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无限制转职 » 第十二章 祭神法

第十二章 祭神法

    “那家伙一脸麻子,而且。。。”仔细回忆陈象缺点的张平安忽然沉默了,其实事情的根源便是在他不大的时候陈象戏弄过他。

    因此,他一开始对陈象并不友好,而陈象身为武徒也不是个好脾气的,所以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僵,直到姐姐也受他影响一同讨厌对方。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象是个很好的丈夫,只是现在看来倘若一开始没把关系搞得这么差,陈象对张明月来说算是很不错的良配。

    外表差些对男人来说减分不多,可是武徒这两个可是相当有含金量。

    但现在,张平安和他的多次冲突已经彻底消磨掉他的耐心,所以想吃回头草已经不现实了。

    见此,万三也明白过来,先是拍拍好友的肩膀表示安慰,然后仔细打量一下对方的身体状况小声说道。

    “你可想好了,你真要是继续这么死脑筋,要么成为武徒,要么就是死,到时候你姐肯定不愿嫁给陈象,陈象也不会放心娶你姐,但他又不是吃亏的主。。。”

    头脑灵活的万三给张平安分析得十分透彻,也让他的内心越发慌张,“够了,你别说了,我一定可以成为武徒,一定可以!”

    见好友依旧一副犟驴模样铁了心不回头,万三出于情分还是帮忙出了个主意,“你要是真不反悔,不如去借一笔驴打滚,用这笔钱让教习给你私下指导一番。”

    既然失败注定一无所有,不如赌上能赌的一切,尽可能地提升成功的机会。

    要是张平安真能在月末之前突破武徒,那这驴打滚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要是失败了,对于心存死志的张平安来说也没有更多的亏损。

    只是有些不负责任的是,驴打滚这种东西不会因为张平安的死一笔勾销,追债人一定会找到张明月头上要这笔钱。

    在这种情况下,雪上加霜的张明月很可能丧失仅有的几种可能性。。。

    但在万三的角度上看,这是他站在张平安好友立场上给出的意见,也仅仅是一个意见,至于是否采纳,就得看张平安自己的选择了。

    是否连带着姐姐张明月那份一起去赌?

    听完万三建议后的张平安面露振奋,他似乎没有那个脑子深想,又或者心里压根不愿意去深想失败的结果。

    没错,他张平安和那三人在天赋上没有多少差距,只要有一笔钱请教习私人指导,他在月底定能拿捏气血,突破武师,出人头地。

    仿佛看到璀璨未来的张平安没有继续习练桩功,而是朝着外面飞奔而去。

    砰!

    在院门拐角处,脚步飞快的张平安和一大高个直接相撞,不过大高个只是退后了两步,而张平安却是直接反弹倒地,直接摔了个结实。

    “圣元,没事吧。”宋圣元身后,小柚子条件反射般快步上前,见他并无异样,转过身双手叉腰指着地上爬不起来的张平安指责道。

    “你这人跑得那么快干什么,还不看路,不知道这样很危险吗?”

    “好了。”宋圣元拍拍小柚子的肩膀,看着地上爬不起来的纤细少年有些面色古怪。

    他自己一个气血阶段的武徒能有什么事?退后两步还是他特意的,倒是地上这小子,打眼一看他就能看出对方身体亏空有损。

    刚才这一撞对方可是跑得飞快,直接反弹摔倒,没当场送走还是因为他反应迅捷直接倒退收力。。。

    “走吧,对方也不是故意的。”宋圣元朝着后面的两个护卫摆摆手,没有再管地上的小子直接进入院落。

    虽然对方不是个碰瓷的,宋圣元自认为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至于迁怒于他,但责任也判不到他身上。

    只是,他这反应还是天慧词条附带强化的水准,还是没能躲过一个普通小子的盲视野“冲撞”。

    这说明海鲨拳这门武功起码在武徒阶段感知方面是一点没强化啊,也不知道是武功的通病还是海鲨拳的缺陷,宋圣元琢磨着。

    这时,听闻声音的光头教习也带着三个学员从另一个院子匆匆进来,看到来人身穿锦衣,后面还有侍女和侍卫跟随,很快便反应过来对方的身份不一般。

    “几位,请问尊姓大名?来我回山拳馆有何事?”光头生硬的面庞挤出违和的笑容望向最前面的宋圣元。

    “宋家,宋圣元,来找平馆主谈笔买卖。”

    “原来是宋家主,馆主正在内院指导师兄们修行,我带您进去。”

    得知来人身份后,光头脸上的恭敬更甚,也不再管身后的三个学员,直接走到宋圣元前面引路,“请。”

    而其他学员在听到几人交谈后也互相低头议论纷纷,他们在这拼死拼活的不就是为了突破武徒吗?清风城四大家每一家手下都有几十武徒。

    甚至,加入四大家比起在回山拳馆习武突破武徒的概率要大许多,伙食更好,教导也更精细。

    不过相应的要求和限制也更多,首先四大家对身体素质和年龄有明确要求,不像回山拳馆给钱就能来。

    其次,加入四大家要签卖身契,突破武徒的话才能将契约放宽松些。

    当然,要是他们在回山拳馆突破武徒,也可以去四大家求职当护卫。

    在低声交谈的学员中,万三是个明显的异类,他的注意力全在门口爬不起来的张平安身上。

    当然,他也没有埋怨宋圣元的意思,毕竟这件事严格意义上讲,过错在张平安身上,只能说他心太急且今天有些点背。

    在看到光头教习引领几人消失在视野后,万三赶忙冲出人群去将张平安扶起,摸了摸他的身子骨,检查到没有骨折扭伤这种要命的伤势后才松了口气。

    “你也太急了,就算没撞到那位,撞到内院的师兄什么的也有你受的。”万三吐槽一句,看张平安面色煞白一脸虚弱只能叹了口气。

    “罢了,我扶你回去休养两天吧,你这几天也是练得太狠了,状态太差的话练功事倍功半,压根没可能突破武徒的。”

    “不行,就剩半个,半个多月的时间了。”

    “瞧你,话都说不利索了。”万三一边扶着他往外走,一边宽慰道,“只是让你修养两天,虽然身体不能练,但你可以脑子琢磨啊。”

    “这两天你还是按时来吃午饭,然后看教习教学,进度不会影响多少的。”

    两人还没走远,就看到又有两个少男少女带着四个护卫跳下马车,快步冲进回山武馆。

    “啧,今天也是稀奇,咋又来一批,也不知道是哪家的?”万三瞅了一眼有些好奇地嘀咕了一句。

    。。

    清风城县衙,

    县令徐东来已经年近四十,高冠短须,身形清瘦,一看就不是练武之人。

    此刻,他正面露戏谑地望着客座的李擒虎,“李家主,想不到你的消息竟如此灵通,整个清风城你是头一个来找我的。”

    “这不是犬子和小女刚从外面留学回来,有那层关系在嘛,只是这种事以前从未有过,还请徐县令指点一二。”

    说着,李擒虎便面色恭敬地将一张银票悄咪咪递到徐东来手上,徐东来一边收入袖中一边瞥了眼上面的数字,脸上顿时热情许多。

    按理来说,实力决定地位,身为武师的李擒虎不应对一个未曾习武之人如此恭敬,就算徐东来地位尊崇,最多也是在明面上敷衍一下。

    可徐东来虽然并未习武,但却不是普通人,武国入了品的实权官员,皆是修行祭神法有成者。

    祭神法涉及香火,不同于武功见效极快。

    虽然对自身躯体几乎没有强化效果,但其玄妙之处连李擒虎这个明劲武师都不敢大意。

    且不提徐东来衣服上十多个衣兜插着的玉牌,就是他旁边那两个魁梧健壮的披甲侍卫,李擒虎的注意力始终有三分戒备着二人。

    两人身上的战甲包裹全身,由金属和上好皮革打制而成,兼顾防护、灵活和轻便,连脸上都配戴着铁制面具。

    从李擒虎进来,两人便沉默寡言,好像铁塔一般伫立在徐东来两边一动不动,若不是有轻微的呼吸,几乎和死物一般的雕塑无异。

    这是道兵!

    李擒虎身为李家家主自然知道清风城县衙的底蕴,且不提祭神法有成的徐东来,这两尊道兵的实力便几乎和武师无异。

    之所以说是几乎,是指力量和速度方面持平,但道兵十分刻板需要人驾驭,不能脱离徐东来太远的地方,当然徐东来也不会允许护身的道兵远离。

    但也并非没有好处,道兵不惧伤痛,再加上这一身精心打造的轻甲,对于武徒的杀伤力更胜过武师,便是武师遇上也相当头痛。

    好在道兵的制作和控制十分苛刻,祭神法的其他手段也同样存在限制,要不然武国立国时就不是朝廷和世家共治天下了。

    收了钱的徐东来对李擒虎也没有隐瞒什么,将上面的要求悉数转述。

    首先投资建厂有数目和分类限制,像清风城这种小地方,只有三个建厂名额,分类限制在织布、面粉、砖瓦、酿酒、化肥和制糖六类。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印刷造纸是绝对不允许的禁忌!

    其次厂房的规模和人员同样有明确限制,地址必须在官府划定的指定区域。

    第三,建厂的具体细节官府不管,但土地需要提前花钱,根据大小不同花费少则三百两白银,多则上千两。

    第四,建厂投资方必须是当地符合要求、知根知底的家族,整个清风城只有王、李、司马、宋四家符合要求。

    最后建厂生产必须按时向官府交税,这个税是以工厂的生产价值为基准,只要出了厂区大门,就必须缴纳相当于货值的一成赋税。

    这个货值是指当地市场价,每周更新,而税款同样一周一结清。

    听完徐东来的描述,李擒虎脸都绿了,且不提那天价的土地费,就是这税款也离谱到家了。

    一成听着不多,但那可是货物售价的一成,不是毛利的一成,更不是纯利的一成。

    如果李家现在的粮食买卖是这个价,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要往里亏钱!

    眼看着李擒虎一脸准备跑路的样子,徐东来开口安慰道,“李家主,这投资建厂的要求虽然离谱,但朝廷和那械盟十国费了这么大周章不是白费劲的。”

    听到徐东来的话,李擒虎先是一愣,随后便反应过来,“徐县令,你是说此事有赚?”

    “不仅是有赚,经营的好甚至是大赚。”徐东来端起茶盏润了润唇,“你当三元城那边为什么如此热闹?”

    “不是世家阻碍外国人建厂,而是双方在争夺建厂后的利润,那边的厂房可不是我们这边的小打小闹,不仅规模更大,数量更多,而且品类也更全。”

    “原来如此,多谢徐县令赐教,老夫受益匪浅。”听完徐东来的话,李擒虎面色红润,一改之前的颓势。

    看来他今天来县衙是来对了,李家本来做的就是粮食买卖,面粉厂听着就很合适,化肥厂和制糖厂也是可以涉及的方向。

    清风城如今总共就三个建厂名额,如果李家能全部包揽,那很有可能借此机会一飞冲天。

    即便其他三家反应过来与李家争夺,赢在起跑线上的李家无疑也是收获最大的赢家。

    四家中,李家能拿到一个名额就不亏,两个血赚,三个那就是苍天助力李家腾飞。

    李擒虎越想心头越发火热,甚至连徐东来所言的苛刻条件在他想来反而是好事。

    因为合资建厂一听就是先投资,再盈利,买地、建厂、招人毫无疑问都需要大笔投资。

    以李家的家底想要全都要的话,想要一口气吃个胖子不现实,只能先投资一个,然后回本盈利,再投资建厂循环。

    这就需要时间,而合资建厂的苛刻要求恰恰能让其他三家迟疑甚至拒绝,再加上消息的迟滞性,这些时间足够让李家早早出发,一马当先。

    而徐东来看到李擒虎一脸兴奋地离开也同样满意,不建厂怎么收税啊?

    武国的上层都看得很明白,工厂的作用是将原材料加工升值,无中生有创造财富,但这多出来的蛋糕如何分配?就是朝廷、械盟十国和世家发力争夺的焦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