子的作为,对于整个人族而言都是莫大的功绩,是值得所有人敬佩的。

    但是,诸子是诸子,诸子后人是诸子后人。

    恐怕中古诸子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他们用生命和道途限制皇权,给众生争取了平等生存的权利,但转过头来,自己的后人竟然成为了唯血统论的蛀虫,还是现如今的天下仅存的唯血统论的势力。

    说起来也是讽刺,无论各个宗派势力麾下多么的混乱,普通人多么的朝不保夕,但至少还有一线跨越阶层的机会,无论这个机会多么的渺茫。

    但在诸子世家统治的地方,普通人无论天赋资质多好都没用,因为普通人血统卑贱,不配修行。

    真可谓一日是牛马,生生世世便是牛马,好好的中原人,过得甚至连域外等蛮夷之国的奴隶都不如。

    当然,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道理和大义解释权什么的都只是旁枝末节,真正的缘由,是力量。

    诸子让自己的后人监察皇权,那可不是说说的,是真的给他们留下了强大的力量。

    比如七劫级别的诸子法器、诸子的经文传承,甚至是诸子的造物主念头等,再者,诸子可还没有死干净呢,真要对诸子世家下手,最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即便不考虑尚未死干净的诸子,仅仅是诸子世家掌控的力量,易飞就忽视不得,这也是他主动给各地方势力分享权利和利益拉拢他们的主要缘由。

    一个诸子世家好对付,但三个、四个,七个、八个呢?即便是易飞如今有了七劫的实力了,也不敢轻易言胜。

    当然,易飞想要的不是打灭这些诸子世家,而是驱动大乾的力量改变世界。

    所以,他要的是可以对抗诸子世家的群体力量,而不是自己动手。

    再者说了,万一要是失败了被打为暴君,像被梦神机追杀的大周太祖一样失去权柄,那一切不都白费功夫了吗?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啊!

    利用分封各宗派势力,打破诸子世家名义归属朝廷,实则割据一方的特殊地位,也就消弭了诸子世家的特殊影响力,使其与普通的宗派势力无异,甚至是成为落后的势力。

    如此,诸子世家自然也会被新崛起的利益群体排斥、打压,使他们逐渐覆灭或是靠近皇权,易飞也就达到了驱动整个大乾的力量、解决诸子世家的掣肘等目的。

    以堂皇大势碾压,也是正道。

    相比于武将,对于权力变动和朝堂演变的未来大势,文臣这一方看得更加清楚。

    因此,当新的分封制一提出来,立刻就遭到了文臣的激烈反对。

    “陛下,此举乃是祸国殃民之道!”

    “陛下,提出此策之人居心叵测,理应速速斩首!”说这话的朝臣还特意看了看洪玄机。

    “陛下···”

    “陛下···”

    “陛下···”

    一道道的嘈杂声音吵得易飞脑子有点发蒙,于是他立刻出声道:“好了!”

    等到朝堂安静下来之后,易飞没有再说政策的问题,而是转向为首的文臣道:

    “梵太傅,听闻梵子传承乃是涉及六道轮回力量的经文,朕对此颇为好奇,不知梵家主可有时间入宫来为朕讲一讲梵子的道理?”

    说罢,易飞就好似没有看到梵太傅的惊骇的表情一样,继续道:

    “当然,朕最近对于诸子的道理都很感兴趣,其他诸子世家的家主若是有暇,也可一并入宫来给朕讲讲诸子的功绩和道理。”

    听闻易飞此言,一众文臣哪里还不知道这政策是易飞主导的啊,不过也对,易飞若是不同意,这也拿不到朝堂上来。

    只是,他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易飞要冲锋在前,如此一来,万一出点问题,易飞可就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了啊!

    不过,听闻易飞对梵太傅说的话之后,朝堂上的众人也明白,这件事已经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

    未来是易飞断绝这个想法和政策,还是大乾推行新法革新,就要看是易飞的道理更大还是诸子世家的道理更大了。

    想明白了缘由之后,梵太傅倒是恢复了以往的镇定,等易飞说完之后,他平静的道:“陛下,臣定会将陛下的邀请尽快转达给家主。”

    “好,那就有劳太傅了!”

    一场原本应该爆发激烈争论的朝会,就在易飞和梵太傅的三言两语中平静的结束了。

    但这场朝会的影响,却迅速传遍了整个天下,也让原本在大乾威慑下逐渐安静下来的天下,重新躁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