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年代1979 » 第十八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十八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小火车慢悠悠穿行在大山里,看着绿油油的大山二丫眯着眼,满脸带笑。

    王建军能理解她现在的心情。

    二丫此时就像只逃出鸟笼的囚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已经让她忘记了家带给她的困扰。

    “二丫,回去哥去借电烙铁做个封口机,后天小推车焊好了我就领你上火车。

    赚到钱咱得会来事儿,红姐和列车长咱都不能差,刨去本钱,赚的钱你先存起来,我是想让你在县里买个小房,你早晚得离开老关家,没个落脚的地方户口都不好迁……”

    被迫回到现实,二丫的脸色由喜转悲,又变得不爱说话了。

    进城办事,除了遇见王宇有点糟心,其他的事办得都挺顺利。

    在小站下车,王建军让二丫先回家,他背着手奔了林场队部。

    林场最早是建设兵团,一直到现在还延续着当初的一些习惯,比如场部就叫队部。

    王建军得找电工借电烙铁,再去林场大仓库找点能用的东西。

    做热熔封口机对他来说很简单,需要的材料并不复杂,他刚进队部就看见工会李主席打屋里出来。

    “这不是建军吗?来队部有事儿?你爹又犯毛病了?”

    王建军忙摇头:“我爹没事儿,我爹的小车有点坏了,我是想去大库找点废旧零件给他修修车。”

    李主席这才松了口气:“行啊,你直接去大库找库管员,缺啥拿啥,就说我让你去的。”

    王建军赶紧道谢,离开队部奔大库去了。

    现在林场领导最怕两件事儿。

    一个是停产再一个就是要钱,所以李主席一见王建军过来才这么紧张,要是王老蔫住院,队部还真拿不出钱来。

    林场大库没啥值钱东西,除了砍树的工具就是些废旧零部件。

    王建军找了几根钢锯条和电线,又跟库管员要了根红蓝铅笔,坐在大库里画图。

    “你这是画的啥啊?我瞅着像是个通电的东西。”

    库管员感觉很新鲜。

    “叔,这是我给我爹设计的热熔封口机,我爹做的米花糖怕返潮,装进塑料袋密封好,既卫生又方便,卖货还省事儿。”

    库管员诧异地看看王建军。

    “你小子还有这本事?这是书本上教的,还是你自己琢磨的?”

    王建军忙笑着解释:“这东西原理其实很简单,学过初中物理都能琢磨明白,我就是试着弄一下,看看行不行。”

    库管员挺感兴趣,帮着王建军找来能用的材料,又拿来锯子电钻帮他做,忙活了一个多钟头,封口机就做的差不多了。

    “你等着,叔去找老何,让他帮你把电路弄好,这东西要是真管用,以后咱林场家属出去卖山货也用这个法子。”

    库管员兴冲冲地去找电工了。

    “知识就是生产力啊,此言不虚……”

    坐在马扎上,王建军感慨万千。

    自己是新瓶装老酒,所以才敢说不参加高考,利用大青山发家致富。

    看着眼前的半成品封口机,王建军回忆着八十年代初最热的话题。

    倒卖国库卷倒是赚钱,不过国库卷你想买还挺麻烦,尤其在这大山沟里。

    在他印象中八一年林场开支就是一半现钱一半国库卷,当时几乎所有工人都把国库卷卖了,而且还是赔钱卖的,因为谁家都没余粮,不卖国库卷日子过不下去。

    现在正是培育君子兰的最佳时节,王建军准备把卖货的事儿安排妥当就盖花窖,再去春城进些优质的君子兰幼苗,他可是林学院的高材生,养花对他来说是小儿科。

    还有个能做的就是温室种植灵芝。

    在他的印象中,东北这时候种灵芝的还很少,而且菌种也很难搞,好像最近也得去临江的特研所。

    王建军上学就学过食用菌栽培技术,他完全可以直接越过瓶栽灵芝的阶段,把菌苗培植在椴木桩上,养出最接近野生品质的灵芝。

    不过无论是君子兰还是中药养殖都不是即得利,都有生长周期,看来想发财并不容易,得耐得住性子才行。

    他正瞎捉摸呢,库管员领着电工老何兴冲冲地走了过来。

    “我看看你小子琢磨的封口机?没想到你这孩子挺机灵,这东西你都能搞出来。”

    老何是电工,看看图纸又看看半成品,立刻就明白了原理。

    “行啊你小子,我看你都能进厂当电工了,等我把电接好试试,要是能行你小子可是首功一件。”

    接上电预热了一下,王建军拿出两个塑料袋一试,果然粘得结结实实,撕都撕不开。

    老何乐得直拍大腿:“这东西还真成了,小子你是不知道,这种机器要是买可就贵了,而且还没有小型的。

    我再做几个口径大的,等山货下山的时候,咱也学城里人搞独立包装,半斤一斤一袋,那卖货就方便多了。”

    抱着热熔机往家走,王建军琢磨着刚才老何的话。

    小站林场家属基本都是全职主妇,每年春天上山采菜,秋天上山捡核桃打松塔和榛子。

    可别看这点儿山货,一年也不少赚钱。

    如果把林场的山货集中到一块儿,找个好渠道也不少赚钱,省得差价都让中间商赚了。

    东北林场最终的归宿,就是旅游和养殖种植业相结合的路子,如果自己提前把小站林场的商业构架弄起来,先走一步的优势就有了。

    不过七九年好像政策还没落实到位,这功夫弄啥都不能太招摇,很容易被扣帽子。

    回到家王老蔫看着儿子用热熔机封米花酥,越看越稀罕。

    “儿子,听爹的话你还是参加高考吧,现在家里有钱,供你上大学足够了,等你大学毕业分到了城里,爹死也能闭上眼。”

    王建军暗自叹了口气。

    他没法跟老爹解释自己不想考大学的原因。

    “爹,现在正赶上抓钱的风口,大学啥时候都能考,可赚钱机会过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等儿子发财了一样能去城里买楼,您老就等着享福吧。”

    王老蔫犹豫了一下:“听说今年知青都要返城,如果你不考大学徐帆还能看上你吗?莫非你想明白了?决定娶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