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让大汉再度伟大 » 第145章 前往襄邑县

第145章 前往襄邑县

    刘炳、刘顺在当日盛情接待了独自到来的贾诩,并许下重诺,一定会让贾诩出任县尉一职。

    在东汉时期,县尉(都尉)通常只会在边郡地界设置。

    之所以在襄邑设立县尉一职,乃是出于对产业维稳的考虑。

    襄邑设有服官,负责生产锦绣三服,春献冠帻縰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

    另外一处服官设立在青州齐国临淄,盛产缯帛。

    襄邑县的服官下辖三千余作人,没有县尉进行协管,仅凭服官长、丞二人,以及一些乡勇肯定看不住如此多人。

    县丞的人选,刘顺也已经定了下来,正是程昱。

    朱龟在战后被撤掉了总领三州的权柄,身为兖州人的程昱本就是接受朱龟临时调遣,朱龟职位一去,他也没有理由继续任职,早就返归乡里,回归郁郁不得志的田园生活。

    就此,刘顺为父亲配上了“左青龙、右玄武”的组合,就差段熲到位陈留郡守一职。

    可天不遂人愿,段熲散尽家财也没能换来陈留郡守,反倒是被派去中山接替刘坚离职出现的空缺。

    根据段熲带回的消息,刘顺做出推断,天子如此施为的原因有二:

    一、段熲在黄河以南的名声已经烂到根里。他一旦上任陈留郡守,刘炳在陈留必将遭遇重大阻碍。

    二、段熲被派往中山,也是对刘氏商会的一种监督。即便刘氏商会每年要向少府上缴巨额利润,但天子仍然不放心,他不想出现如王甫那般,大量贪墨“公家”财产的情况。因此,段熲算得上是天子派来的“监察员”。

    刘顺先前还收到任莹来信,得知北面正在大批量廉价处理马匹、牲口,以换取足够粮食。

    任莹乘此时机,以较低的成本换回了不少被大汉列入“失踪”名单的士卒。

    这些被赎回的士卒,无论是否伤残,全部被安排在刘氏商会工作。

    刘顺回信中提到,希望尽可能将这些士卒的家属接过来定居,以免时间久了,出现大规模逃跑事件。

    想来,刘氏商会在此期间又壮大了不少,天子可能对从刘氏商会获得钱财的份额产生了猜疑,这才有了派段熲前去“卧底”的想法。

    另一边,王甫对于段熲越过自己直接上奏天子(没有把家产分出来一部分给王甫),感到非常不满。

    他在段熲获得中山郡郡守的职位后,立刻向天子进谗言,意图让段熲白白浪费家财。

    可他万万没想到,段熲是带着任务去上任的。

    王甫这么一告状,反而让天子看到二人之间的分裂,倒是更加信任段熲起来。

    一时间,段熲因祸得福,转危为安。

    见段熲去中山任职,刘顺便想讨个人情,让段熲为孙坚在中山安排个职位。

    但不知孙坚家里托了谁的关系,为孙坚谋得了入京为郎的机会。

    按理来说,肯定是去中山任职再转职去别的地方更有发展前景。

    孙坚就算回来当个郎官,也要排位候选,保不准就与贾诩落得个同等下场。

    虽说没有明确答案,但刘顺也可猜得一二,孙坚必然是请托的臧旻,再不就是朱儁这两个老上司,走的袁家门路。

    如此一来,刘顺也没必要为人家操这份心。

    有袁氏做靠山,孙坚的仕途无需担忧。

    他之前担任盐渎县丞,后来受到臧旻的征召随军北伐。

    想来,不久之后,孙坚就会平职受迁,去外任职。

    果不其然,在刘顺随父亲前往襄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后,孙坚就被派去徐州下邳盱眙县担任县丞。

    盱眙县从西汉时期就是了不得的大县,汉武帝的陈皇后是“盱眙女儿”,其姑姑馆陶长公主是“盱眙媳妇”。

    盱眙县更是汉高祖的奠基地,刘邦带着一百多号人在此加入了反秦大军。

    孔子后人孔安国更是在此兴建学堂,使之成为儒学圣地之一。

    孙坚早年任职的徐州广陵郡盐渎县,虽然比不上盱眙县,但其富庶程度丝毫不差。

    盐渎产盐,渔业发达,孙坚在当地肯定是没少捞油水。

    这么一看,投身袁氏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刘顺也羡慕得双眼发红,但这都是后话。

    孙坚不需关照,徐荣可没那般靠山。

    正赶上段熲手下没有多少可用之兵,徐荣手下还有个百来人,也算是“带资入股”。

    刘顺很想为刘备安排个职务,奈何刘备年岁、履历、背景皆有不足,至多能在家乡担任县吏。

    如刘备这般胸怀壮志之人,定然无法接受。

    于是乎,刘顺与段熲一拍即合,各自安心踏上路途。

    东出洛阳,沿着官道,途径旋门关、荥阳、卷县、阳武,经官渡水抵达浚仪县,再从浚仪县往东南而行,通过陈留、雍丘,最终抵达襄邑。

    刘顺抵达襄邑时,程昱早早就带着武阳、乐进在县城西门外恭候大驾。

    东邪西毒,汇聚于襄邑,二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刘顺很是期待。

    二人皆有傲骨,更与谦谦君子不搭边,刘顺起初还在担心二人会因性格原因而产生冲突。

    然而,刘顺多虑了。

    同为怀才不遇之人,年纪又相仿,程昱、贾诩二人聊得相当投机。

    程昱年长贾诩六岁,贾诩以兄事之,可比同族。

    在刘顺看来,程昱就是个看脸之人。

    长得好看的都喜欢,比如武阳,诸如乐进那般的就不甚喜欢。

    贾诩脸庞棱角分明,硬朗中带着几分俊美。

    如此相貌之人,照理来说应当被载入史册。

    刘顺猜测,当是贾诩的所作所为,让人无法对其写下赞美之词。

    贾诩与身材同样高大的程昱分列左右,就如左右门神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但刘顺知道,此二人真正厉害的不是武力,而是计谋。

    入驻襄邑县城当日,刘炳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天子布下的难题。

    在来此之前,刘炳、刘顺与贾诩就有过商讨。

    只不过,三人皆不曾到访陈留,更不要说襄邑了。

    唯有在此做过一番调查的县丞程昱,才有一定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