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的年代1979 » 第三十一章:老关家的难题

第三十一章:老关家的难题

    “卢厂长那份我给你送去吧,你给他他也不会要,但话和事儿我给你说明白。”

    李主席说着话招呼王建军坐下。

    “二丫来找我了,你这第一炮就放得挺响,帮林场家属卖出去一百多斤山货,价格也不比赶大集卖得便宜,按说这件事儿叔都得谢你。

    有啥想法勤跟我沟通,只要是帮大伙致富叔都支持,不过卢厂长这个人一本正,老觉得搞这些东西是歪门邪道,所以咱干就是了,不用啥事儿都跟他说,明白没?”

    王建军点点头。

    卢有庭啥样王建军当然清楚,重生前他可是在林场干了将近二十年。

    卢厂长不是啥坏人,相反人很正直,不过就是脑瓜子不会转弯,心里揣着的都是如何完成生产计划,一切按上级指示干,一点儿都不懂得变通。

    重生后能否在林场把药材种植搞起来,最大的障碍还是这个卢厂长。

    “李叔,其实同裕堂能跟咱合作的项目不少,比如种植中草药,咱林场啥都缺,就不缺林子和山片儿,这要是利用上,林场家属就都有活干了,省得天天扯老婆舌。”

    李主席皱着眉想了想:“这事儿急不啊,你看你自己开点小片荒无所谓,林场领导就当没看见,可要是以林场牵头搞这种事儿,肯定得逐级上报。

    现在虽然报纸电台天天讲发展经济,可红头文件毕竟没发到林场这一级,冒尖儿的事别说老卢,就是我也不敢干啊?那些年这亏可没少吃。

    不过你倒是可以自己先干,如果林场家属跟着你干那是个人行为,需要林场出面解释我就好做工作了,我这么说你明白没?”

    要不是王建军屡屡给李主席带来惊喜,人家都懒得跟一个半大小子说这些。

    王建军赶紧道谢,客气几句就离开了林场。

    重生前禁伐令颁布后,王建军就曾建议过林场搞中药种植,当时反对的就是卢有庭,也不知道现在这个一根筋的卢厂长,会不会有些改变。

    还有个一直让王建军耿耿于怀的人,通河县林业局局长魏斌。

    看样子自己想利用大山赚钱,这俩人是绕不过去的坎。

    跟前世不同,现在的王建军知道了啥叫人情事故,他自信拿钱开路,啥困难都能摆平。

    回到家一进院,就见二丫跟老爹在选松子和榛子,已经挑出来不少,装在了几个大笸箩里。

    “建军哥,咱们的米花酥就属小米酥和果仁酥卖得最好,顾客反映最喜欢榛子仁和松子多的,价格高点儿无所谓,最好是能配上盒,当成礼品送人实在又好吃。”

    王建军特意瞅瞅老爹的脸色,王老蔫脸上带着笑,估计二丫把钱给他,他心里正滋润呢。

    以后再不用风里来雨里去东躲西藏,王老蔫心里高兴,尤其听二丫说糖受欢迎,王老蔫自然感觉美。

    “儿子,看来你真得进白糖了,靠糖稀虽然粘但糖的酥脆度不够,掺着用最好。

    二丫说下次带的货数量得翻倍,我都跟几家邻居联系好了,收点儿榛子和松子,咱家存货不够用。”

    王建军嗯了一声:“爹我明天就去供销社进白糖,其实咱林场要是能做果子露就厉害了,那东西利润高不说,上火车贼好卖。

    二丫这回走的时候带上点大葱黄瓜干豆腐,再弄点辣椒酱,干豆腐卷大葱,拿到火车上按套卖,比在县里赶集起码翻一倍价格。”

    二丫笑着点点头,继续挑榛子了。

    榛子和松子也用爆米花机崩,崩完不少都开口了。

    见老爹摇着鼓风机开始崩榛子,王建军一使眼色,二丫跟他进了屋子。

    “你回去你爹没说啥吧?”

    二丫摇摇头:“没说啥,我下车在供销社给我爹买了双布鞋,把他嘴堵上了,而且我买新衣裳也没跟家要钱,你又给家里送点心,他咋好意思说我?”

    “那你舅呢你没去看看?”

    二丫摇摇头:“我没去,蚕场在大山里挺远的,我妈也不让我去,怕我爹骂。”

    王建军把拿回来的布料和毛线给了二丫一块。

    “眼瞅上秋了,给自己做件袄罩,再给自己织件毛衣。”

    二丫拿着毛线脸通红:“建军哥我不会织毛活,这毛线你留着找徐帆姐给你织毛衣吧,你说我拿回去给谁穿啊?家里好几个人……”

    王建军叹了口气接过了毛线。

    二丫说的是事实。

    老关家一直比王建军家困难,就指着赵勇一个人赚钱养活一大家子,关峰又上学住校。

    家里没一件不带补丁的衣裳,被褥也都大窟窿小眼子的。

    二丫忽然穿成这样,他爹妈还穿得补丁摞补丁,容易招人闲话。

    “建军哥,我给了我妈十块钱,让我妈去扯点布给我哥做套新衣裳,我哥眼瞅高考了,万一考上大学,总不能穿带补丁的衣服上大学吧?”

    王建军心里一酸,伸手摸了摸二丫的头:“傻丫头,这不用你管,我明天回一中就去找你哥,一是看看他学习成绩咋样,再有就是领他去供销社买几件衣裳,我就说是你赚钱让我帮他买的,你妈买的布,让她自己做件新衣裳吧。”

    二丫眼圈一红,捂着嘴出去了。

    现在二丫刚赚点钱,又给他爹买鞋又给他妈买布,兜里没剩下啥,王建军心里明镜似的。

    他现在不差钱,不过他是真不想让二丫变成第二个赵勇,老关家就是个无底洞。

    关峰跟他一般大,可这小子自打考上县一中就很少回家,因为这个王建军挺生气。

    你一个当哥的,把照顾家的责任推给一个才十六岁的妹妹?

    重生前王建军记得关峰没考上大学,考了个中专,不过即使中专毕业也很少回家,关老四临死都没闭上眼。

    也不知道自己劝关峰他能不能听。

    孩子没法选择生在啥家庭,可别管爹妈啥样那也是你的生身父母,咋能不管呢?

    二丫和王老蔫已经开始筛榛子仁和松子仁了。

    王建军盘算着这两天还得去趟市里,订塑料包装袋和礼品盒。

    二丫确实是块做生意的料,第一次卖货就懂得跟顾客交流,如果这条路真能往下走,赵勇也未必非得带姑娘远走他乡。

    看着在院里忙活的二丫,王建军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孩子是好孩子,就是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