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孔雀的传说 » 第三章 梦境旅程

第三章 梦境旅程

    在晨曦的洗礼下,她缓缓地从梦境中苏醒,置身于一片静谧而野性的自然之中。阳光如金色绸带般洒落,照亮了她所躺卧的山峦避风处。四周,野草摇曳,带着晨露的清新,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看到阳光明媚地照着大地,周围的草丛在风的吹动下,发出飒飒的声响。

    她缓缓坐起,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叹。一片辽阔的莽原展现在她的眼前,宛如一幅未经雕琢的原始画卷。莽原的尽头消失在视线之外,没有任何人烟的痕迹,只有天地的宏伟与宁静。

    她看了下自己,身上是金黄的古代装束,头上还有一顶玉帽,她不禁疑问重重:我这是在哪里?我为什么打扮成这个样子?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突然,一阵马嘶声打破了宁静,一匹雪白的骏马从山脚下奔腾而上。那匹骏马高大而雄壮,阳光下雪白的鬃毛熠熠生辉,宛如雪山之巅的纯净与力量。

    白马大踏步地跑上山来,走到她的身旁,低头嗅着她,仿佛在确认她的身份。它的鼻子发出了“突突”的声音,还轻轻地蹭着她的臂膀。她好奇地打量着这匹骏马,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她明白,这匹白马跟她很亲,那是她的坐骑,也将是她接下来的旅伴。

    她扶着白马站了起来,眺望四周,心中涌起一丝迷茫。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就在这时,山脊上的小路上,一道身影飞驰而来。那是一个少年,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那少年勒住马缰,骏马嘶鸣着停下。她看到,他大约二十岁,穿着古代装束的一身青衣,长相略显老成,头发束起,发髻绑在脑后。

    少年急匆匆地走到她的面前,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期待。

    “姐姐,你睡好吗?”少年问道。

    她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少年。她感觉并不认识他,但四周无人,她只能将目光投向这个突如其来的少年。“他在跟谁说话,跟我吗?”她心中有点茫然。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少年。

    “姐姐,你不记得我了吗?”少年有些失落地问道。

    “我是庚儿啊,姐姐!”少年继续说道。

    “庚儿?”她重复着这个名字,试图在脑海中寻找关于这个这个名字的记忆。

    “是啊,庚儿,我是陈庚!姐姐,只分别了两天,你就把我忘了吗?”

    “陈庚?”她还是疑惑地重复着。

    “前两天,我们商量,分开去找容身之所,姐姐真的忘了?”陈庚说。

    她看着陈庚急切而真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怜悯。她不忍心让这个少年失望,于是她点了点头。

    “没忘。”她轻声说道。

    “太好了!”陈庚高兴地说道,“姐姐,我在太白雪山的山顶发现了一处绝佳的地方,那里有溪水、瀑布和野果林,我们可以作为容身之所。我想带你去看看。”

    “好的!”她答应着。她听着陈庚的描述,心中也涌起一丝好奇与期待,她想看看这个少年口中的绝佳之地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于是,她骑上白马,与陈庚一起踏上了前往太白雪山的旅程。

    太白雪山,位于群山之巅,仅在高处覆盖着薄薄的积雪,彰显着高峻与寒冷。然而,从山脊向下望去,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茂密的森林和郁郁葱葱的植被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上峰峦叠翠,瀑布飞流直下,溪水潺潺流淌,这一切都为太白雪山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在山腰之上,隐藏着一处洞府,它静静地存在于这片天地之间,无人知晓,无名可寻。这处洞府面向正南方向,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落在洞口,为其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光明。洞口周围,野花盛开,色彩斑斓,与翠绿的树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洞口上方不远处,一座古亭矗立,亭上镌刻着古老的文字——四季亭。

    四季亭附近,春花烂漫、夏雨清新、秋月皎洁、冬雪皑皑,四季变换时美景尽收眼底。而站在四季亭上,白天可以俯瞰广袤的大地,感受天地之间的辽阔与壮丽;夜晚则可以仰望璀璨的星辰,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此处景色优美,灵气充沛,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修行圣地。当她发现这片净土时,她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她身旁的少年——陈庚,也为此感到欣慰。

    “庚儿,你的眼光真不错,这里真的很美,我很喜欢。”她由衷地赞叹道。

    陈庚恭敬地回答道:“只要姐姐喜欢,我就满足了。我愿意永远陪伴在姐姐身边,无论海枯石烂还是天荒地老,永不食言,直到世界终结。”

    听到后,她笑了,笑容灿烂得美如天仙。她轻轻地抚摸着陈庚的头,温柔地说道:“庚儿,你真是太懂事了。不过姐姐年纪比你大很多,更适合做你的祖姑奶奶吧。”这时,她消失的部分记忆貌似回来了。

    陈庚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姐姐,切不可这样说,在我心里你是我唯一的、也是最亲的人了。我不在乎你活了多久了,我只认你是我的姐姐。”

    “你不怕我是妖精吗?”她笑着看着陈庚。

    “不怕!我跟姐姐相处这么久了,姐姐纵使是妖精,也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好妖精。”

    她仰起头、捂着嘴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是如此悦耳,爽朗而天然,让听到的人心境骤然明亮。

    “庚儿越来越会说话了!”她笑着看着陈庚说。

    陈庚看到,她拍着芳唇仰面大笑地样子,比阳光更明亮,比溪水更纯真。

    “我愿意牺牲性命来保护姐姐!”陈庚继续说道。

    她听后心中感动不已,走到陈庚身边轻轻拍去了他身上的尘土。她抚摸着他的侧脸,温柔而感激地说道:“庚儿最好了!”

    在这太白雪山的洞府前,两人相互依靠着,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后来几天,她与陈庚共同打扫洞府,并将洞府命名为五行洞,洞内平台作为栖身之所,把洞口前打扫得干干净净,也打扫了下四季亭,让她们新的住处充满了世外桃源的样子。

    一日,她跟陈庚说道:“庚儿,姐姐要出去游览下天地大河,你要好生看管着我们的家。”

    陈庚应了,并把她送到太白雪山脚下。她骑上了白马,回头跟陈庚说:“庚儿,我少则三月,多则半年,必回来。庚儿勿念。”

    “姐姐,一路保重!”陈庚回道。

    她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骑着白马向远方奔去,白马昂首嘶鸣,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划破天际,迅速消失在视线之外。陈庚站在原地,目送着她远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不舍,他静静地在那里站了好久。

    告别了陈庚之后,灵儿骑着白马,行走在茫茫天地之间,走了好久,她也没看到一座城市、一个村庄。

    她走到了一个有很多马蹄印的路上,周围荒草一片,只有这条路还有些人气的感觉,俨然这是附近少有的一条大路。

    她骑着白马缓行着。突然,她听到后方想起了极速的马蹄声,仿佛还越来越近。

    她赶紧牵着白马躲在了一座巨石平台的侧后,隔着灌木和高高的荒草向外看着。白马也仿佛懂了主人的心意一般,它低下头,安安静静地嗅着草地。

    灵儿看到,大路上,又是一匹白色骏马,上面是一个白衣少年,那位少年,器宇不凡,风度翩翩。她一看那张脸,“云程?”她感觉有点相似,但是此少年一身洁白古装,身影飘逸。他如闪电一般,疾驰而过。

    灵儿牵着白马出来走到高处。她一想,她是女儿身,女儿样子,曾经湖边的往事还让她心有余悸。“这样不行,太不安全了!”她想着。

    环视四周,她看到旁边山峦上,白草、红叶、黄花,她突发奇想:要是能用这些植物编织成新的男装,那岂不是更好?

    说完,她好奇的用右手一指,谁知那白草立刻变成了一件古代男子的白中带黄的衣裳,她感到很神奇。于是,又用手一指黄花,黄花立刻变成了一顶亮着光芒的黄色帽子,很耀眼。就这样,红叶也被她变成了靴子。

    她的装束齐了。她穿上它们后,感觉非常合身,她高兴得伸了个懒腰,大喊了一声。

    谁知此时,后方马蹄声此起彼伏,似有千军万马袭来。

    此时,她和白马一起站在高处,她正欲藏身,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后面山头一闪处,出现了一支彩旗飘飘、色彩斑斓的行军队伍。

    前面是青、黄、赤、黑、白五个女子,骑着骏马,后面跟着五十个士兵,也按着青、黄、赤、黑、白整齐排列着。

    后面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女子,骑着骏马,后面是几百人的士兵队伍,衣着也按着红、橙、黄、绿、青、蓝、紫排列着。

    这支部队顺着山路飞奔而来,很多人还在喊着:“小主!小主!小主!小主……”,声音此起彼伏。

    灵儿环视周围,空无一人。“难道是在喊我?”她心里疑问重重,就立在了那里。

    此时,队伍已经接近了灵儿所在的位置。五个女子中最前面的白衣女子突然勒住马匹,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能看穿一切。她注视着灵儿,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小主,终于找到您了!”白衣女子高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她即刻下了马,单膝跪地冲着灵儿拜着。

    灵儿感到一阵惊讶,她并不认识这位白衣女子,也不知道她为何会称呼自己为“小主”,她心中虽然充满了疑惑。

    “你们是谁?为何会找我?”灵儿大声问道,试图从女子口中了解更多信息。

    白衣女子微微一笑,回答道:“小主,我是白鸾,您的侍卫,一直在暗中保护您。今天终于找到了您,真是太好了!”

    灵儿心中更加疑惑了,她并不记得自己有什么侍卫,更不知道这支队伍为何会称自己为“小主”。但她也明白,此时不是继续追问的时候。

    “我叫灵儿,你们可以叫我灵儿。”灵儿说道,试图缓和气氛。

    白衣女子似乎有些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小主。我们会保护您的安全。”此时,白衣女子心想:难道她又换名字了,她不是叫萱儿吗?

    此时,后面的队伍已经陆续到达了灵儿所在的位置。他们看到灵儿后,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纷纷下马行礼。

    灵儿感到一阵茫然,她并不知道这支队伍的来历和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应对。但是她能感觉到,这支队伍对她都很虔诚,并无恶意。

    白鸾似乎看出了灵儿的心意,她就介绍到:她们是五行军,是小主萱儿,也就是灵儿手下的五行军,是小主的侍卫军。五行军共有青、黄、赤、黑、白五鸾统领的五行军,五行军中,每行共一千人;五行军下面是七彩军,时五行军的附属军队,与五行军自由组合作战。七彩军的统领分别是红霞、橙练、黄云、绿茵、青霞、蓝雀、紫霞,七彩军每部共一千人。

    于是,灵儿微微一笑,说道:“谢谢你们找到我,但我现在还有事情要办,不能和你们一起走……”突然,她看到队伍里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她仔细一看是红鸾。

    “红鸾?你怎么在这里?”她忍不住问了出来。

    “红鸾拜见小主!”红鸾从队伍中走了出来就拜在她面前。

    “其他人呢?”她问红鸾。

    红鸾一脸懵懵的样子,不知道她说的其他人都有谁。灵儿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你们暂且去太白雪山附近,碰到一个叫陈庚的,就说是我让你们去的。切记,不可对他有任何伤害。”灵儿说道。

    “谨遵小主旨意!”白鸾说道:“小主,由于您刚从梦中醒来,身体尚未完全恢复,需要几个人留下保护您!也请您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有任何需要,随时召唤我们。”

    “那这样吧,红鸾留下。七彩里面的紫霞和青霞也留下,这样就够了!”灵儿吩咐道。

    “是!”五行军和七彩军同声应到。

    听她说完,白鸾转身向队伍挥了挥手,队伍便立刻开始整队返回。灵儿和红鸾、紫霞、青霞目送着他们远去。

    灵儿看着红鸾那张熟悉的脸,刚想再问。但是,她想到白鸾说了她从梦境刚刚醒来,难道云程和燕子那些人真的只是梦中人?梦境并不属于这个时空,但是却又为何如此真实?她心中疑问重重。

    她吩咐,红鸾她们只能在暗中跟随她。她如果有需要,就会呼唤红鸾的名字。如果她没有呼唤,她们绝不能现身。红鸾等人表示会遵照她的旨意。于是,她骑上白马,继续前行。

    灵儿骑着白马奔腾着,在如此远古的时代,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间,她徜徉在无与伦比的自由之中,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奔腾了多久。

    突然,她抬头看到远处的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显然一场巨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灵儿心中一紧,知道必须尽快找到一个避雨的地方。于是,她催促着白马加快了速度,希望能够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避雨处。

    经过几里路程的疾驰,灵儿终于看到了一个被毁坏的村子。村子里空无一人,只有一片废墟和残垣断壁。在村子的后面,她发现了一个道观。道观虽然显得有些衰败,但总比在雨中淋湿要好得多。于是,她决定在道观中暂时躲避风雨。

    她放开白马,让它自己去寻找食物。白马似乎明白她的意思,顺从地跑开了。灵儿走进道观,发现里面的空间很大,但因为长时间没有人打理,所以显得有些破败。道观的院子里杂草丛生,神像也东倒西歪,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

    她四处打量了一下,发现道观大堂里面有几个旁室。其中一个旁室里有一些干燥的稻草和几块木板,里面还供奉着一尊稍小的神像。灵儿觉得旁室里相对干燥和安全一些,于是她脱下红靴,坐在稻草上休息。

    此时,暴风雨袭来了。外面,电闪雷鸣,风声犹如鬼吟叫一般,把道观的门窗吹得乒乓直响,天地间一片阴暗如同夜晚。

    突然,外面响起了众多的马蹄声和人的嘈杂声。不一会,道观的门被人推开了,风如恶鬼般地扑了进来。

    灵儿赶紧藏到了旁室的神像后面。在旁室神像后面的侧墙上,有一个小小的孔,好像是被利器穿开的。通过这个小孔,她可以看见外面的情况。

    她看到,门外进来了很多官兵,盔甲凛凛,为首的是一个高大的将领,他大声吆喝着。

    “什么鬼天气啊,让我们摊上了!”为首的将领说道。

    “头领,兄弟们都来避雨吗?”一个高瘦的官兵问道。

    “能进来的都进来吧,反正那些“供品”也跑不了。”

    “他们还有人想要吃的呢!”一个沙哑阴森的声音说道。

    此时,周围一片大笑声。那笑声如黑暗中的厉鬼出洞一般。

    “都要死到临头了,还想着吃的。能有雨水喝就不错了。”

    周围又是一片阴冷的笑声。

    “朝廷要这些花甲老人和乳臭未干的少年干嘛?还有那些有身孕的女人?”那个沙哑的声音问道。

    “不是你的事,你别乱问,就让你的脑袋在脖子上多呆一段时日吧!”

    “头领说的是啊!”那个沙哑的声音回道。

    “我只能给你们偷着透个气:这些老者、少年和孕妇均是为了宫中打赌取乐之用:验骨髓、证胎位。”说完,那个头领大笑起来,笑声让人毛骨悚然。

    “那他们岂不是都活不了?”另外一个声音问道。

    “活?还想着活?用完他们都会被扔入虿盆喂蛇虫的!”说完,那个头领又大笑起来。

    听到此处后,灵儿骤然感觉后背发凉,她差点晕倒。

    突然,此时,门扉缓缓开启,一道白色的身影踏入了这片未被雨水浸润的空间。

    “是何人胆敢擅闯此地?”一名官兵大声质问道。

    白衣人并未因此而退缩,他平静地回答道:“我乃过路之人。”

    “没看到你官爷爷们正在避雨吗?赶紧滚!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我有一事相求官爷!”白衣人沉声说道。

    “看我不打你!”有个官兵拿起剑鞘就要动手。

    “且慢,哦?你想求什么?”高大的将领好奇地问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戏谑。

    “我请求官爷放了这些无辜的老者、少年以及孕妇。”白衣人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然而,他的请求却引来了更加阴森的笑声。将领也肆无忌惮地笑了起来。

    “这些‘供品’乃是宫中要的,我们岂能随意放掉?你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将领的笑声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嘲讽与不屑。

    “如放则已,如不放,则由不得你等了!”白衣人冷冷地说道。面对将领的嘲讽,白衣人并未动怒,他的声音依旧平静而坚定。

    周围阴森的笑声更大了。

    “你找死!给我拿下!”将领愤怒地喝道。他的话语如同命令一般,立刻就有数名官兵冲上前去,试图将白衣人制服。

    然而,白衣人却仿佛早有准备。他的身影在官兵们之间穿梭,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阵清脆的掌声。那些试图捉拿他的官兵们纷纷倒地不起,显然是被白衣人高超的武艺所击败。还有几个官兵被踢起,重重地砸到了周围的神像及墙上。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将领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白衣人竟然有着如此强大的实力。而其他官兵们则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白衣人并未因此而停手,他一步步走向将领。他的目光坚定而冷冽,仿佛能够看透人心。将领在他的目光下感到一阵心悸,他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几步。其他官兵围了过来与白衣人混战在一起。

    灵儿看到,尽管一对二十多,白衣人竟然毫无惧色。

    “去叫人!”有官兵喊道。此时,有官兵跑了出去寻求援兵。

    没多久,白衣人已经打倒了十几个官兵,他们哭爹喊娘地在地上挣扎着。

    “现在,你可还敢不放人?”白衣人冷冷地问道。

    将领被他的气势所摄,竟然无言以对。他深知自己不是白衣人的对手,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于是,他无奈地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出去放开那些被俘虏的老者、少年和孕妇。

    突然,此时一声巨大的喊声:“不能放!”

    很明显又有其他将领率领着援军到了。

    此时,外面的风雨变小了,泥泞的土地上响起了阵阵的马蹄声。

    灵儿听到,外面的马蹄声此起彼伏,她判断应该至少来了几百人。

    原来,最开始进来道观的官兵只是第一批,其他官兵队伍都分散在各处有遮挡的地方避雨,他们如蝗虫一般,足足有四五百人。

    这时,白衣人身影飘逸的飞到了院子里,数百的骑兵和步兵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回,看你能怎么办?”新来的将领嘿嘿笑着说。

    白衣人见状微微一笑,他快速甩出背后的三尖两刃刀,毫不屈服地面对着几百号官兵。此时,刀光粼粼,剑光闪闪,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突然,此时道观内堂中,极速飞出了几块木板砸倒了几个官兵。紧接着一尊神像飞出,又砸倒了几个。

    “他还有同党!快,围住整个道观,不要让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仔子跑了!”援兵将领喊道。

    顷刻间,官兵已经分列,分几层围住了整个道观。

    这时,大堂内出来了一个头戴黄帽、面遮轻纱地白衣少年,他身影飘逸、气宇轩昂,手持一把红光宝剑。

    “这位壮士,我来助你一臂之力!”他说道。

    白衣人回头一看,此少年身着白黄相间长袍,头戴黄帽,眉目清秀,肤白如雪,白衣人就慢慢退地到他的身旁。

    他们二人抵背而站,互为攻守。

    此时,围拢的官兵开始进攻了,但闻道观内刀光剑影间鬼哭神嚎。

    原来,白衣人与红剑白衣少年终于下了杀心,二人身手了得,顷刻间,道观内血肉横飞,泥泞的地上留着血水,到处都是残肢断腿。短时间内,已有数百人倒在血泊之中。

    此时,那个高大将领已经上了马,他与援军将领合计,这两个白衣少年绝非等闲之辈,拼上几百人性命也未必能擒住他们,还不如先行退去,再做定夺。

    于是,他们大喝一声,鸣金收兵,像丧家之犬一样,逃之夭夭了。道观内留下了上百具尸体,还有几十个在地上挣扎的官兵。

    两位少年回身砍断牢车外架,释放出了那些被囚禁的百姓。他们数了下,连老者、少年和孕妇一共接近百人。那些释放的百姓感激涕零,纷纷跪倒说是神仙保佑。

    “都回家去吧,后续务必躲着恶人行走!”黄冠白衣少年说道。

    百姓们步履蹒跚地散去了。

    “感谢壮士搭救,敢问壮士尊姓大名?”白衣人说道。

    此黄冠少年是谁?正是男装的灵儿。灵儿为何敢于出手?这是因为跟随她记忆力一起恢复的,还有她的法力。她根据自身的力量,确定这几百凡夫肉体的官兵应该不是她的对手,再看白衣人的身手,也绝非等闲之辈。所以她自己仔细权衡,有了十足的把握,她也就出手了。

    她再看那个白衣人,正是她在大路上看到的那个骑马疾驰而过的白衣少年。“咦,他不正是在我梦中,华山边飞翔的那个少年吗?”灵儿心里嘀咕着。

    “在下黄宣!”灵儿知道未曾深入接触,不可透漏真名,于是她便说了她的化名。此时,她也摘下了她的面纱。

    看到她的容颜,白衣少年惊呆了。他在想:这位小侠的面庞何以如此精美温润,仿佛是超出这世间一般地存在。他顿了顿神,作揖道:“在下杨戬,乃玉虚门内弟子,师从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灵儿也赶紧作揖回礼。她细看杨戬,面相和身形与云程十分相似,由于身着古装,气质、气场与云程略有不同。只见他的面容俊朗兜丽,英眉丽目,五官分明,宛如雕刻出的艺术品。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的笑容潇洒不羁,充满了自信与豪情。他气质独特,高大魁梧,看上去性格沉稳理智、机敏深沉。他珠帽锦袖,一身雪白装束华丽而威严。他手持三尖两刃刀,能劈山断海,无坚不摧。额头上若隐若现第三只“天眼”,仿佛能够洞察万物,看穿一切虚幻。

    “杨兄,黄某在此有礼了!杨兄年纪轻轻,身手不凡啊!”她笑着说道。

    “幸得黄兄认可,鄙人不才,略懂一些拳脚和法术。黄兄也是法力高强……”

    “能认识杨兄,真是三生有幸!”灵儿接道。

    “感谢黄兄救命之恩!能认识黄兄,杨戬荣幸之至。”

    “接下来,杨兄做何准备?去往何方?”

    “师尊派我下山,先自由闯荡三年,以资磨砺。师尊叮嘱,三年后我可再回山中,等待师尊差遣。黄兄作何打算?”

    “天地之大,我想要好好徜徉下天地的自由!”

    “如黄兄不嫌弃,杨某愿与黄兄一起并行,畅游天下。”

    “那最好了!能得杨兄为旅伴,也是我的的荣幸。”灵儿一副侠客的豪情。

    说完,杨戬吹起口哨,他的马匹白马飞奔而来,一起来的还有灵儿的马。

    雨后的傍晚,天地间清新辽阔,他们骑上马,一起飞奔在了茫茫天地之间。灵儿喜欢骑马狂奔的感觉,她大声的喊着。内敛的杨戬,在她的后面紧紧地跟着。

    天色渐渐转暗,附近似乎没有人烟。“为何人烟如此稀少?”灵儿不解地思考着。

    “黄兄,前面大山有片谷底,此处离人烟甚远。我包袱内有美酒一壶,干粮若干,我们能否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畅谈天下,倾诉衷肠,共赏那银河之美?”杨戬洒脱地说道。

    “此意甚佳!”灵儿也应景地用古人的方式回答道。

    说完,他们又骑行了十多里,就靠近了大山谷地。此处大山巍峨挺立,高耸入云,灵儿看着它,像是华山,可是它又是完整的,灵儿不得其解。

    山里到处都是蛩语,晚风送来阵阵清凉。他们找到了一片干爽的谷中草地,可看到逐渐变亮的璀璨星河。他们放开两匹白马,让它们自由去觅食。天上星河浩渺,星天垂落在遥远的地方。

    他们边吃着,别喝着酒,看着满天星斗和璀璨的银河,互相倾诉着。

    杨戬讲述了他的身世:

    他的娘亲是云华仙子,乃是天庭的三公主,身份尊贵,位列仙班。云华仙子不仅拥有卓越的仙法,更以其美貌和善良著称于天庭。

    一日,云华仙子厌倦了天庭的繁华与拘束,私自下凡游玩。她来到了一座名为桃山的胜地,只见山间烟气缭绕,雾气氤氲,美景如画,令人陶醉。云华仙子在山中游玩时,不料遭遇了危难。就在她身处险境之际,一位名叫杨天佑的书生恰巧路过,他英勇无畏,挺身而出,成功救下了云华仙子。

    经过这次相遇,云华仙子和杨天佑彼此倾心,一见钟情。他们决定共同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携手共度余生。二人结为夫妻后,共生下了三个孩子: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其中,杨戬是家中的二郎。他还有一个妹妹,名叫三圣母。

    然而,好景不长。云华仙子因私自下凡并与凡人结合,触犯了天庭的天条。昊天上帝震怒之下,决定将云华仙子压在桃山之下,以示惩罚。同时,他还派出天兵天将捉拿杨天佑及其家人。在这场浩劫中,杨天佑及杨戬的兄长不幸被天兵天将误杀,留下了杨戬兄妹二人孤苦无依。

    年幼的杨戬目睹了家人遭受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与愤怒。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修炼,救出母亲,实现家庭团圆。最终,他拜入了昆仑山玉虚宫门下,成为了玉鼎真人的弟子。

    在玉鼎真人的悉心指导下,杨戬刻苦修炼,逐渐掌握了八九玄功等强大仙法。此外,玉鼎真人还赠送给他一把开山神斧,这把神斧威力无穷,足以劈山断海。有了这些本领和神器在手,杨戬信心倍增,决心前往桃山救出母亲。

    经过一番激战,杨戬凭借着自身本领和开山神斧的力量,终于战胜了守护桃山的天兵天将。他成功劈开了桃山,救出了被压在山下的母亲云华仙子。母子重逢之际,感慨万千,喜极而泣。

    救出母亲后,母亲与妹妹去往了巫山。他则继续游历四方,行侠仗义,为民除害。在这个过程中,他收服了一条恶龙,并将其变成了三尖两刃刀。这把神刀锋利无比,成为了他最得力的武器。

    听完后,灵儿不禁对杨戬的经历充满了同情。

    “黄兄的身世呢?”杨戬问道。

    灵儿刚要说她来自BJ,可是转头一想:BJ不是梦中之地吗?看着如此真实的天地间,BJ真的真实存在过吗?此时,她的心中也充满了疑问。难道草原之旅、长安古意和姑苏行舟,都是梦境?她自己思忖着。

    看着杨戬期盼的眼神,她感觉她如果什么也不说,他会失望的。

    于是,她说道:“我们黄家是个大户人家,在西昆仑山脚之下。母亲贤淑开明,家里五个姨娘也都各个端庄,我还有个可爱的弟弟。我们一家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倒也幸福。可是,有一日,一伙歹人闯入我的家中,母亲和五个姨娘为了保护我和弟弟,纷纷被歹人杀害在家中。弟弟被歹人扔下悬崖,生死未卜。我逃到了大山里,后来被一对砍柴的老夫妻所救,并被他们抚养长大成人。”说完了,灵儿陷入了沉思。

    杨戬对她的经历也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刚要追问,但看到灵儿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此时,满月已经从山间升起来了,月色皎洁如银。

    灵儿托腮凝视着月亮,说道:“杨兄,有人说,通过月亮可以看见自己已逝去的亲人,你相信吗?”

    “我相信!”杨戬答道,他也凝视了下月亮。

    他们都静静地沉思了好久。

    “天不早了,我们该休息下了!”灵儿又说道。

    杨戬也知趣地站了起来,冲着灵儿行了个礼,就到山崖外壁一处干爽的地方躺下,打起盹来。灵儿看了一眼他的背影,也找到了一处靠里面相对舒适的位置躺下了。

    突然,半夜里,灵儿听到了一个男人的哭声。朦胧中她听到那个哭泣的男人在说着:“你知道吗?我从未爱过任何人,但是遇到你以后,我的感觉告诉我,我好爱你,好爱你,想一生一世地爱着你。只要爱着你,就够了。我什么都不期望能得到。”

    灵儿立身坐起来了。她看到杨戬在远处已经进入了梦乡,他睡得很香甜。她抬起头看着满天的繁星,不禁想到:难道是幻听了?

    突然,头顶的天幕上又传来了那个男人抽抽啼啼的哭声。他在重复着:“你知道吗?我从未爱过任何人,但是遇到你以后,我的感觉告诉我,我好爱你,好爱你,想一生一世地爱着你。只要爱着你,就够了。我什么都不期望能得到。”说完,又传来了男人的哭声,那声音显得很伤痛。

    灵儿再听时,那声音就消失了,周围只剩下风吹树木的飒飒声和蛩虫的鸣叫声。

    又坚持了一会,她就再也没有听到那个声音,她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起来后用完了早膳,就再次出发了。一路上,都是灵儿骑着白马在前面跑着,杨戬骑着白马在后面跟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天地之间。路边的小花冲着他们招着手,山上的鸟儿为他们唱着歌。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晃他们已经在一起畅游了一个半月之久。旅途中,他们也走过了一些村镇和集市,吃喝停走,好不快活。杨戬还为灵儿买了一把纸扇,纸扇上五彩缤纷,画着白草、红叶、黄花和山川河流。灵儿打开纸扇轻摇在身前,英姿飒爽,玉树临风。她高兴得大笑起来。杨戬看到后,他内心不禁思忖:黄兄的笑容,真是比豆蔻女子的笑容更加清美。

    一日,他们骑马来到了一条宽阔的河边,河上矗立着一座古桥,桥身上镌刻着“洛水桥”三个大字,他们知道已经到了洛水岸边。这条河流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洛水岸边,芦苇丛生,一望无际。在微风的吹拂下,芦苇摇曳生姿。他们踏马前行,穿梭在这片绿意盎然的芦苇丛中。所到之处,野鸭、白鹭和仙鹤纷纷惊起,翩翩起舞。这些飞鸟的灵动身姿,似乎也被他们欢快的笑声所吸引。

    沿着洛水走了许久,杨戬突然勒住马缰,目光远眺。只见前方莽原辽阔,天地相连,一望无垠。在这广袤无垠的原野上,他们仿佛成为了天地间最渺小的存在。杨戬忍不住仰头朝着青天白日大声呼喊,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

    灵儿见状,也调转马头返回,她好奇地询问杨戬为何驻足不前。杨戬深情地望着灵儿,提议道:“黄兄,看这天地如此辽阔,青天白日如此泾渭分明,我欲与你结为金兰之好,不知黄兄意下如何?”

    灵儿闻言,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于是,两人并肩而立,朝着南方青天之上的太阳跪下。他们郑重地说道:“苍天可瞰,日月可鉴,今日我杨戬(我黄宣)与黄兄(杨兄)结为金兰之好,不求同生共死,但求患难与共。此誓言永不变悔,直至世界终结!”

    誓言过后,他们恭恭敬敬地朝着太阳拜了三拜。杨戬取出随身携带的酒壶,朝着青天和大地各洒了一些美酒,寓意着他们的金兰契天长地久。接着,他将酒壶递给灵儿,两人各饮一口,象征金兰情谊已让彼此的心灵交融与契合。

    在这一刻,他们四目相视,目光交汇在一起,为他们的金兰之交尽情欢笑着。

    洛水河畔结拜金兰之后,他们分别的日子也临近了。杨戬要东行,灵儿要南往。

    “杨兄,在洛水岸边,我就要转向南方了,你要往东方前行,我们就此别过了。”灵儿跟杨戬说道。

    “黄兄,我们还有一小段路程可以共行,以诗辞道别如何?”杨戬倒是洒脱。

    灵儿点了点头。

    于是,他们策马奔腾在洛水岸边,大声呼喊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又曰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扶摇而上九万里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哈哈哈哈……,黄兄,就此别过!”

    “青云素

    红云暮

    青红如混行云驻

    梦亦飞云无数

    苍空如幕

    繁星如渡

    万里银河路!

    哈哈哈哈……,杨兄,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