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开的收养院,人人竟成了皇帝 » 第十七章 道术

第十七章 道术

    张天成若无其事地将黄纸折好,递还给慧度和尚。

    慧度和尚赶忙将黄纸揣入怀中,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和尚就不与二位再争了,就此告辞。”

    闻言,秋木道人与孙明哲皆面露喜色,这意味着此次辩论的胜负即将揭晓,他们不必再痛苦地熬鹰下去。

    张天成伸手一引:“那让在下送至门口罢。”

    张天成要尽地主之谊,慧度和尚也不能多说什么,只好向着张天成示意的方向,率先走了出去。

    待眼前的几人不再关注张天成,他收手入怀,手指沾了些“千里追踪子母盘”子香,将子香弹在慧度和尚身上。

    将慧度和尚送出门口,张天成回到庭院中,对剩下的二人道:“在下决定聘用你二人,不必再辩下去了。”

    孙明哲与秋木道人都已做好了架势,准备继续辩下去,张天成的一席话,让二人顿时松了口气。

    孙明哲似有一笑泯恩仇之意,对秋木道人拱了拱手:“道人有真才学,小生佩服。”

    秋木道人轻捋白须,向孙明哲还了个道礼:“孙秀才书读五车,博古通今,道人亦是瞻仰。”

    张天成见二人已经开始客套,便将梅小翠唤出,草拟两份长契交给孙明哲与秋木道人。

    “二位,养济堂待遇不差,也希望二位勠力同心,共为养济堂谋发展。”

    孙明哲与秋木道人齐齐向张天成拱手:“定不负东主所托。”

    从怀中拿出一百两银票,张天成将其放在了桌上:“养济堂如今余财不多,急需进项。”

    “这一百两就交与二位,看看二位能运作出什么营生来。”

    见到新东家出手如此阔绰,孙明哲与秋木道人不经互相对视。

    秋木道人一甩拂尘,银票便在桌上消失,他脸上带笑:“还容贫道与文华细细商讨一番。”

    而此时,孙明哲的脸上已显出兴奋。

    他多年科举蹉跎,已让他心中的抱负已渐渐消磨。

    而自从燕齐两国开战,孙明哲一路被赶苍蝇似的赶到阳临县,他心中更是郁结。

    拿到长契,再见到百两银票后,他心中生起了别样心思:“不为良相,则为良商。”

    “我孙明哲虽科举失利,但不意味着是个废材。”

    “此次运作小小养济堂,正是我孙明哲商图天下的开始。”

    孙明哲对张天成郑重行礼:“文华定给东主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天成见孙明哲干劲满满,心中暗自点头,他之所以改成招收二人,正是见孙明哲极力表现,于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对张天成而言,这点银子倒不算什么,招收两名师爷互相竞争,对养济堂来讲也是件好事。

    将视线转向秋木道人,张天成问道:“秋木道长,方才你所言的法术是怎一回事?”

    秋木道人感受到两道目光注视而来,他脸上略显尴尬:“贫道虽会一些法术,但贫道修为尚浅,只会一些糊弄人的把戏。”

    见二人还是不愿意把视线移开,秋木道人明白不露一手是不行了。

    他脚踏罡步,口中念念有词。

    将三张法符掷向空中,秋木道人骈指一点。

    扑哧。

    本定立空中的三张法符齐齐燃烧,小院中立时起了一阵阴风。

    张天成感觉到体表微凉,对秋木道人的法术生起了些微好奇。

    正当他等待后续时,秋木道人却双手向前方一推,口中吐出一口浊气:“法毕。”

    孙明哲被秋木道人唬得一愣一愣,死读书的秀才哪见过这架势。

    听到秋木道人喊法毕,孙明哲意犹未尽:“这就完了?”

    秋木道人早有预料,淡淡抚平道袍:“完了。”

    “贫道未入练气境,法力只够施展这么三两下,倒是让东主见笑了。”

    孙明哲啧啧两声:“当真是怪力乱神。”

    张天成摆摆手:“本就不是为道长修为而邀,不必介怀。”

    “该交代的都已交代完,二位可在养济堂中用过膳再离去,在下还有一些事,需离开一会儿。”

    三人互相道别后,张天成走出养济堂,按照母盘所指方向朝慧度和尚寻了过去。

    七拐八拐,张天成来到一间农家破房前,手上母盘所指正是屋内。

    一炷香过后,屋内的一位老妇,手上串着几串佛珠,将满脸高僧样的慧度和尚送了出来。

    慧度和尚宝相庄严,周身散发着佛光,远处看去如同一尊现世活佛。

    走出小院,慧度和尚步步生莲,直看得老妇跪地连连磕头。

    待走出半里地,见周边无人,慧度和尚便喜滋滋地收起佛光,手往袈裟中探去。

    “发了,发了,佛爷今天真是发了!”

    将破布包起来的布裹一面面摊开,布裹内黄澄澄的几件首饰,立时让慧度和尚口中生津。

    “就说这布裹分量不轻,没看出来老东西还挺富。”

    张天成啧啧出声:“一件,两件,三件……收获还真是不小。”

    闻言,慧度和尚肥肉一惊,舞着花手将布裹中的金首饰抖了出去。

    “谁!”

    张天成弯腰拾起地上的金首饰,将起拍进慧度和尚手中的布裹。

    “大师这么快就忘了在下。”

    慧度和尚头上渗出细密冷汗,他并没有发现张天成是怎么出现在他身边的。

    这只能说明,张天成的修为高出他不少。

    张天成见慧度和尚不发一言,便开门见山道:“说说吧,那张黄纸是怎么回事。”

    慧度和尚头上的汗更密了几分,他将布裹包好放入怀中,眼睛细细眯了起来。

    “尊下何人,莫非和那牛鼻子老道一般,是道门中人。”

    张天成摇摇头:“倒是在下好奇,大师到底是佛门中人,还是暗八门中人。”

    听到暗八门三个字,慧度和尚头顶的戒疤都痛了起来。

    他慌忙从怀中取出一份度牒,递到张天成眼前。

    “和尚有度牒的,哪会是假和尚。”

    张天成接过来一看,发现度牒确实是官府印发的真度牒。

    但张天成转念一想,按照阳临县官府的这个情况,一张真度牒对暗八门来讲好像也不是难事。

    张天成摸索着下巴思索片刻,嘴角慢慢翘了起来。

    “有没有可能,大师是真和尚里的假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