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破球征服史 » 接下来的打算

接下来的打算

    韩烁下达完命令,写成文书,盖上郡守打印,安排郡吏传至下辖各县。又起草告示张贴郡内,命众人依令而行。

    待众人离开,留韩烁独自一人在郡守府呆坐,思考自己下一步打算。目前天下政局还算稳定,郡守虽然总揽军政,但是地盘太小了。刺史只有监察职权,并不能控制整个州。要想总揽一州军政,就要等待地方恢复州牧,就要纵容黄巾军继续霍霍。

    唉,作为一个未来的仁德之主,一代圣君,怎么能容许这帮贼子继续肆虐!但是黄巾军如果覆灭了,灵帝不恢复州牧了怎么办?

    更严重一点,万一灵帝一开心,多活了几年,还把何进弄死了,立了献帝为继承人,可如何是好?本来刘协可能就比刘辩要强点,灵帝原本是想让刘辩即位的,顾及大将军何进,才没立刘协即位。万一灵帝把何进弄死了呢?

    没有了皇位之争,没有了外戚与宦官之争。京城兵马就不会群龙无首,董卓就不能奉命进京,官职就不会像大白菜似的随便给。

    全国上下十三个州,一百多个郡,那区别可太大了!一打十三跟一打一百多的难度差距那可太大了!

    倒不是非要灭了大汉,关键是汉朝延续下去容易,多年以来的积弊难除,世家对官职的垄断改变不了,兼并土地让很多百姓活不下去的问题改变不了。

    倒也不是不能匡扶社稷,关键是老板不一定听话啊!就算老板听话,官员不一定听话啊!就算老板听话,官员配合,小老板不一定愿意啊!等老板去世了,小老板接手,分分钟把改革者弄死,一切恢复原样,累死累活一辈子图啥呢?这样的例子一点不少!

    再说了,就好像你走进老板办公室,跟老板说,老板你这公司再这样下去肯定破产,不如咱们这样这样,虽然有可能马上破产,但是如果成功了,公司肯定能再多盈利个百十年。

    这难度太大了!还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先试试,不行再说的问题。要做这样的事,首先你要能够进入老板办公室,你要能跟老板谈论这个问题!还需要老板也看出了问题,而且老板也愿意折腾,并且认同你的方法!说不定老板觉得你想法危险,就直接给你砍了!

    这么多的前提条件,疯了吧!特意努力升职加薪,就为了冒着生命危险提一个建议,得罪一堆同事,不被老板砍,就被小老板砍。

    所以,综上所述,拯救大汉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现代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百姓!不能为了大汉坐视百姓受苦!

    但是现在大汉政权稳固,世家大族没有谁能一手遮天,也就没谁愿意冒险率先造反,反抗大汉,名义上大家都是忠君爱国的好臣民。

    所以要想名正言顺的改朝换代,还不得不放任事情按原来的历史发展,甚至要推波助澜。就好气,突然想率领农民起义。

    设立州牧,外戚宦官相斗,外臣带兵进京,何进死亡,董卓把持朝政。嗯,最好都能按原本的剧情发展。

    控制住常山郡的局势,聚集全郡兵马,整编一下,提拔些优秀人才。没事剿剿匪,打打黄巾,静待事情发展。

    而且需要防止突然的调令,对人才的招揽需要加快进程,尽快组建出自己的班底。韩烁想起这个,当即唤来郡吏,传令下去招纳贤士,不论出身,但凡有一技之长的,皆可前来。

    命令刚刚下达,便有些后悔,考校武艺还好办,自己可以让他们进行比试,也可以看到剑三游戏显示的等级。

    考校政务就难办了,自己都不会,即便费尽心思想考题,那也是纸上谈兵,没实际运用过的东西。

    于是命令刚下达下去,又安排吏员传令,让郡丞和长史带两个郡中属官轮流主持对人才的招募和考核。

    本来他们应该就一堆事情,这下子又要增加工作量了。想了想又安排两个吏员负责征募人才,凡是前来的,一律先安顿下来。文人让郡丞和长史皆考核一次,给出建议,然后把人送过来。武人直接送过来,郡守亲自考核。

    处理完这些,韩烁也清楚自己有些添乱了,于是离开郡守府去群内巡查。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倒是街道上的百姓多了一些,应该是临近郡城的百姓。

    考虑着过些时候百姓越来越多,韩烁又找到牙子买了一处大院子,用来收容孤儿,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幼童。同时了解一番城内空置的房屋信息。

    韩烁在城内转了一圈,想了想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吩咐吏员在城内挨家询问,凡是愿意为流民提供食宿的,每收留一个郡府给银一两,为期一个月。

    想了想又吩咐吏员跟对方强调,不得迫使流民劳动,送过去多少,到了时间必须送出多少。若是期间染病,受伤,则及时通知官府,官府将人接走,另行安置。

    韩烁吩咐完,觉得没有什么遗漏的,这才让吏员下去执行。花些钱没关系,少让百姓受些苦,减少不必要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