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大道正途 » 第十二章 《道德经》的成书原因

第十二章 《道德经》的成书原因

    胡玲珑见我并非因为她说的话的原因而悲戚,便撇了下嘴说道:“你这人还真怪!”也没再啥样理我了,只管带着我到各个修炼场地溜达了一转。

    那些道士有练站桩的,有练梅花桩的,有练各种内家拳的,也有练剑的。还挺纷繁多样的。

    我就问胡玲珑:“师姐,他们不是都在练武么?”

    胡玲珑答道:“是啊!做道士还是要一副好身手的嘛!在外行走,总有可能遇到种种事端的。况且,此界不光有正道,也有邪道呢!并且邪道势力还不弱!自古正邪不两立,互相还争斗得挺厉害的!

    不晓得你是哪个山旮旯里来的,居然对外界啥子都不晓得!”

    的确,我的犄角村真就是个特别偏远的山旮旯,极少有人与外界有所接触的。爷爷恐怕就算是在外走动最多的人了。也许正因它偏僻,爷爷才选择隐居在那儿的。那么,如此看来,爷爷身上定然藏得有啥秘密!

    我也不想暴露犄角村,便笑道:“我还真没怎么出过门!对于外界的事,也极少听大人们说起,只晓得外面有捉小孩的,拿去炼小鬼。”

    胡玲珑又俏目白了我一眼,说道:“除了阴鬼门,炼魂宗也做那些事。还有专捉小男孩去吃他们的童子尿的!”说完,似觉不雅,又捂嘴独自吃笑起来。

    我却说道:“那岂不是童子尿也值钱了哟?”

    胡玲珑不晓得我是故意逗她,反而说道:“是噻!保护好你的童子尿,别乱屙了!”

    我假装一本正经地说道:“除了很小的时候流过尿外,我都极少屙尿的,更从来不乱屙!”

    胡玲珑奇怪道:“你吃了东西不产生尿?”

    我把双臂一举,做个展示肱二头肌的动作,说道:“通常是变成汗水排出去了!”

    她半信半疑地问道:“你打小勤练不辍的么?”

    我故作高深地点点头。她有些不信,说道:“可是清松师父说你没修炼过的!”

    我笑道:“我练挑粪!所以即使有点尿也要等到地里去屙,免得挑着重了!”

    这下她才明白过来我是故意与她斜扯,不过她也不以为意,说道:“怪说你长得还是挺健硕有力的嘛!”

    临别时,她挺大方地对我说道:“我住那边桃园,你空了可以来找我耍!”我点点头,说道:“目前我与清松师父住在一起的!”她“哦!”了一声,然后说道:“原来是入室弟子!怪说这么重视!”说完,挥了挥手,自个回去了。

    我回到清松师父的斗室内,在蒲团上坐下后,又拿出《道德经》来翻看,同时把信息传予小石,好让他也帮着记忆与理解。

    往后面多看几章后,我秉着寻找老子创作目的观念试着融汇贯通地去理解。

    我发现,老子每说一点儿关于“道”的理论后,就会结合现实社会来说一番。

    也就是说,老子是试图用符合“道”的“道理”来说明社会该怎么治理!

    这点明悟,的确让我找到了打开大门的钥匙!

    于是,我便开始与小石讨论起来。

    小石虽然对“道”比较敏感,但他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确是不如我。

    他半是疑惑地让我串讲几章来听听。

    于是,我便把我的粗略理向他说道:“首先,根据班固所言,道家是史官。他们肩负着整理前人治国经验以供君主参考。

    老子也是周王室史官,掌管着周王室的图书馆,他当然可以接触到许多前古遗留下来的珍贵史料。

    所以,他精研自古以来先圣贤们治理天下的心得体会与经验之谈,得出了“以道治国”的理念。

    因此,他先说“道”,就是在为提出“以道治国”垫定理论基础。然后嘛,就会针对一些社会现象来分析,按“以道治国”该怎么做。

    当然,他写这些也是希望周天子能重拾“圣人之治”而“以道治国”,把社会发展好,重新得到社会的尊崇!”

    小石不解地问道:“你这是从何而知的?如果按你这么个说法,这《道德经》就的确不是关乎修炼的书了,那看了还有屁用!”

    我却笑着回答道:“这些呢,一部分是清松道长跟我说的,还有呢我在“自然界”里也晓得些传说。

    据说,周天子收藏得有十二金人,为远古历代先贤遗留下来的东西。

    这些金人背后都铸有铭文,也就是这些先贤圣人治理社会的经验总结。他们把这些话以铭言的形式铸造在金人背后,就是为了把这些经验传诸于后世!

    所以,这些铭文被视作金科玉律!

    据说,《尚书》上也记载得有这方面的内容。

    因此,有一个成语叫做“众口烁金”,就是说大家都那么胡说,会把金人背后的铭文都熔化掉!

    而这些第一手历史史料必然是老子所能接触到的。

    我怀疑老子可能就是根据这些内容,予以总结和贯通,才写成了《道德经》的。

    所以,它可是部几千年来先圣人们通过对“道”的感悟而付诸实践的精髓集大成的经典著作,其中必含大道真谛。

    若能领会,无疑对“得道”有极大助益的!”

    小石有些纳闷了,说道:“按说你于修炼一途应该是很废材的!可若照你这么说来,似乎犹如圣哲一般了!

    但是你又说得挺有道理的,还不容人不相信!”

    我有些得意地说道:“你小瞧哥子们了哈!哥哥我是“大器不用”而已!”

    小石却立马否定道:“你搞错了!老子说的是“大器晚成”,哪来“大器不用”的说法?”

    这点我又卖弄道:“是庄子说的!他还专门举了几个著名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的!

    比如,庄子与他的学生在路上遇到一棵很大的树,伐木的工人都不砍伐它。一问之下才晓得这种树子木材质地不好,做啥子都要不得!

    庄子就对他的学生说:“你看嘛,这就是大器无用才得以存在的例子!””

    小石嘴巴也不饶人,反驳道:“你说左了!你应该是再废的废物都总有点用才对头!”

    没想到这小子也贼滑的!

    不过这倒让我觉得他与我还是挺合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