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石门传奇 » 第四章 西子 在梦中笑醒 出嫁

第四章 西子 在梦中笑醒 出嫁

    西子:出生于公元1928年3月13日(农历二月廿二日)。

    出生在太行山南麓脚下的大山怀抱,中上等个子,皮肤微黑、高鼻梁、双皮大眼睛、长睫毛、长方型国字脸、宽阔的额头、嘴唇微厚微翘、嘴角两个深深的酒窝、头发稀疏,中等身材、容貌有西部风情特色。眼睛饱满大而明亮,绰号:星星。

    西子:天姿聪慧,美貌不凡。是个有故事的人讲经、说古、戏谜、个性、善良、使人过目难忘的自然美,小时候因容貌好看,邻居说:西西太好看,找不到婆家。

    公元1954年,时年27岁的西子和34岁丈夫石门结婚。

    石门:出生于1921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初五日)。34岁的石门迎娶了本地邻村五公里处有名的西子美女为妻,这是方圆百里一段美女配英雄的佳话。

    石门:出生在太行山南麓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个大户人家,排行第二,是父亲最看好的儿子。祖上开垦粮田百余亩,经商等拓出不少家业。住宅建筑独具特色,坐北朝南向的7间匣架式建筑,距地基上面设有五个石阶台,并设计高出地面2米的地基上,屋檐下矗立两根直径半米粗榫卯凹凸结构的石柱,住宅大门的设计是厚重的镶嵌石雕”石拱门”。家有马车3套,馒头等各种作坊十几个,是远近闻名的大户有钱人家。

    石门的父亲排行老大,被祖父送到山外读私塾后经商事业辉煌,商铺内有一个地窖,内存两个装满金银铜钱的大缸,地方人称:两缸钱。

    见多识广的父亲,娶了当地邻村大地主家的小女,育有三儿一女。

    石门:从小身体健壮,个子高大、国字脸型、浓眉大眼,鼻挺口阔,皮肤白净,一天到晚总有使不完的劲,是父亲的宠儿,祖父母的掌中宝。

    石门到了读书的年纪,父亲把他带出山外读私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亲看着儿子心里有说不尽的喜悦,石门不仅聪明好学,业余时间帮着父亲打理商铺,转眼石门完成高小学业。

    父亲:和儿子商量送他到远离家乡的大城市读中学,见识都市的繁华。石门坚定地说不想离开父亲,更不想独自一人到城市读书。这年石门才刚满十二周岁,不想离开父亲、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四面环山的太行山怀抱。

    石门:舍不得儿时满满的大山情结,想着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抓麻雀、挖肉牛、捡石子、刨山菜、光屁股到大山脚下的水塘里学游泳的快乐时光。更舍不得父母的陪伴和祖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宠爱。

    一天:情绪不稳的石门,跑回家里哭着对母亲说,自己不想去城市里读中学。母亲是大家闺秀支持父亲的想法,想把儿子培养成才干出一番大事业。

    母亲说:送你去城市读中学是父母的共同意愿。如果儿感觉孤单可给带一个人陪读。石门:不想离开家乡,不想离开父母,不想离开疼爱他的祖父母,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有一起长大的山里娃们。

    家乡的美:有虎啸般的山风,遍山的野果、花草和山禽猛兽。出生在大山的孩子,离开大山去闯外面的世界,一个刚满12岁的娃子太难了。

    这天晚上,石门来到祖父祖母的堂前,扑通一声跪在祖父母跟前嚎啕大哭,向二老求助,不想到大城市读中学。

    祖父母知道送孙子去外面求学的事,在很早以前儿子就和他们商量过,且支持派一个人给孙子陪读。

    孙子不想去,二老也知道,二老想说服孙子去读书,去闯外面的世界。

    或许:石门的年龄还小

    或许:石门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不是喜欢。

    或许:石门的心里就离不开他熟悉的大山。

    或许:一个12岁的山娃子心里的萌懂不可撼动。

    石门:不顾祖父祖母的劝说毫不动心。

    石门:哭着对祖父祖母说,他想永远陪伴在二老身旁。

    父亲作为商人,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儿子读书成才。何况儿子正是读书年龄,怎能就此耽搁一生。

    春节快到了,父亲给儿子联系好城里一所中学。春节过后,准备将儿子和陪他读书的人一起送走。

    一个寒冬的晚上:

    父亲,再次和儿子畅谈读书事宜,石门倔犟反驳道:不去读书。父亲问儿子,如果我说不读书不行,你怎么办。石门语出惊天,那我就离开这个家,父亲恼羞成怒气愤的对石门说:滚。

    第二天大早:父亲满膛怒火,把儿子叫到堂前说不读书也罢。从今天起家里作坊的馒头,由你负责推车外卖。本意是让儿子体会生活的艰难困苦,促使儿子走进学堂,将来干一番更大的事业。

    父亲让馒头作坊的人,装满两筐馒头捆绑在推车上。父亲告诉儿子馒头有数,饿了不准吃、卖不完、不准回来。

    石门:二话没说,推起馒头车就出门了。

    深冬的大山:天亮的很晚,曲曲弯弯的山路,坑坑洼洼,大风在山岩峭壁中回旋虎啸,黑蒙蒙的天空,一个人走在熟悉的小路上,不觉感到毛骨索然,牙齿冻的嗄嗄直响。石门想自己和小伙伴熟悉的大山,今天怎么变了一幅横样,让人感到如此陌生。

    石门掉转推车想回家,又想父亲让推车卖馒头是赌气,是体验生活的艰难。没走出多远就打退堂鼓很没面子。父亲会怎样看自己,倔犟的孩子像大山的脾气一样。

    石门又掉回推车,一定把馒头卖完。心想卖完两筐馒头,高高兴兴地告诉父亲,他体会到从来没有过的艰难。来年春天,独自一人到山外的城市求学。石门就这样到邻村走街串巷,很快卖完一筐馒头。

    邻村,买馒头的大妈问石门,你这么小就给人打工太苦了,家里是遇到什么难处吗。石门一声不吭,一直想尽快卖完馒头,告诉父亲我要好好读书,决心干一番大事业,石门彻底领悟了父亲的用心良苦。

    苍天和石门开了一个天大是玩笑:

    天渐渐地黑下来,石门一天滴水未沾一粒米未进,全身冻的直发抖,还剩半筐馒头怎么办。石门饿得走不动了,就坐在一个背风的地方,决定吃下一个馒头,推着剩下的半筐馒头回家。

    石门:在这一刻彻底转变了人生观。此时,石门想一个箭步冲到父亲怀里,告诉父亲再不惹父亲生气好好读书。

    寒气逼人的深冬,石门从黎明前推着馒头出门到夜已深还不见回来。祖父母这一天不知向儿子发了多少次脾气,大声呵斥儿子,赶紧派人去找。

    堂里的十几个兄长举着火把、提着保险灯、在坎坷弯曲的山路上边走边喊石门、石门、石门……

    这时,石门在一个背风的山脚下,卷缩着身体坐着怎么也走不动了,看着悬崖峭壁、听着四面回旋的山风,感觉走到了天的尽头回不到家了。石门熟悉的大山在这一刻,让这个大山的孩子感到了恐惧。推车筐里的馒头已冻得疆硬,石门娃子决定扔下馒头车自己尽快回去。

    石门:用尽全身力气一溜小跑,跑出不远被一块脚下坚石绊了一个大跟头,重重摔倒在地眼前一黑,仿佛看到平日里慈祥的父亲扶他起来。

    四面的山风虎啸着,石门隐隐听到远处呼唤他的声音,还看到人们拿着灯火是来接他回家的。石门看到堂前的叔父和几个堂哥出现在眼前时,哇的一声大哭扑到叔父怀里委屈的说不出话来。叔父背起石门,堂哥去推上馒头车回到家里。

    此时,祖父母已等候多时,这是他们最喜爱的孙子,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这一天,父亲遭到祖父母的严厉训斥,责怪儿子为难他们的孙子。父亲是个文化人,经商多年,精通医术,乐施好善,从不发火于人。

    石门吃过晚饭后,被父亲叫到堂前,父亲对儿子大吼一声跪下。父亲问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回来,你爷爷奶奶训斥我一天了。

    石门吓的一声不吭,父亲又说你想让老虎吃了。石门吓得战战兢兢说了一句,我想卖完馒头卖不完怕父亲生气。父亲一听全身都气炸了,上前一脚把跪在地上的儿子踹出两米多远。滚:回屋睡觉去吧。

    石门:还没来得及和父亲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被父亲的一脚踹懵了。回到屋中怎么也睡不觉,想去找父亲告诉父亲到山外大城市求学,再也不敢惹父亲生气。石门来到父亲堂前轻轻的扣门,父亲孩儿有话和您说。父亲又严厉地吼道:滚,睡觉去吧。

    父亲的怒吼和被踹,给石门心里打起了一个结。这一天的经历和委屈,憋在心里怎么也排解不掉。石门轻轻地打开大门,默默地走出村庄想到邻村十几里路的姥娘家,告诉姥爷姥娘今天发生的一切。

    当石门走到十几里路的姥娘家门口时,大门紧闭怎么也扣不开。心想从未打骂过自己的父亲,今天怎么发这么大的脾气、祖父母也一反常态且惊动叔父和堂里兄长,自己知道今天闯大祸了。

    石门:边想边走越想越害怕,不知不觉又走出了几十里路。这里是石门火车站。

    因天气寒冷,石门爬上停放在铁路上的空车厢里睡着了。

    石门:在沉睡中,突然被噩梦惊醒,火车怎么“立起来跑”。一个激灵,吓出一身冷汗,只听咣当一声火车停了下来。石门恍然大悟是自己在火车箱里睡着后火车开动了,在火车上睡了一宿啊。石门急忙站了起来爬出车厢,顿时感觉刺骨的寒风打在脸上。

    这是什么地方,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一个村庆,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地上还有一层厚厚的白雪。石门定下神来,伸手不见五指,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滚滚开动的列车拉到异地他乡。此时,身上的衣服披着一层厚厚的雪且大雪还在下着。

    石门:在大雪中无法辨别方向,决定朝一个方向奔跑会遇到村庄。这时走到一个看似村庄的地方,有一扇窗户闪着微弱的灯光。石门走到这家闪着灯光的大门前,拼命的向主人呼喊救命,连呼几声没人来开门,扑通倒在地上昏死过去。待石门睁开眼睛,感觉自己还活着躺在一个炕上,地上有一个火盆,身上暖暖的,身边坐着一位五十多岁慈祥的老妈妈。

    老妈妈:见这个孩子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你醒了,可把大妈吓坏了。石门看到眼前这位老妈妈,眼泪微微地淌了下来。老妈妈见状赶紧把石门抱在怀里。老妈妈说:下了一夜大雪,想着早点起床扫一扫院子里和大门前的积雪。当我打开大门栅一看,有一个孩子被大雪掩埋。大妈起床再晚一点你就没命了。

    当时,大妈看到被大雪覆盖的孩子全身都冻疆了,急忙把你翻过身来摸了摸胸口还有心跳,就赶紧把你连拖带拽拖到屋中。脱掉全身的衣服,让你平躺在一个旧褥子上,用木盆挖来院子中的积雪,用雪一遍一遍地给你搓拭全身。从大早天未亮一直搓到半上午,你才慢慢地恢复有了匀称的呼吸。这时才把你抱到炕上盖住被子,点燃火盆,等你苏醒。

    大妈:细细地端详着抱在怀中的孩子,他不是本地的。这个孩子年龄还小,身体健壮,国字脸、浓眉大眼,高鼻梁,双唇紧闭一脸雅气,一脸书生气,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大妈想这孩子为什么落难差点送命。

    石门:静静地听着大妈讲述的一幕,泪水从心底里涌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妈:见这个孩子情绪稳定,说孩子大妈去给你煮一碗汤喝暖和暖和身子。有什么难处一会儿给大妈说。不一会儿,大妈煮了羊尾巴油炒麦茶香气扑面而来,一碗喝下去全身暖烘烘的。大妈说羊尾巴油炒麦茶,是受了风寒才煮着喝的偏方。平时舍不得喝,一会儿大码再给你煮一碗喝身体就好了。

    这一天太慢长了,石门回想起昨天、昨晚、和黎明前发生的一切,心里感觉颠覆了世界触动了心里的柔软。

    父亲一定快急死了,母亲一定要寻死,祖父母一定是正在庙里烧香求神,家里一定乱套了,整个家族一定不得安定。石门的心都快蹦出来了。这是什么地方,地面上的雪有一尺多厚和家乡完全不同。

    在很小的时候,听父亲讲:祖国的南方天气炎热,有山有水有树,四季如春。祖国的北方寒冷,有大江河流,烧烤火盆穿皮袄,自己的家乡在祖国的北半部四季分明,

    父亲常说:让我好好读书长大了,带我坐火车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看一看大山外的风土人情。

    石门:想父亲有文化见多识广、走过东北、下过江南、精通医术。后悔自己年少无知,为读书惹父亲生气惹下这么大的乱子。又想自己虽小,也希望长大后替父亲分担,干一番大事业成为家里的骄傲。可真的去走出大山离开亲人、离开伙伴、离开家乡、独自到外求学,心里一下子承受不了。自己想留在父母亲身边,留在祖父祖母身边,感觉自己还不能独自应对外面的世界。

    傍晚,大妈又给石门煮了一碗羊尾巴油炒麦茶,喝下去感觉身体好多了,微微有了一点精神。

    大妈说:今晚,跟着大妈在一个炕上睡吧,等你身体好了再说,石门微微地笑着点了点头。这晚是公元1932年12月28日(农历,腊月初二)。

    石门:想哭,连哭的力气都没有,静静的躺在大妈的身边。身下铺着一张破旧的狗皮褥子,身上盖一个打了补丁的花面棉被。炕下放着一个火盆,屋子里放着一张旧桌子和两个木板凳很干净,室内不冷也不暖和。

    石门:看着为自己操劳一天的大妈在炕上躺下后,伸手去拉住大妈的手哭泣了起来。

    大妈家的房屋座北朝南五间,院落堆一大堆木柴,栅栏围墙和简单的两扇门栅是这个家的全部。大妈的卧室是东数第2间房。第一间房是厨房锅灶与炕连通,做饭烧水时烟火通过炕洞,炕上温热所谓的:灶火炕。

    大妈:睡在炕的东边,石门拉着大妈的右手,像拉母亲的手一样温暖。大妈对眼前这个十来岁的孩子一见如故,深情的看着他说:孩子睡觉吧。有大妈在什么也不怕、等身体好了再想法子送你回去,睡觉吧。

    石门:拉着大妈的手一夜没有松开,似睡非睡。

    第二天清晨,大妈又给石门娃煮了一碗羊尾巴油炒麦茶。石门喝下大妈的第三碗羊油炒麦茶、身体在渐渐地好起来,感到有了一丝丝力气,石门慢慢的坐了起来。大妈见状赶紧上炕把石门搂在怀里。石门:看着眼前的这位似曾相识的大妈,怀抱像母亲般一样温暖。

    石门:看到大妈身穿一身打了补丁的棉袄棉裤,外套一件褐色狍子皮毛坎肩,头上戴一块方巾,饱满的脸庞,平卧的眉毛,眼睛大而有神,嘴角微翅,有五十多岁模样,中等个子。

    石门:在大妈的精心照料下十几天过去了,基本上恢复了元气,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帮大妈劈木柴烧火盆。石门心想十几天来,从不见大妈的家人回来。

    一天晚饭后,石门和大妈坐在火盆旁边。

    大码说:大妈问你叫名字家住那里,想法找几个邻居送你回去。

    石门说:我叫石门,家住太行山脉南麓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听父亲讲靠近中原,那天夜里爬上火车空厢,身体疲惫又冷又饿,不知怎么在火车厢里睡着了,噩梦中“火车立起来跑”被吓醒。火车还没有完全停住,感觉火车厢缓缓的在向前行走,只听咔嚓一声巨响,火车厢猛烈震颤几下后停下,这是火车头在与车厢脱节完成行车过程。在火车厢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石门又说:当时天空和周围一片漆黑,全不知来到什么地方,心里一阵恐慌想哭都哭不出来,想找到一个有灯火的村落,打问一下回家的路。

    大妈说:这里国家最北边黑龙江省一个偏僻小镇,也是最冷的地方,距你下火车小站有30里地。大码再晚一点起床扫雪你就没命了,想起这事心里就揪的慌。

    石门:在这个夜晚,给大妈详细讲述了父亲明年春天,送他到大山外城市读书的全过程。大妈这才明白眼前这个孩子,是太行山脉南麓靠近中原地区,一户有钱、有房、有地、富人家的儿子。

    石门:说完自己的经历后,问大妈十几天来怎不见您的家人回来。

    大妈说:她十七岁嫁入婆家,育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在很小的时候因贫穷饥饿生病都夭折了,丈夫也在三十多岁时,因孩子们相继夭折精神受损,身体多劳抱病没钱医治离世。

    自己:因家庭变故和亲人相距离去思想发生巨变。想着活一天算一天,再不去奢求何事,孑然一人20多年独自生活。

    大妈说:20多年来自己一人度日,石门不由提起木凳靠在大妈身边坐下。大妈将石门紧紧地搂在怀里眼泪流了下来。大妈的心和石门的心紧紧是贴在一起。

    第二天:大妈,去找到家族几个长辈出主意送石门回去。

    几个长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方园百里的地方都没去过。除农耕、打猎、砍柴、伐木,从未见过外头的世面。况且一千多公里之外,毫无办法可言,石门回家的事只能慢慢想法。

    大妈对石门说:孩子回家的事再慢慢想法子,先在大妈家住下安心过冬,明年开春找一个能干活的地方挣一张火车票钱,再找一个有文化的人帮买一张回家车票,石门只好照大妈说的办。

    石门在慢长等待着,能有一张回家的车票。这些日子一来,大妈对眼前这个孩子十分疼爱。

    大妈:五十多年来生活在本乡本土,熟悉这片生她养育她的风土人情,眼前这个孩子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招人喜欢。

    石门:虽然很想回到父母身边,担心和惆怅尽量不挂脸上,大妈看在眼里十分心疼,怎样把石门送走,与家人团聚成为当务之急。

    几天来,大妈走街串户找来一些乡亲们剩余的皮毛角料,连日赶制一件小皮袄给石门穿在身上。石门穿上大妈特意给他缝到的小皮袄,像一个东北娃子融入异地他乡。在这寒冷的深冬,这对虽无血缘的母子超越了骨肉亲情。

    一天,大妈从街坊邻居家借来一支猎枪。大妈说有几个邻居大叔和几个孩子到山里守猎,你随他们一起出去玩玩散散心,怕你在家里憋出病来。

    石门:接过猎枪和他们结伴一起,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狩猎。第一次在北国边陲开始的全新生活。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几个人来到一个山峰脚下。山的南面有阳光、丛林、坡地、山的背面,是厚厚的积雪和陡峭的岩石上倒挂的冰锥。

    一位大叔说:我们一共七人分散等待山兔、狍子等猎物出现。

    这位大叔对石门说,你是第一次出猎给你安排两个人,跟着伙伴们学一学。大叔安排一个16岁的孩子和他一起,在一个小山口蹲点。按照大叔分配各自找到自己的居点,太阳慢慢的有了温度。快中午时,石门问身边的小哥哥,什么时间会有猎物出现,出现猎物后该怎样做。

    小哥哥说:你跟着我跑即可,不用开枪。由我围猎,你只管看两三次就会了。狩猎一天,收获了几只野山免。

    太阳西下,大叔带7个人回家,并分给石门一只个大肥壮的灰色野山兔。

    石门手提这只七八斤重的野山兔心里非常高兴,玩的也很开心,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让他心里很温暖。石门回到大妈家,大妈高兴的迎了出来,接住野山兔说:今晚大妈给你炖煮山兔,你去烤火盆等着吃肉。

    石门:坐在火盆前,想着一天来和大叔,同伴们围猎时的祈盼与快乐,想着大妈十几天的关照与呵护。想着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及家人,想着有一天能早日回到家乡,回到父母和祖父母及家人身边,想着父亲来年春天送自己到山外的大城市读书。想着父亲能知道自己来到祖国北疆之陲,一定第一时间打一张火车票,以最快的速度接儿子回家。想着自己为什么不能听父亲的话,为什么如此一意孤行惹出这么大的乱子,全家人一定炸了锅乱成一团,这个年家人怎么过。一时,石门娃子哇哇大哭起来,心急如焚。

    一个时辰,大妈端着炖熟的兔肉放在桌子上,赶紧叫石门来吃,不料这个孩子伤心的大哭,使大妈不知所措。大妈顺手把煮熟的一锅兔肉,又端到火盆旁,哄石门趁热一起吃肉,回家的事再想办法。大妈拿起最大最肥的一块野山兔肉递给石门。

    石门拿住大妈给的一大块肉,又亲切地递在大妈手里。让大妈先吃,自己又拿起一块小的。俩人不是母子、胜似母子、哭笑着吃起来非常地香,和家乡的味道全然不同。

    几天后,大妈对石门说,她找了几个人帮助攒点山货,皮毛干果等赚钱后,再找人帮忙购一张火车票送你回家。

    石门:每天和大叔,同伴们到山上狩猎囤积山货。石门和大妈相处的一段日子里,从心里感到大妈像母亲般的亲切。大叔和同伴们,对这个来自太行山南麓的孩子倍加呵护和关爱,石门慢慢的触入了他们的生活。

    在这个寒冷的深冬,地处北部边陲的黑龙江小镇,昼夜温差与家乡相比有较大区别。晚上零下几十度,让人寒冷难耐。临近春节气候寒冷,村里人暂停上山打猎,守在火盆旁躲避深冬。

    大妈家里有很多干柴、干菜、泡菜、冰冻野生小动物、和一些冬储粮等,日子过的不富裕也饿不着。石门手脚勤快,帮着大妈劈柴添灶,十分招大妈心疼。

    大妈找出自家的一些旧皮货,给石门缝制皮帽、皮裹腿、皮手套等防寒必需品。石门在火盆旁给大妈讲述着家乡的故事,讲四季分明的气候、讲春天开满山野的花朵、讲夏季大雨来临时洪水爆发引起的山洪、讲秋天来临时满山的红柿子树挂满一串串枝条,讲一沟一沟的大枣树、讲冬天家里的房顶上院子里,晒满核桃、黑枣、板栗等各种大自然的馈赠,讲苞米谷子等各种粮食,讲秋播夏收八个月生长期的小麦,五谷齐全各种山野菜和种植蔬菜遍地都有。还讲冬季大雪纷飞时,自己和小伙伴们在家门口堆雪娃娃。

    石门对大妈又说:待我回到家乡,每年一定带着家乡最好的各种土特产,乘上火车给大妈送来。

    石门还说:自己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自己勤奋好学,深得父母亲宠爱并不惜重金供自己读书成才。

    石门说:我家是地方有名的大户。有百余亩祖上开垦的粮田,在山外城镇上有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商贸货栈,父亲的商铺里有一个地窖,各种货币金银铜钱装满两个大缸。父亲精通中医药学,在山坡地里种植各种药材。父亲想光大自家的祖业,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父亲还说等我长大了送出国外留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把国家建设的富强民安,人人都过上温饱的好日子。

    石门还说:等我长大了接大妈到自己的家乡,看一看不同的山水风景。我的父母亲祖父母及家人,一定非常感激您对石门的救命之恩。

    石门说:自己回到家乡以后,一定会想念大妈,并会接大妈到自己家给大妈养老。

    大妈:听着石门讲述的情况,看着眼前这个说话彬彬有礼,举止大方得体的孩子,长相非同一般,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教养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

    几天来,大妈与石门的促膝长谈,两人不仅相互了解,并加深了思想情感,使彼些更加不舍对方,这是:母子般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