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破球征服史 » 攻下信都城

攻下信都城

    韩烁开开心心的在军帐宅着,张燕开开心心的作为总指挥带兵去打仗了。很好,大家都很开心!

    从常山出兵开始到现在已经已经快半个月了,就打下了两个小破城,不得不说,确实很累,所以韩烁已经不太想去打广宗了。

    打信都不着急,可以慢慢打,再着急也不能拿士兵的命去填。就算围城围一个月,接下来顺利一些还是可以来的及的。

    即便是来不及,那也没事,那就不去广宗了。打完信都,一路向西,去把巨鹿郡打了,然后回家!

    现在是四月中旬,打信都一个月,打完休整一个月,招招兵,招招人才,把郡内周边的县城打打,然后就两个月过去了。六月份去把巨鹿郡所廮陶围了,再围一个月。然后再休整一个月,招招兵,招招人才,把周边县城打一打,打完这不就八月了?

    然后皇甫嵩差不多也过来了,去广宗凑凑热闹,拉拢拉拢关系,一起参加一下打张角的重要事件。

    然后自己不但刷了名望,拉了关系,招募了人才,扩充了兵力,而且还将常山郡旁边的巨鹿郡安平郡全境都打下来了。

    以后一旦群雄割据,天下郡县都不听皇帝调遣了,以韩烁在此三郡的名望,岂不是望风而降。

    计划好之后,韩烁就完全放任不管了,不管他怎么攻城,最终攻下来就行了,少死一些人就更好了。

    虽然将部队全权交给张燕指挥,但是毕竟兵力少于敌人,韩烁担心大意之下战败,或者是众人发生分歧,因此还是要在军帐待着镇场子。万一输了,自己也可以上去力挽狂澜。

    接下来的时间,韩烁每天除了翻翻之前文试的答题,关注一下战场动态,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非常无聊。

    于是干脆吩咐亲兵,前往安平郡治下的县,乡镇,宣传征兵,招贤。大致意思就是本官奉朝廷命令,前来讨伐黄巾,在信都将黄巾贼众围困住了。

    尽管多次战而胜之,但是信都城高且坚固,久攻而不下。本官不愿士兵多损伤,因此只能围而不攻。希望各路豪杰前来援手,武艺高强的皆可从军为将,若能献策帮助我剿灭黄巾的,也可以来我这里做一个幕僚。

    简而言之就是“有能耐速来,文士来就是幕僚,武者来就是将军!”之后干脆直接在营外搭台子比武了,反正只要过来就留用,只要有一点能耐就多少封一个什么。因此,不但安平,即便是周边郡里的人听说了都赶过来了。

    信都的战事很顺利,弩手堵着门跟对方对射,白天派士兵骂街,晚上过去敲锣打鼓,就是不攻城。期间敌军出城了几次,都被打退了。甚至敌人还用吊篮下来,但是因为慢,士兵又不是很精锐,偷袭没起到什么作用。

    反正韩烁这边又不着急攻城,就这么耗着就挺好。强攻不进去城,干脆不攻。把敌人围困着出不来,白天骂街,晚上去敲锣打鼓。

    韩烁的想法是等,等对方习惯了韩烁只骚扰不攻城,等对方适应了鼓声锣声震天却没有敌人进攻,等对方睡不好觉嫌吵远离城墙,等对方嫌吵堵着耳朵。

    就这么持续了几天,对方一直挨打,还不了手。一直被骂,出战又打不过。等到守军士气低落,城墙上守军越来越少,守军对鼓声锣声的反应越来越迟钝。

    半月之后,黄巾贼几次出城死伤过千,士气低落,城楼上守军不多,并且对锣鼓喧天的麻木迟钝,韩烁认为可以攻城了。

    命张燕带一千人攻北门,王康带一千人攻南门,两边同时攻城。元梦的一千骑兵一分为二,一边五百人,等城破之后,就入城冲杀。

    韩烁跟他们下达的命令是一炷香内登不上城墙就撤退。大不了继续堵着他们不让他们出来。

    尽管兵力实在是少了一些,但是城墙上守军也少,并且堵着耳朵。不但很晚才发现有人攻城,而且也难以通知其他人支援,大量的黄巾士兵投降,大量的黄巾士兵在睡梦中被杀死。

    攻下城之后,在投降的黄巾士兵的指认下,砍了守将的脑袋。其他的看着身份不低的黄巾贼也砍了,然后带着他们的脑袋去扶柳县劝降。

    对,没错,扶柳县还没攻下呢,根本就没攻击,就只是围着。不出来就骂人,出来就揍他们。等到信都黄巾守将的人头送到,扶柳县的黄巾马上就投降了。

    韩烁将两个城池投降的黄巾整编之后,又凑了两千人。现在韩烁麾下已经有一万军队了,一千骑兵,两千弓弩手,七千步兵。其中三千是最初招的,一千是辅兵中抽调出来的,三千是黄巾军整编的。

    信都城攻下之后,韩烁让王康接手了城防。城内属吏仍然是让当地豪强地主自行举荐。并且开仓放粮,让城内的百姓都可以来领粮食,剩下的到时候就作为军粮全部运走。

    韩烁在城中开始大肆征兵,招揽人才,招募武将。当然,名义上上讲的是招募忠君爱国的豪杰,才学过人的能人志士。

    当初嫌兵多养不起来着,如今一打仗就感觉兵完全不够用。现在麾下的黄巾军降兵比例太多了,需要好好整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