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糟糕,我的三国不可名状 » 第33章 风韵犹存

第33章 风韵犹存

    次日清晨。

    在郡守府里。

    竹笙给张错用了早饭。

    简单的些许豆粥,配上菜干一起煮了。

    撒上些许的粗盐,再配上一些野芋。

    看似粗粝的一顿早餐。

    但在东汉末年。

    也就只有官宦人家,才能吃得起这样的早餐。

    寻常老百姓,早餐无外乎是野菜配豆粥。

    好一点会把野菜和一些粗粮一起蒸,然后再用腌好的韭菜一起下饭。

    东汉年间的绝大多数百姓。

    一天也就两顿饭。

    早上一顿,下午一顿。

    基本上吃了早饭就开始干活,一直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的上第二顿饭。

    住在郡守府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基本上是曹操吃什么,张错就吃什么。

    吃完饭,在郡府的后花园里。

    泡了些许茶干。

    张错便继续观想着腹中,气海丹田深处的那一枚鱼肠剑的碎片。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寻找到剩余的碎片呢?”

    领悟序术竟是如此的艰难。

    在此之前,张错还以为,只要掌握了盈虚之变的遗落之物。

    就可以通悟序术。

    现在看来,还需要掌握全部的碎片才行。

    但与此同时,张错也深深感受到。

    这个所谓全新三国世界,与印象中历史上的三国。

    只存在于序术与这种怪力乱神的区别。

    真正意义上还是世家大族,控制着整个国家!

    就比如程昱。

    他就掌握了三种序术。

    而且还是中途弃儒,从了法道。

    按照游戏设定。

    他是修行了一半之后。

    觉得不合适。

    于是洗了天赋,开始重新点技能点。

    一个序术的掌握,都需要搜集起来遗落物的碎片。

    而且张错这还是入门级别的。

    程昱都法道三等序术了。

    这其中花了多少财力,人力。

    那几乎都是不可估量的。

    “阿郎在想什么?”

    早已将烹茶技术。

    言传身教给了竹笙。

    此刻的她,正在小心翼翼的将茶盏杯子里面的茶水,倾倒进杯子里。

    并谨慎的端着茶杯,伺候张错用茶。

    “我在想,这世道到底有多少人,掌握了序术?”

    张错心不在焉的说着。

    这一路走来,真正掌握序术的人。

    程昱是一个。

    曹昂是一个。

    风回渡口,坐在土庙里面的霍乙是一个。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了。

    似乎世人都在争夺进入盈虚之变的机会。

    但真正掌握遗落物的人,还真就不多。

    “额...我也不知道。只听说,曹公都未领悟序术。”

    张错瞠目结舌。

    按理来说,曹操这样的世家子弟。

    虽然比不得袁绍那样,从小掌握优越资源。

    但是想要领悟一两个序术,还是轻而易举的。

    “是的,不过这只是府上传闻,具体婢子也不知道,更不敢打听。”

    张错喝了一口茶。

    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他时至现在,仍然不习惯。

    抬头看太阳,来判断时间。

    早上吃的豆粥配酱菜。

    吃得多,饿的也快。

    真不知道那些还要下地干活,以及军营里的士卒们是怎么活的。

    怪不得网上都说。

    一袋榨菜就能征服古代。

    古人诚不欺我。

    而如今已到下午时分。

    张错也终于按耐不住,对竹笙说道:“丫头,换身衣服,随我出门。”

    竹笙拉了拉领口:“阿郎,我刚换了新的衣服。阿郎是要带我去玉落蝶吗?”

    出入酒肆,男人尚可。

    只是竹笙她一个女孩子。

    穿着女装进去,还是多有不便的。

    于是张错便给她找了一件袍子。

    再把头发盘起来。

    扎成男子的髻。

    腰间再别一柄短剑。

    走在张错身后,还真就有了一副俊秀小厮的样子。

    穿戴整齐了之后,便调用了一辆马车出了郡府的门,

    直奔着玉落蝶而去。

    傍晚时分恰巧赶到。

    酒肆的生意出奇的好。

    拢共也就十几张桌子。

    但里里外外坐满了人。

    基本上都是一些孔武有力的壮硕庄稼汉。

    也有不少附近州府馆舍里的差人。

    以及县城里买卖走货的脚郎中。

    总之是三教九流都有。

    张错带着竹笙坐下。

    “从现在开始,你叫朱生。也不要叫我阿郎,就叫我张错就行。”

    “明白了阿郎。哦,不对,张...张错。”竹笙下意识,带着娇羞与惬意低下了头。

    张错拿起筷子,戳在竹笙的锁骨处。

    “挺胸抬头,别表现的像是个姑娘。”

    “那我该怎么装啊。”竹笙不理解。

    “洒脱自然一些就是了。”

    “好...好吧。”竹笙说着抬起下巴,挺起胸。

    却是娇俏小脸一红。

    张错这才发现,衣服几近撑破,快要跳脱出来。

    二人落座。

    却见一个貌美女子,走到了张错的身边。

    取来了两个喝酒的陶碗,摆放在张错和竹笙面前。

    “二位看着面生,头一次来吧?我先让我家大郎,给二位筛些镇店的好酒尝尝看?”

    张错甩了几枚五铢钱在桌子上。

    “看着筛就是了,再来些许可口的下酒小菜,钱不是问题。”

    如今张错吃喝全凭曹操养着。

    出来喝顿酒的钱十分富裕。

    而且张错一进来,就是来寻人的。

    四下观察。

    发现在座的都不是富贵人家。

    所以一开始表现的也不阔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好看的酒家娘子,把钱收下笑盈盈的便去筛酒。

    不过多时,四两黄酒筛上来,又配了些许炒过的夹豆。

    配上些许的干茱萸粉,蜂蜜,以及盐巴。

    吃起来甜丝丝的。

    但嚼几口之后会发现,茱萸的辣味也在其中。

    配上黄酒饮下,还真就别有一番滋味儿。

    肉菜是晒过的鱼干和肉干。

    不怎么新鲜,且也没什么味道。

    甚至因为腌制技术不成熟,吃起来臭臭的。

    倒是因为下酒,也就不计较这些了。

    张错把黄酒推向竹笙。

    “喝一口。”

    竹笙怯生生的双手捧起酒盏,喝了一小口。

    显然是喝不下去,眉头直皱。

    张错笑了笑:“喝多就好了。”

    正说着,刚才上菜倒酒的美娘子。

    又来到了张错他们旁边。

    “两位新客,我们家这酒怎么样啊?”

    张错点头:“不错,着实不错。老板娘,我们前来是想向你打听个人。”

    那老板娘也是八面玲珑的风趣人物。

    笑着坐在张错的旁边。

    她玉珠圆润,风韵犹存。

    身着宽袖白裙,丰腴的腰肢恰到好处。

    多一丝赘肉显胖,少一点又没了风情。

    小娘子娇笑说道:“我就知道二位不是来寻帮忙的,就是来找人的。我还寻思你们什么时候才开口呢。说吧,想打听谁?咱们玉落蝶在这濮阳城里开了也有些时日了,打听个把人还是举手之劳的。”

    张错把眼神挪移,定了定心神,说道:“老板娘认识倾蝶吗?”

    那老板娘听到‘倾蝶’二字,立刻皱起了眉头。

    变了一副脸色“你打听这做什么?”