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了当然要狠狠赚钱啦 » 第028章文会开始

第028章文会开始

    周柠正和几个先生聊着呢,还问了李迅老先生今年打算出什么题目?

    对此,李迅老先生笑了笑,说具体的他还没想好,只是暂定“一水两花”,更加具象的则需要各位先生以及贵宾们想了。

    倒不是他想不出来,而是他作为老油条,深知得让这些人都有点参与感才好。

    “一水两花?”

    周柠听到这个题目,好看的眸子闪了一下,明白李迅老先生还是没打算出太难的题目,一水两花,不就是三道题目中,一道必须和水有关,两道又必须和花有关嘛。

    水,包含的内容可就太广泛了,直接用可不行。茶水、开水、云雾、晨露等等,不都和水有关吗?再远一些,一口井、一个坑,不也可以引申到水这个层面嘛?

    所以啊,具体点,才是好的,免得到时候才子们思绪乱飞,各位先生评审时也不好评。

    大家商议了一下,最终一致决定,水就定为江,这道题写的就是江水。周柠还在心里想了想,写江水,大家又能写得多汹涌呢?

    而两花有三四位先生定了梅花和兰花,但是,周柠看到了窗外一株桃花又凋零了几片,就想其中有桃花的一份。

    周家千金的提议大家还是愿意采纳的,又斟酌了一下,认为兰花乃是君子之花,平日里才子才女肯定没有少写关于兰花的诗词,再想写出点有新意的恐怕就难了,那就干脆去了兰花,替换为桃花。

    至此,在还有差不多一炷香文会才开始时,三道题的题目就这样子确定下来了。

    大家也要准备着出去主持文会,外边早就人山人海,好在今天这老天爷还算好的,多云,阳光也不怎么猛烈,是十分舒服的一天。

    这时,青芽儿匆匆走来对周柠耳语:“小姐,杨悯惜,也来了!”

    “啊?”

    周柠大惊,抬头看着青芽儿,以便确定青芽儿没有说谎。青芽儿非常肯定的点头,这让周柠不由得紧张起来,忙问:“他是来参加文会的?”

    “是的。刚和那群才子闹得可凶呢,还打赌他要有一首诗词进入前三十呢。”

    “这……”周柠自然知道就算凤亭县没有出类拔萃的才子,杨怜那个不曾学习文学的人想进入前三十也显得异想天开,别说前三十了,恐怕前一百都够呛。

    她嘀咕着,自己要不要再提议换点更容易的题目?或许可以帮帮杨怜?转念一想,换简单的题目哪里是帮杨怜啊,分明是帮那些有备而来的才子,杨怜会更没机会。

    要不评审的时候揣点私心帮帮杨怜,让他排名靠前?

    这个当然也不可能的啦。先不说这种徇私舞弊的行为有失公允,良心过不去,就是周柠愿意为杨怜如此,那也没办法啊。为了公平,所有交上来的诗词都会糊名的,就是遮住名字,谁也看不到,只有等到全部评审完,排名出来才会揭晓作者的名字,所以,周柠根本不可能知道哪个是杨怜写的。

    “唉!我这令人头疼的意中人啊!”周柠无奈的揉着额头,心里只能为杨怜祈祷了。

    很快,文会在李迅老先生的主持下正式开始,首先,李迅老先生说了一些客套话,先是感谢了本地大户人家的老爷对本次文会的赞助,今日文会的笔墨可都是人家商贾为了本地教育事业出钱赞助的,到时候前三十名的才子才女还会有赏钱和奖品。

    得第一者奖纹银十两、上等文房四宝一副、书院院长亲笔撰写的经义一份。

    第二、第三名得五两加文房四宝一副。

    第四到第十名都是二两银子和一点文墨或者书写用的纸张。

    到了十名开外就是一两银子了,至于有没有文墨那些得看今年商贾赞助的钱多不多。

    许多才子家境并不算富裕,前三甲的奖励也确实丰厚,所以一个个相当积极。十两纹银的丰厚奖励,也难怪大家如此重视这场文会,敢情都是钱的魅力啊。

    确实,又有钱赚还能出名,谁不喜欢呢?

    之后,李迅老先生又公布了今年“一水两花”的题目,这样的题目,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人大概是猜到了,早有准备,忧愁的人则反之。

    题目已定,文会开始,以沙漏计时,沙漏一转就是半个时辰。

    在会场之上,摆了好几个很长的桌子,上面摆了足够的笔墨,起初,现场并没有什么人上去书写,就算早有准备,也要先斟酌一下,再酝酿一下,彻底想好了方才上去写下来,纸张不菲,书院的小厮们在旁边看着呢,随便浪费纸张,人家也是有意见的,你若是浪费太多张,人家也是会赶人的。

    开始之后大概半个小时,终于陆陆续续有人上去写了。

    三道题目,每个人每道题只能答一次,也就是说每人最多递交三首诗词,当然,若是没有办法想出那么多,答一首或者两首都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少别人一首的话,入围的机会当然也就少了很多。

    杨怜并不急着上去写,而是在心里盘算着写什么。又注意到上去书写的人女子也有不少,果然,宁朝的女子也是有很多机会彰显文采的,就是不能如男儿一般参加科举考试罢了,否则,总归会出几个女举人、女进士的。

    “杨兄,你还没写吗?”这时,已经写完的常威走了过来,他看了看周围,没人注意这边方才敢过来和杨怜搭话。

    “我还没想好。”

    杨怜笑了笑,要想十拿九稳,就得慎重一点,随便写点东西,可不见得这个时代的先生们会喜欢。

    “那你得抓点紧。”

    常威拍了拍杨怜的肩膀鼓励,又指着不远处摆着的沙漏,正好,书院小厮翻转了沙漏,报:“还剩一个时辰作答。”

    坐在高阁的周柠坐立不安,她要维持着大家闺秀的端庄,又忍不住探头寻找杨怜所在,可是,人山人海,哪里有那么容易找到。

    她更加着急了,不由得踮了踮脚尖,以期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