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破球征服史 » 出兵前的准备工作

出兵前的准备工作

    本来韩烁是不打算打黄巾军的,再怎么说都是穷苦百姓,生活过不下去才选择的起义。而且他们使劲折腾,声势浩大一点,皇帝才会恢复州牧,自己也能再升个官。

    本来是打算封到并州,打打匈奴,打打羌人,从异族手中收复并州诸郡,到草原吃一阵羊肉串,缴获些战马。

    一来可以成为民族英雄,二来可以练兵,三来可以获取战马,四来可以更方便今后晋升并州牧,五来到时候何进召诸侯进京的时候,自己距离的很近。可以多个选择,比如代替董卓挟天子而令诸侯。

    然而,韩烁万万没想到,常山怎么属于冀州呢?一直以为是并州的!本来以为距离黄巾挺远的,突然发现自己处于黄巾军的大本营!

    距离黄巾军近就近吧,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韩烁根本没打算去打黄巾军,更没打算成为打黄巾的主力!毕竟万一黄巾灭太快,后续历史出现大的变动了呢!

    这次征募全郡青壮,费这么大劲,可不仅仅是为了避免郡下百姓起义!主要是想把赵云招近军队啊!征募全郡青壮,比武选拔军官,显得自己公平,也显得不那么刻意不是?

    结果征召了全郡十五岁以上的男丁,木有赵云!!!张燕倒是加入进来了,韩烁任命他做军司马,统领了一千步兵,然而这之间差距大了!

    不说颜值和武力值,也不提个人偏好,至少赵云在的话,可以让他带领一队骑兵作为先锋!至于张燕,让他带兵打黄巾,都要担心他倒戈。

    假如子龙到了麾下,那带他随便打打就完事了。但是现在子龙没找到,作为一郡郡守,为了治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决容不得有宵小犯境!

    因此韩烁觉得应该随便打一打,先定个小目标,把常山周边的小股黄巾势力灭了,再把稍远一点的有威胁的大股部队灭了,这就可以了。

    计划已定,先把各位军司马叫来,嘱咐他们这段时间好好训练部队,熟悉各个属下。等等各个县里的士兵赶过来之后,再一起熟悉熟悉,就可以出兵了。

    说完之后又将自己的亲兵们叫出来,让几个军司马认识一下,至少眼熟一点。然后又从背包里拿出一枚五行石,让几个军司马都拿着仔细看看,约定用这个作为传令的信物。

    “传令兵认识,信物无误,则奉命而行。传令兵不认识,信物无误,则小心执行,若对命令有疑虑,可以自行决断。传令兵认识,信物伪造,则将传令兵立即控制,押送回来。”

    “擂鼓进攻,鸣金收兵。尔等要熟悉各种鼓点,开战之初会有不同鼓点,根据不同鼓点传达不同的命令。包含正常进攻,急攻,佯攻保全自身保存实力。战斗途中则不再区分鼓点,鼓声节奏正常则继续攻击,鼓声急促则不惜代价,全力攻击!鸣金节奏正常则退兵,鸣金有特别节奏则诈败诱敌,鸣金声响急促则不惜代价全力撤退。”

    约定好战场上传达命令的方式,以及传令时的信物。韩烁让他们回去赶紧熟悉赶紧学,并且跟麾下士兵约定一下不同命令什么意思。自己则看看地图,想想还有啥需要考虑的。

    虽然没打过仗,但是出过远门啊!眼看这么大一帮人就要出远门了!走路出整个市的范围,去别的市,真的挺远的!当前的衣食住行要带着,换季节之后的衣食住行要准备着。

    衣食住行一样一样解决,“衣”,每人发两件军装,顺便统一一下军服。“食”,食物辎重部队拉着,让部队每人带十天的干粮应急。额,一天两斤,十天二十斤,算了,挺沉的,每人带三天的好了。“住”,嗯,要不躺地上?毕竟扎帐篷也挺麻烦。算了,该准备还是得准备一下的。“行”,嗯,走路,那就每人再发两双鞋?

    韩烁又想象了一下实际情况,嗯,貌似只有粮食是消耗品?想象了一下,士兵们带着行李在外边,除了每天吃的喝的,其他的都不是必需品。

    所以,应当给六千士兵准备一万两千件军服,准备一万两千双鞋子,并且筹备下一季的军装,和鞋子。嗯,鞋子春夏秋都可以穿薄的,除了冬靴发两个,薄的换季时可以只发一个。嗯,被褥凑合一下,一年两套就行。

    吃的倒是好解决,每人带三日干粮应急,辅兵两千人跟随部队,运输部队十日所需的军粮。总的八千人,平均一人两斤,十天需要十六万斤,按一车三十袋,一袋一百斤计算,五六十车粮食,按照一车二十人护卫,两千人的辅兵还能空出八百人保护在粮车的前后,或者作为机动部队。可行,正常来讲能够撑到战兵援助,同时也不太影响行军速度,和行军过程中的战斗力。

    为了避免粮道被劫,安排运粮队伍每五天一趟,轮流从两条不同的粮道为部队运送军粮。每条粮道所运的粮草将十日左右送至一次。一旦逾期不至,立即派兵探明原因,保护粮道。运输队每次所运粮草,应供部队五日之需。部队距离粮草所在地每间隔二十里,则增加运送部队两日兵粮所需。

    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水就比较麻烦,挖井五六米才能挖到水,挖一次要半天。现成的水井又要防止被大范围投毒。如果沿途没有河流,流动水,会非常麻烦。

    最麻烦的是负重!士兵军装三四十斤,衣服被褥个人物品十来斤,随身携带干粮六斤,水两斤。每个士兵行军时总的要带五十斤左右的负重!甚至最好没什带一个军帐,节省扎营时间,避免骚乱。

    如果不带水和干粮,出现特殊情况则无法应对。如果负重五十斤,行军速度慢不说,遇到就带三五天军粮的骑兵,会非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