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宋,匡扶汉室 » 第五十二章 此地自古以来,就是汉家天下

第五十二章 此地自古以来,就是汉家天下

    “官家,您这是?”

    杨沂中在一旁,不解的问道。

    刘备看了一眼杨沂中,说道:“你可愿意解决粮草之事?朕清楚,若是靠江南士绅,粮草就算是明年也凑不齐,更别讨论北伐之事了。”

    刘备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脸上也有着几分愁云,似乎消散不去。

    “官家,要臣怎么做?尽管开口,是带兵出击扫了江南士绅,还是率军北进,从金国的地盘上抢一些出来?”

    刘备一愣,心说:“杨沂中是不是跟着韩世忠呆着时间长了,怎么也开始琢磨着杀杀杀?”

    摇了摇头,叫来一位小太监,让他将地图拿来。

    “并非一味的劫掠才能弄到粮食,杨卿家。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扫了江南士绅,固然能够解决粮草之事,但是也会造成民间动荡,若是激起民变,则会造成朝中不安,少不得出粮出钱安抚或者征伐。”

    刘备看着杨沂中,继续缓缓说道:“若是率军北进,劫掠金人,可是你想下,金人那里还有粮食吗?还不是北地百姓的血汗。念及于此,朕心甚是不安。”

    杨沂中被官家的话语一时之间噎的说不出来话。

    此时,小太监已经将地图铺在案几上。

    刘备对着杨沂中招了招手,让他近前。

    手中指着一片区域说道:“此处,名为交趾,朕在街头听闻,当地有一物,一年三熟,若是拿下此地,则粮草无虞。”

    杨沂中顺着官家手指轻打的地方看去。

    说道:“官家是想,北伐之前,先南征?若是征伐此地,倒是可以为我朝带来粮草,也不必担忧国朝动荡,如此甚好,敢问官家,何时出征?臣好做准备。”

    刘备看着杨沂中,心里感慨着:“这才是我大宋武将应有的面目,闻战则喜,不错不错。”

    嘴上说道:“此事不急,先等武举过后,再行此事,朕的本意是,新军训练完毕后,以南征为磨刀石,锻炼一番,免得一上战场,便被吓得两股战战。”

    杨沂中明了,先以南征练兵,再寻找机会北上。

    自己点点头,对着官家说道:“此事臣已经明白,敢问官家,此事,可是由臣下率军出征吗?”

    刘备低头思考了一会,沉默不语。

    在刘备心中,他更偏向让辛弃疾带兵出征,这样就有机会让辛弃疾将姜维英灵的谋略智慧更好地消化,他日若是北伐,可以作为自己的一大助力。

    若是不让杨沂中率军出击,难免会伤了杨沂中的心,毕竟,杨沂中可是和金兀术打的有来有回。

    冷不丁的开口说道:“杨卿家,你可知我大宋水军战力如何?能否在海上作战?能否从海上攻击到陆地?”

    杨沂中被官家跳跃性的话题问的摸不着头脑。

    “此事,臣不知啊,官家不妨问问陈康伯,前些日子不是刚从海上缉拿匪盗而归吗?听说在出任泉州知府时候,对大宋水军多有了解,官家不妨将他叫来询问一番。”

    刘备一听,倒是熄灭了询问的意思,无他,若是询问陈康伯,此人必定痛哭流涕,嚷嚷着国库没钱,不得轻易开启战事。

    自然挥了挥手,让杨沂中离开了崇政殿。

    在案几旁沉思了许久,思绪竟是越飘越远。

    眼睛盯着越南的地图,口中喃喃说道:“在我的印象之中,这块地,自古以来就是我汉家土地啊,怎么到了这里,这破地方还立国了?”

    “官家,辛弃疾、陈亮、辛次膺三人求见,说是武举之事已经有了眉目,此番前来,请官家决断。”

    刘备的沉思被太监的声音打断,抬起头来,说了一句:“宣。”

    辛弃疾、陈亮、辛次膺分别进入殿中。

    辛弃疾手中捧着一份奏折,缓缓步入殿中,陈亮和辛次膺紧随其后。

    辛弃疾率先开口说道:“官家,经过皇城司的配合,臣已经将参与武举考试的学子,剔除了一部分流连烟花赌坊之人。此举可保证学子之中,被收买作为敌国暗探的人大大减少。”

    顿了顿,继续说道:“臣与陈大人,辛大人经过商量,将武举流程写于奏折,请官家御揽。”

    刘备接过太监呈上来的奏折,一字一句的看了一遍。

    “甚是详细,如此便好,三位,朕准了,但是朕多问一句,明日可否开科?”

    听着官家的语气中略带几分焦急。

    陈亮说道:“明日定可举行,臣等回去后,将武举开科一事,传遍临安城。参与武举开科之人,已经在临安城中,等了将近半个月了,臣以为,他们更想为官家效力,为大宋讨贼。”

    辛次膺接上话茬继续说道:“臣有一事,未在奏折中言明。臣请官家明日出席武举开科,可让参与武举的学子,以沐天恩。”

    刘备笑着点点头,说道:“可。”

    几人退出殿中,刘备看着几人离去,等待他们远去,自己也起身走到殿门处。

    抬头看着中午时的太阳,口中喃喃说着:“孔明,你若在此,定能与我分忧,对吧?你若是来,朕必定不会让你过于劳累.......”

    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前往吴氏的寝宫之中。

    此时,枢密院中。

    李显忠正追着辛弃疾连声追问:“你小子,干嘛不在奏折之中提我的名字?我也想带带新军啊!”

    辛弃疾被追的满院乱跑,说道:“李大人,放过下官罢,下官真的忘了啊,下次,下次一定在奏折之中加上您的名字,再者说了,此奏折说的是武举开科之事,和新军何干?”

    李显忠气急,不由得笑出声。

    厉声说道:“没关系?你告诉本官,如何没关系?莫以为本官不知,新军的兵源便是武举之中的人才,你莫跑,嘿,你小子还跑!你给我站住!”

    辛弃疾被追的气喘吁吁,但是脚步不停,边喘息边说道:“下官不跑,难不成等着被您揍吗?下官可打不过你!”

    李显忠停下脚步,扶着旁边的树干,也是大口喘气。

    “好好好,老夫不追你了,走,跟我进屋,好好与我说道说道,这新军,你究竟要不要和官家说,让我与你一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